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韩国人在美被捕!看到这一幕的李在明,对特朗普提了一个请求

当数百名韩国工程师被铁链锁着押上囚车,当装甲车和直升机盘旋在工厂上空,这场面不像执法行动,倒像战争电影中的俘虏场景。最近美国五大执法部门联合出动,对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在建的电池工厂发动突袭,一口气逮捕了475人,其中超过300人是韩国籍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工人们被铁链拴成一串,在武装人员的押解下登上囚车。现场抓捕的人太多,连准备的手铐脚镣都不够用,后来的人只能改用塑料锁链。有韩国工程师情急之下躲进污水池,最后还是被拖了出来。

【数百名在美韩国人被捕】

特朗普政府给出的理由是签证问题,说要保护美国工人就业。

就在全世界等着看韩国政府如何反击时,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反应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表现堪称"卑微"。李在明声称对此事"深感责任重大",小心翼翼地请求美方"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这种低声下气的姿态,与其说是在维护国家尊严,不如说是在乞求美国高抬贵手。

就在上个月,李在明才推掉中国递出的橄榄枝,转身投入美国怀抱。他在演讲中信誓旦旦地宣布要彻底倒向美国。原以为这样表忠心能换来特朗普的另眼相看,谁料到短短两周后,就收到了这样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冠冕堂皇地说"欢迎外国投资",但要求"以合法方式引进人才"。这话听起来没错,但配合着韩国工程师被铁链锁着的画面,就显得格外虚伪。明摆着是要拿韩国开刀,吃定了李在明不敢反抗。所谓的执法行动,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杀鸡儆猴"。

【李在明表态希望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有人批评李在明在国际舞台上显得过于软弱,更有人担心这会对其他在美投资的韩国企业造成潜在威胁。毕竟三星、SK这些企业也正在美国砸钱建厂,万一签证问题不解决,类似的情况随时可能重演。这些企业高管们估计都在捏冷汗:如果在美国出了事,政府无法力挽狂澜,他们又该怎么办?

这种外交弱势姿态背后,折射的是韩国在美韩同盟中的真实地位——名义上是盟友,实际上只是棋子。需要你时是"重要合作伙伴",触及利益时立刻翻脸不认人。

这次事件看似突然,实则是美国打压盟友企业战略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和"保护本土就业"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早已不是第一次。

【韩企不仅投资,还在美国建厂】

2018年,美国以同样理由对欧洲空客征收巨额关税;2019年,日本汽车制造商被威胁加征关税;2020年,德国车企被发起"232调查"。这套"美国优先"的组合拳,特朗普打得是越来越熟练了。但这次对韩国企业的执法力度之狠、方式之侮辱性,确实创下了新纪录。

特朗普的目的很明确:既要韩国企业的钱和技术,又要保住"美国人优先"的政治正确。通过这次高调执法,既在移民问题上大做文章讨好了选民,又给其他外资企业立了"规矩",可谓一箭双雕。

更让韩国商界心寒的是,当他们最需要政府撑腰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总统低声下气的回应。这种无力感正在韩国企业圈蔓延开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星高管私下抱怨:"我们以为美韩同盟是铁板一块,现在看来不过是单方面的付出。"

【刚回国不久的李在明就遭特朗普当头一棒】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执法正在变得常态化、系统化。从之前的罚款、加税,到现在直接上手铐脚镣,美国对外资企业的打压正在不断升级。今天遭殃的是韩国企业,明天就可能是日本、德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的企业。

这场风波最讽刺的地方在于:特朗普口口声声说要重振美国制造业,却用最粗暴的方式吓跑了投资者。现代和LG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都不是简单培训美国工人就能替代的。

【特朗普坚持一切都要为美国利益让路】

现在看来,美国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既想要外资带来的就业和技术,又放不下"美国优先"的政治姿态。这种既要又要的贪心,最终可能会让美国制造业振兴计划大打折扣。而对于韩国企业来说,这次教训足够深刻:在国际经贸舞台上,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有尊严和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财经   韩国人   三星   美国   韩国   企业   铁链   囚车   政府   脚镣   低声下气   姿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