可最让人注意的,除了飞机本身,还有驾驶舱里的那张英俊飒爽的女飞行员谭红梅,很多人都在夸她“太帅了”“巾帼不让须眉”。
但也有人质疑:“她是不是只是摆个样子?”如果你真去了解她的经历,就知道她完全是靠硬实力走到这一步的。
谭红梅出生于重庆永川的一个军人世家,她的父亲也曾是军人出身,从小她就很听话,很少让父母操心。
重庆永川区第十二中学校内,几乎每个孩子都认识他们的师姐——谭红梅,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老师都以她为荣。
因为谭红梅的求学之路几乎都在永川第十二中学完成,初中和高中阶段都是在这里读的。
当时,正是因为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和学校里名列前茅,同学的家长们都让自己孩子向她看齐。
谭红梅是英语特别好,她初中时期班主任赵帮渝老师就专门提到,谭红梅的英语成绩在班上一直是数一数二。
而到了高中阶段,她的学习依旧突出,而且不光是书读得好,谭红梅还特别喜欢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
学校的一次文艺表演合影里,她就站在前排左二的位置,可以看出,少女时期的谭红梅不光成绩好,还能歌善舞,性格开朗,跟同学们关系也很好。
她高中时期的班主任罗安明老师就对她的印象非常深刻,现在87岁高龄的他还能记得这个学生。
他评价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甚至还一直保留着那张文艺活动的老照片,能让老师几十年都记得,可见她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很不一般。
更让罗老师记得一件事是:当年谭红梅参加空军的招飞体检,就是罗老师陪着一起去的,她的目标和理想很清晰,就是要当飞行员,而且要做最优秀的,那次招飞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而她在高考的战场上也不负使命,她的成绩本可以选择更多专业,但她就认定了飞行员。
当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到她手里后,她激动的睡不着,从那一刻开始,她不再只是一个学生,而是全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要知道,这一批人里,后来更是出了航天员刘洋、王亚平,还有像陈金兰、李凌超、曹艳艳等女机长。
进了飞行学院,等待她的是极度紧张和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宿舍、教室、飞机场。
航空理论课程枯燥又难,但她硬是把教材翻得起了毛边,飞行训练更辛苦,她每天提前跑去驾驶舱里,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到手指发麻。
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她从飞行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空军航空某兵团,并正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女飞。
四年的时间里,她已经能熟练驾驶六种机型,这为她后来的运-20改装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来,运-20列装,她又第一个报名改装,这不是普通飞机,系统复杂,对操作要求非常高,那段时间,她基本没日没夜。宿舍、教室、座舱是她的日常。
每天睡四个小时算是奢侈,她经常在模拟机里一练就是四个小时,盯着仪表盘不动,出来时常常头晕到站不稳。
这些年,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拿出了一份让人无话可说的成绩单——3000小时安全飞行记录。
这个数字,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算出来的,而是一点点飞出来的,改装一结束,她就马上投入远海训练和各种高强度演练。
有一次,她碰上强气流,飞机被晃得很厉害,情况非常危险,可她冷静的把飞机稳住,任务最后顺利完成,这样的操作,靠的正是过硬的技术。
今年9月3日的飞行,是她职业生涯里的高光时刻之一,她驾驶运油-20A,和歼-20、歼-16顺利完成空中加油编队。
这种任务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极高,气流复杂,飞机之间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5米以内。
可她做到了,全程稳稳当当,观众看见的是震撼的画面,背后却是她成百上千次训练打下的底子。
而她的经历远不止于此,汶川地震时,她第一时间驾驶飞机执行救援;利比亚撤侨时,她又把同胞接回家。
只要国家有需要,她一定在第一线,有人质疑女飞行员只是摆设,可她的战绩和3000小时的记录,已经让这些质疑不攻自破。
除了谭红梅自身的优秀,她的丈夫张浩也很优秀,张浩同样是空军飞行员,汶川地震救灾、利比亚撤侨、马航失联搜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婚后没多久,他被调到其他军区,两人一分居就是十几年,他们交流最多的,不是家长里短,而是飞机。
这样的生活,说不辛苦不现实,但谭红梅从没抱怨过,她曾说过,那枚“全国最美家庭”的奖章,有一半属于丈夫。
如今,央视报道了她的经历,大家才知道这位“蓝天玫瑰”背后的故事,她不只是个能开飞机的女飞行员,而是真正靠实力和汗水走到今天的人。
她守住了蓝天,也守住了老百姓心里的安稳。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