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那会儿,整个东北局势乱成一锅粥,日本关东军炸了柳条湖铁路,借口进攻沈阳北大营。张学良接到南京的命令,让东北军不抵抗,部队直接撤到关内去。这政策一出,大部分东北军和警察都照办了,有些人甚至直接投靠日军图个活路。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黄显声,他当时是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没听这个命令,带着手下的警察硬扛日军。他成了九一八事变里唯一没执行不抵抗政策的东北军将领,这事儿在历史上挺特别的,因为别人都退了,就他组织了有规模的抵抗。
黄显声1896年12月出生在辽宁岫岩一个满族家庭,那地方现在叫岫岩满族自治县。家里条件还行,从小接受教育,1918年去了北京,考上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次年五四运动闹起来,他也参与了,学生们上街表达对国家的不满。运动结束后,他觉得光读书不行,得从军,就转到东北讲武堂第三期学习。1921年毕业,进了东北军,从底层军官干起,一步步升到新一旅旅长,还当过东北讲武堂的教育长。1931年上半年,他调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那年他35岁,正值壮年。
在上任前,黄显声就注意到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动作越来越嚣张。日军经常搞演习,炮弹震碎周边窗户,还派间谍潜入沈阳侦查。他没闲着,开始整顿警队,撤掉腐败的县公安局局长,清除内部贪污的家伙,还严厉禁毒禁烟,让整个辽宁的治安风气好转。关键是他扩编警察队伍,全省从不到两万人增加到十二万人,还从张学良的军火库调拨武器,步枪堆得老高。他下密令到58个县的警察局,准备应对日军可能的进攻。副官们都摇头,说枪从哪儿来,他直接撕开仓库封条,用公章批了调拨单。张学良的幕僚来劝,说少帅严令别刺激日军,他不听,手枪拍桌子,坚持枪得给活人用。
九一八那天晚上,日军10点20分炮轰北大营,东北军第七旅营房被炸。黄显声当晚就坐镇公安局,命令各分局和公安队待命。日军冲进沈阳城,他下令警察抵抗。商埠地警察分局局长李振铎带着人开枪柜,分发武器,炮弹炸了屋顶,他们从瓦砾里爬出来继续打。李振铎腿受伤了,还绑紧布条爬上机枪位。三经路那边,警察大队长熊飞垒沙包,踹开弹药箱,用轻机枪扫射日军装甲车,还泼煤油点火烧路障。黄显声从总局天台观察战况,监狱方向的军火库转移了,他撕毁南京的不抵抗电文,下令全城分局死守待援。浑河边,三百匹马驮着八千支步枪撤走,副官看着沈阳黑烟直冒,那是机密文件烧了。
战斗打到次日早上,日军占领警察总局,清点战场,三经路街垒找到三十具警察尸体,手还扣着机枪。关东军日志记了,抵抗超预期,以为是正规军伪装,其实就是两个月前扩编的普通警察。柳条湖爆炸后,七个警察先中弹。整个抵抗从18日晚到19日早,黄显声的警察成了唯一有组织的抵抗力量,日军档案第一次记下“遭遇有组织抵抗”。沈阳失守后,他带两千人残部撤到锦州,带走八千多支枪。
事变后,黄显声没停下,在锦州组织辽宁抗日义勇军,自任总司令。1931年12月下旬,他主持会议,收编溃兵、民团和猎户。义县山洞里,沈阳兵工厂技工造手雷,黑山猎户高鹏振带两百骑兵加入。女学生赵新民带救护队帮忙。黄显声联系天津青帮,从渤海湾运炸药,藏在咸鱼桶里避开日军巡逻。1932年1月3日锦州陷落前,他目送部队撤走,高鹏振骑兵断后。队伍转到热河,继续游击。他发电报给张学良,说锦州丢了,但义勇军没散。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东北军分裂。黄显声拒绝南京政府整编,带残部在河北打游击,专炸日军补给线、劫军火,成了华北日军的麻烦。南京派人劝降,开中将衔,他把委任状扔火盆,不为当官打鬼子。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的部队编入第五战区,他拒撤退令,带两千人在敌后作战。战区司令部电报一封封来,最后通牒说违令军法处置。1938年春,他在武汉被捕,罪名违抗军令。审讯时,法官问他是不是共产党,他回说自己打鬼子,你们不打是什么。
黄显声被关到贵州息烽监狱,又转重庆白公馆。牢房小,铁窗锈迹斑斑,囚服编号103。狱警搜走怀表,但表壳里藏沈阳城防图。他在监狱菜园养鸡,清晨提饲料桶,手指在泥地划符号传情报。青帮网络延伸到厨房,厨子老周送饭带烟,烟盒塞情报。他用铅笔在书页写回复,塞鸡饲料袋。鸡舍成中转站,高鹏振派人假商贩买鸡蛋,蛋壳蜡封情报。赵新民的队藏药品在咸鱼桶送回。1945年抗战胜利,他听到鞭炮声,狱警递烟给他。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白公馆刽子手杨进兴推门,他被枪杀,年53岁。
黄显声的事迹在教科书里提得少,但他作为抗日义勇军创始人之一,影响不小。九一八事变中,他的抵抗让日军意外,拖延了进攻步伐。事变前后,他抓日军间谍,城墙根下搜出木签,上面有关东军番号。日本兵便衣被捕,怀表藏城防图。他扩编警察,调拨二十万支步枪,这在当时东北军不抵抗的大环境下,显得特别突出。张学良后来在采访中公开说不抵抗,部队撤退,但黄显声选择不同路,成了例外。
其实呢,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是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军误判,以为忍让能求和平。张学良想法是避免冲突,寄希望国际联盟调解。可日军得寸进尺,迅速占东北,还扶植伪满洲国。黄显声的举动,体现了部分爱国军人的立场,他们不愿坐视国土丢失。抵抗虽没挡住日军,但点燃了东北抗日火种。义勇军后来发展,影响了东北抗联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后领导东北抗战,组织群众抵抗,这跟黄显声的早期行动有呼应。
九一八不抵抗政策下,黄显声唯一抵抗,体现了个人担当。抗日战争中,这样的例子不少,但他的特别在于职位不高,却组织起警察抗击正规军。日军日志记下抵抗超预期,这证明了他的努力有效。义勇军虽散,但种子撒下,影响了后来的抗战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继承了这种精神。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