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前夕,莫迪拿到10万亿投资承诺,对华最新表态,突出4字

话说这个上合峰会前夕,印度总理莫迪的动作可真够热闹的。先是跑到日本转了一圈,带回一大笔投资承诺,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天津参加峰会,还在东京的时候对中印关系表了个态,特别强调了“至关重要”这四个字。这事儿放在当下全球经济这么乱的背景下,感觉印度在玩一手平衡术,既要拉拢日本的投资,又不想把中国得罪太狠。毕竟,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搞的关税战,让印度也吃不消,日本这笔钱来得正好,能帮印度缓冲一下压力。

先说说莫迪的日本行吧。2025年8月29日,莫迪飞到东京,开始了两天的访问。日本首相石破茂亲自接待,规格不低。两人开了峰会,谈了不少事儿,主要围绕经济和安全合作。结果,日本那边承诺,在未来10年内推动民间投资10万亿日元流向印度,这笔钱换算成美元大概是680亿,人民币的话接近5000亿。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日本企业对印度市场挺感兴趣的,早几年就已经投了400多亿美元,这次目标翻倍,瞄准的是印度作为全球南方的跳板地位。印度经济最近被美国50%的关税砸得有点懵,这笔投资就像及时雨,能刺激制造业和就业。

除了钱,日本和印度还签了13个协议和声明。其中有个经济安全保障倡议,目的是加强供应链韧性,涉及半导体、清洁能源、电信、制药、关键矿产这些战略领域。两人还更新了2008年的安全合作联合声明,新增了防务科技合作的内容。印度一直想摆脱对俄罗斯军备的依赖,这次跟日本搭上线,说不定能多一条路子。日本那边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口大,所以双方还敲定了一个人才引进计划,日本计划接收50万印度劳动力,帮印度缓解年轻人就业压力,也给日本补充人力。莫迪在东京跟日本企业高管见面时,强调印度是投资热土,改革、绩效、转型这些口号喊得响亮。日本企业调查显示,80%的公司想在印度扩张,75%已经盈利,这数据说明印度市场对日本确实有吸引力。

莫迪在日本的表态也挺有看头的。8月29日下午,他在东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印两国作为人口大国,如果保持稳定、可预测、友好的关系,对全球和平与繁荣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地区稳定“至关重要”。这四个字很少出现在印度官方对华表述里,感觉莫迪在释放信号。为什么选在日本说这个?时机敏感啊,印度刚被美国关税重击,王毅外长前不久访印时,印度外长苏杰生确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但事后印度外交部又说被误解了。紧接着,印度国防部宣布试射烈火-5导弹,射程5800公里,能覆盖整个亚洲。这前后对比,印度外交风格就是这样,一面说合作,一面秀肌肉。莫迪选在东京表态,估计是想告诉中国,印度在平衡美日中关系,不会一边倒。

日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给印度这么大礼包?背景是日本跟美国也有摩擦。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大米市场,让美国稻米大举进入,这触动了日本农业利益,日本农协跟自民党关系密切,日本经济大臣原定28日去美国谈经贸,结果最后一刻取消了。可见,日本对美国施压不满,也需要找新伙伴。印度作为新兴市场,正好能跟日本互补。日本投资印度,不光是经济,还带点政治信号,想在印太地区拉拢印度,对冲中国影响力。但日本这笔承诺是民间投资目标,不是政府直接给钱,落实起来还得看企业行动。

转到上合峰会这边。莫迪8月30日从东京飞到天津,这是他七年来的首次访华。上合组织峰会8月31日在天津开幕,规模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20多个国家领导人出席,包括中方领导人、普京这些大人物。中国作为东道主,强调多极世界和区域合作。莫迪选择亲自出席,跟上次不同,上次他没去,这次来了,还婉拒了阅兵邀请。峰会焦点是区域安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预计会签天津宣言,规划未来方向。

在峰会期间,莫迪跟中方见了面,这是两人去年喀山峰会后的又一次会晤。两人谈了中印关系长远发展,达成新共识。莫迪表示,印度致力于改善对华关系,不应成为对手,边境和平对双边关系很重要。中方回应,实现“龙象共舞”是正确选择,强调两国应加强沟通,处理分歧,推动贸易投资。蔡奇也见了莫迪,谈了党际交流恢复。背景是美国关税战,印度出口被打击25%,买俄罗斯原油也被罚,这让印度更想跟中国扩大经济联系。中印贸易额去年超1300亿美元,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但印度对华赤字大,这次会晤估计会推更多投资和贸易平衡。

普京也来了,峰会成了多极化象征。俄罗斯和中国强调加强上合、抵制单边制裁。印度在会上重申主权、连通性、合作这些原则,但跟巴基斯坦有紧张,峰会里得管理好。莫迪的平衡外交显露无遗,一边拿日本投资,一边对中国示好,一边试射导弹,一边确认台湾立场。这套操作,印度想在美国、日本、中国间找最大利益,但不确定性多。中方会不会被“至关重要”打动?美国会不会调整对印打压?日本投资能不能全落实?这些都是变量。

从大局看,这事儿反映了亚洲地缘格局变化。美国关税战让各国抱团取暖,日本投资印度是分散风险,中国办上合峰会是拉拢伙伴。印度作为全球南方的代表,在多边平台上影响力上升。莫迪第三任期,焦点在制造业和发展,这次外交成绩能帮他稳固国内支持。但边境问题没解决,中印关系缓和但不稳。印度试射导弹后,中国没大反应,但谈判还在继续。

日本投资的具体落实,已经有企业行动。首批资金投向印度高铁项目,印度制造倡议受益。人才计划启动,第一批印度工人去日本培训。技术合作上,印度工程师学日本半导体经验。中印互动上,边境巡逻调整,减少摩擦。贸易对话增加,莫迪批准新协议。

整体来说,莫迪这趟行程像下棋,每步都有算计。拿10万亿承诺稳经济,对华表态缓关系,参加峰会秀存在。但全球挑战多,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这些上合议题,印度得跟大家协调。印度不想上合变成反西方俱乐部,但需要这个平台对冲美国压力。日本和中国都是大国,印度夹中间,平衡难但必须做。

话说回来,这事儿接地气点讲,印度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就业和物价。日本投资能带工作岗位,中国贸易能降成本。莫迪的表态听起来高大上,但落实到民生,才是真事儿。未来看行动,好话谁都会说,关键怎么做。峰会结束,印度外交路径继续平衡,亚洲格局多变,但合作趋势明显。

最后,这波操作让印度在国际上更有分量。莫迪从茶摊小子到总理,外交手腕老道。但挑战在,国内反对党批评他亲商,日本投资得防腐败。中国关系缓和,得防民族主义反弹。总之,这事儿有看头,未来几个月见分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财经   峰会   最新   印度   日本   美国   中国   东京   关系   关税   天津   外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