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泰神佳期已至?

富凯摘要董事长称,舒泰神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作者|幕恩

4月21日,舒泰神盘中冲击20CM涨停,迪哲医药、热景生物、锦波生物、迈威生物、海辰药业等多股涨超5%。

对此,公司在4月21日晚间公告中表示,公司短期内股价涨幅较大,但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保持稳定,未发生明显变化,股价短期波动可能缺少业绩基本面支撑;公司相关在研项目正在推进中,有关项目进展敬请关注后续定期报告及项目进展公告。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舒泰神已连续5年亏损,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虽同比减亏,但经营压力仍存。

20CM涨停

据4月21日晚间公告显示,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年04月17日、2025年04月18日、2025年04月21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等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

交易所2025年4月21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舒泰神因成为日涨幅达到15%的前5只证券、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的证券上榜。

4月21日,舒泰神当日股价报收10.9元/股,涨幅高达20.04%,偏离值20.00%,换手率12.28%,成交额5.90亿。异常期间4月18日至4月21日,期间涨幅34.73%,累计偏离值32.68%,区间成交额10.32亿。

对于此次股价上涨,公司称,经公司董事会核实,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舒泰神对外披露了公司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3.25亿元,同比下降10.8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45亿元,上年同期为-3.99亿元,同比实现减亏。

对于业绩亏损,舒泰神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较为有序开展。受外部环境及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2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81%。同时,基于未来研发项目整体布局和公司发展战略考虑,公司多个在研项目所对应的多项适应症在持续推进临床试验中;公司研发管线中有部分临床前在研项目持续推进;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6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3.77%。基于上述原因,公司业绩持续承压,报告期净利润为负值。

净利润连亏5年

查阅近5年的年报可知,舒泰神归属净利润已连续五年出现亏损。数据显示,2020—2024年,舒泰神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33亿元、-1.37亿元、-1.97亿元、-3.99亿元、-1.45亿元。

回顾舒泰神自2011年4月15日登陆创业板以来,上市已有14年,但舒泰神市值增长乏力,核心产品收入下滑,面临退市风险。尽管如此,公司董事长周志文仍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公司董事长周志文在4月16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舒泰神“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并透露多项在研项目进展:STSP-0601(血友病治疗药)、BDB-001(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及STSA-100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药)等已进入临床中后期,其中2项获突破性疗法认定。此外,公司正通过BD策略推动在研品种对外合作,并应用AI技术优化抗体设计及药物开发流程。

可是,在业绩说明会上,多名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表现表示不满,并质疑公司是否已到了退市的边缘。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周志文回复称,舒泰神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他表示,公司已经构建了从药物发现、药理毒理、CMC及临床各期研究的完整团队和系统能力;目前多个在研项目的多个适应症已推进到临床中后期,获得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另外,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医药市场也迎来了创新药企业最佳的发展环境。

然而,对于公司董事长的回答,投资者并不满意并建议公司再次压缩研发管线,全力营销现有产品,以避免退市风险。

对此,公司董秘于茂荣表示,公司将后续资源投入重点聚焦在临床阶段研发项目的推进,包括STSP-0601、BDB-001、STSA-1002等多款在研品种。未来一段时间内,因公司在研项目持续推进的需要,预计仍将保持适当的研发投入水平。

近五年公司在营收方面持续面临挑战,尤其是两大主力产品的销售收入不断下滑。舒泰神的主打产品包括苏肽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舒泰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药品效果的质疑,这两款曾是公司业绩重要支柱的药物,近年来销售大幅下滑。

2024年,苏肽生仅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相比高峰期的12.39亿元,已大幅萎缩。舒泰清虽然依赖于其在肠道清洁和便秘治疗领域的市场定位,但也受到了集采等政策影响,面临着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缩水的问题。

虽然公司多个在研项目属于创新型生物制品。但是,创新生物医药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

对此,公司称,创新生物医药具有全球特殊环境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执行制定的产品研发策略可实现预期目标;药物的临床试验一般需要经过I期、II期、III期临床后方可申报药品上市申请;临床试验进度可能不如预期,导致竞争对手可能先于公司向市场推出针对相同适应症的同类产品,使得公司相应在研项目的商业化能力被大幅削弱,销售收入不达预期的风险。

同时,公司还预警称,临床试验结果可能不如预期,导致公司无法按照预期推出产品,或者在推出未达预期药效的产品后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取得预期的市场销售份额的风险;药品申请上市批准方面,可能无法完成公司相应在研项目的审评审批流程,或审评审批进度及结果可能不及预期,导致新药上市申请可能无法按预期时间或进度取得监管机构的批准,或监管机构不予批准的风险。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适应症   佳期   净利润   销售收入   有史以来   股价   涨幅   业绩   风险   项目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