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之上丨念念不忘的乡宴,不变的烟火人情


在时代的滚滚浪潮里,许多事物都被重新定义,可在福州,有一种味道和记忆始终未变。曾经,酒店是办酒席、家族聚会的热门之选;如今,乡厨和乡宴重归大众视野,以一种亲切又热闹的姿态,成为福州人舌尖上的独特风景。今天的“五一”特别策划《双手之上》,我们去认识乡厨林炜,探寻乡厨乡宴背后的故事。


凌晨4点多,在闽侯尚干镇乌门村,《现场》记者李靖一早就在这里等待乡厨林炜,共赴一场乡宴。


林炜今年44岁,闽侯县尚干镇人,从事乡厨工作已经26年了。作为乡宴主厨,他总在星月交替间,辗转于各村灶台。


眼下这场宴席算是离家比较近的,只需在村口支起铁灶便能张罗,若宴席路途稍远,他便提前夜宿他乡,方能备妥次日菜肴。

熟练戴上围裙、套上袖套,林炜从篮子里拿出了提前和东家定好的菜单。


做菜的地方,放置着三口大锅,这就是今天的主阵地了,各种食材陆陆续续地送过来,乡宴帮工们也开始处理今天的鸡、鸭、鱼肉、海鲜。


乡宴帮工江大姐说,她做帮工已经很久了。


今天的喜宴共8桌,主厨、副厨加帮工一共6人,多年光阴的沉淀,让这个团队形成了独特的默契,大家各司其职,从帮工大姐们快速处理食材,到副厨熟练切配,再到主厨掌勺炸、炒、蒸、炖,配合早已臻至化境。



林炜说,每道菜从简单的炒芝麻、熬猪油,到复杂的福州传统小吃鸡卷、芋泥和鱼丸等等都要保证是现做的。


从凌晨四点半到早上九点,已经过去了四个半小时,林炜趁着空档,吃了碗面。他说,乡厨和酒店后厨的现代化设备不同,他们全凭一双手、一口锅,和代代相传的老手艺。

林炜说,现在做的菜品,都是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他出师有20年了,今天,他的师傅——林建雄也在现场。

林建雄今年65岁,是闽侯县闽菜烹饪协会副会长,从事乡厨工作已经50年。


跟林师傅交谈时,记者发现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林建雄说,因为太累了,导致声带受损,今天来这场喜宴是给徒弟帮忙来了,但最重要的还是给他把把关。

林建雄说,最早的乡宴,其实就是邻里乡亲们帮忙张罗,演变到现在,有了专业的乡厨团队,他们大多师承父辈,或拜师学艺,一代传一代,传递着闽菜传统的烹饪技艺。

林炜告诉记者,他出师之后,基本上,每一场宴席,师傅都会来一下。


林炜还说,以后如果自己遇到合适的年轻人,他也会收徒,让手艺一辈一辈传下去。

从切菜到站灶,老林默默陪伴徒弟两个多小时。其实今天他还有一场乡宴,很快,他就收拾好装备,骑上摩托车,匆匆赶往下一场。


从天黑到天亮,从一个个单一的食材到乡宴上的一道道美味佳肴,每一场乡宴对乡厨来说都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做好口碑的关键。宾客们的一句赞美,就是对乡厨辛苦一天最好的回馈。


没有繁杂的仪式,只有亲朋好友相聚的热情,没有精致的摆盘,只有乡厨们颠勺间的烟火气,这就是乡宴的魅力。时代在变,乡厨们的工具、食材也在发生着改变,但不变的是乡亲们对于团聚的期盼,还有乡厨手艺人对传统味道的坚守,正是因为有着他们的坚守,才让乡宴成为了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天,乡厨们和这些桌椅、铁锅,又将奔赴新的团圆,而福州人用宴席串联乡情的传统,仍在四季流转中生生不息。


来源:福建台融媒体资讯中心《现场》

记者:林叮咚、李婧、薛浩然

编辑:张晓抒

审核:黄坚、陈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美食   念念不忘   人情   烟火   双手   帮工   闽侯县   宴席   主厨   福州人   手艺   传统   师傅   喜宴   福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