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的板子该重打“天才”的算计 小天才手表一个账号能够卖到500元

据媒体报道,“一块小天才手表里藏着100个‘好友’,主页点赞破50万——这样一个账号能够卖到500元。”本该只用于定位、通话的“儿童安全手表”,如今却成了中小学生眼里的“社交硬通货”:加好友、冲点赞、买“靓号”、卖“高粉”账号,甚至衍生出代养号、刷赞、账号租赁等产业链。

“安全牌”打给家长看,“成瘾牌”打给孩子玩——小天才手表的“天才”算计,正将成人世界的流量逻辑,赤裸裸地套用在天真的孩童身上。

当其他品牌还在比拼定位精度、待机时长时,小天才早已悟透:让孩子沉迷,比让家长满意更赚钱。

我们看到:“碰一碰”加好友,实为绑定用户;点赞数决定地位,制造攀比焦虑;等级限制点赞量,激发持续投入。

这哪里是儿童手表?分明是精心设计的“社交陷阱”。

更“天才”的是,它巧妙利用了家长的信息差:你以为是守护,实则是放逐;你庆幸隔离了手机平板,殊不知递上了更隐蔽的“电子鸦片”。

由此催生的灰色产业链,不过是这套商业逻辑的必然延伸。从账号买卖到代刷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在证明:让孩子上瘾,是一门多么“天才”的生意。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在此遭遇了最狡黠的挑战:它以“安全”之名,行“沉迷”之实;用“教育”之貌,掩“攀比”之核。

监管的板子,该打醒这个“天才”的算计了。家长需要的不是更精巧的成瘾设计,而是真正对孩子负责的产品。

毕竟,当“安全”沦为噱头,“天才”也就成了讽刺。

你的孩子用小天才手表吗?

评论区聊聊

来源:黄河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数码   天才   板子   账号   手表   家长   好友   孩子   产业链   社交   逻辑   息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