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放下狠话:谁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毁灭性关税惩罚。话音未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平静回应:“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就在几天前,乌克兰无人机精准打击了俄罗斯萨拉托夫炼油厂,这个年加工能力700万吨原油的能源设施火光冲天,全球油价应声突破每桶85美元。这场袭击发生在8月10日,距离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仅剩五天时间。
万斯挥出的关税大棒不是空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威胁:中国若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100%甚至500%的关税惩罚。
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但更令人震惊的是中方的反应——不到24小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中方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数字说明问题。2025年7月,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量飙升至创纪录的227万桶/日,占中国进口总量约20%。俄罗斯已超越沙特成为中国第二大石油供应国。能源贸易占中俄总贸易额60%以上,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2404亿美元。
这条能源大动脉对中国工业命脉至关重要,切断它意味着什么?中国心知肚明。
美国关税威胁并非首次。此前印度因美国25%关税制裁被迫暂停俄油采购。但当轮到中国时,情况完全不同。贝森特向媒体透露:“中国已准备好支付100%关税。”这种强硬态度,让华盛顿感到意外。
面对美国威胁,中国亮出了三张底牌。第一张是人民币结算盾牌。2025年第一季度,中俄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飙升至73.6%,彻底绕开美元体系。这一比例在2023年仅54%,两年内增长近20个百分点,速度惊人。
第二张是物流生命线。绥芬河铁路口岸“宽轨重出”项目将中俄货运时效压缩40%,从20天缩短至12天。这条陆上能源走廊,成为不受制于人的战略通道。
第三张是稀土反制牌。中国自4月起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管理,直击美国军工软肋。美国军工复合体对中国稀土依赖度高达90%,短期难以替代。这张牌的分量,华盛顿心知肚明。
但中国的应对策略远不止硬碰硬。两种妙招悄然施展:适度调整进口节奏作为谈判筹码;在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基础上,大幅增加从美国能源进口。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数据显示,中国自美能源进口占比不足3%,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这种“增量置换而非存量替代”的策略,本质上是将能源贸易转化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器。既满足特朗普“缩减逆差”的核心诉求,又不触碰中国能源安全底线。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背后是三重战略焦虑。财政赤字突破1.8万亿美元、通胀率反弹至5.2%的国内困境。中俄“去美元化”加速动摇金融霸权;军工复合体借俄乌冲突疯狂敛财,对乌军售激增37%。
同时,中俄构建的独立能源体系已形成强大抗压能力。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年输气量将达61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即将启动。中俄能源技术创新联盟启动7个尖端项目,总投资超28亿美元,覆盖页岩油、氢能等领域。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中俄白三方工业园推动区域产业链整合。这些布局让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元霸权下的单极秩序正在液化,随俄油流入人民币的河道。美国挥舞三十年的制裁大棒首次在能源战场遭遇正面硬刚。
就在美国关税威胁发出之际,人民日报精准出手。以署名文章揭露美国“通过单边制裁维系美元霸权”的真实意图,强调“能源自主权不容干涉”。这步棋下得恰到好处。
人民日报历史上曾与《华尔街日报》共同批驳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的极端言论。这次出手同样切中要害,点明一个事实:美国对华贸易攻势本质是“霸权落幕前的最后噪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指出,美国单边主义的霸凌行径,不仅使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出现倒退,而且严重影响和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一观点与人民日报的立场相互呼应,形成舆论合力。
全球能源权力格局正在重构。哈萨克斯坦同时引入中俄建设核电站,“海上联合-2025”军演直指“应对西太安全威胁”,一个去西方中心化的多极能源秩序已然浮出水面。
彭博社报道,梁赞炼油厂是俄罗斯最大的炼油厂之一,自8月2日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以来,其原油摄入量已大幅减少。这类袭击直接影响全球能源供应,推高油价,但同时也加速了能源贸易格局的重组。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支付体系。当中俄能源贸易73.6%以人民币结算,当沙特接受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当伊朗、委内瑞拉纷纷加入,美元石油体系的根基开始动摇。3这不是一夜之间的革命,而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印度在25%关税前被迫退缩,中国却敢直言“已准备好支付100%关税”。底气背后是35万亿美元的中俄合作蓝图,是独立自主的能源供应体系,是多元化的国际支付网络。
炼油厂的火光映照着地缘政治的裂痕。俄罗斯原油继续向东流淌,人民币结算比例突破73%大关,中俄能源管道如同钢铁动脉般搏动。美国国会山上关于关税的辩论声嘶力竭,却难以阻挡历史车轮。
全球能源地图正被重新绘制:东方的买家与卖家绕过美元,用本币编织新的贸易网络;西方挥舞三十年的制裁大棒,第一次在能源战场上被正面硬怼。当万斯团队翻看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时,那227万桶的日进口量无声宣告——石油美元的时代,裂痕已现。
信息来源:美财长称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石油将面临更高关税 中方回应
2025-07-30 16:50·北青热点
更新时间:2025-08-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