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的防线被日军攻破。
日军士兵像洪水一样涌进这座城市,繁华的街道,瞬间变成了地狱,到处都是烧杀抢掠。
在大屠杀进行的时刻,有一群勇敢的人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真相,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美国人约翰·马奇,当时是国际红十字会南京会长,他亲眼看到了太多悲惨的场景,
冒死用老式录像机,在混乱和恐惧中拍下了四盘胶片,加起来有105分钟。镜头里有被炸坏的房子,有倒在血泊里的无辜百姓,还有日军施暴时的样子,每一帧,都真实记录了日军的残忍。
因为南京城里太危险,胶片留在这儿随时可能被毁掉,马奇就把这些珍贵的胶片,托付给另一位美国传教士乔治·费奇。
费奇假装成普通商人,躲过日军多次的检查,好不容易把胶片带到上海,在上海的科达公司冲洗出来。
之后,他们把影像剪辑好,配上英文解说,做成了四个拷贝,分别送到了德国、英国和美国(美国两份),让真相传到了国外。
在德国,这份拷贝由约翰·拉贝先生放映给德国高层。
据说,对纳粹暴行都见怪不怪的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看到影片里日军暴行时,当场吐了好几次,你想想日军的暴行得有多令人发指?
在美国,影片被放映给美国国会议员和很多高级官员,他们亲眼看到日军的野蛮行为后,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彻底被改变了。
放映后,《生活》杂志的记者,从影片里,选了几张冲击力很强的图片发表,一下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日军的暴行,遭到了强烈谴责。
这让日军后来收敛了不少,在攻下武汉、广州这些大城市后,没再敢进行大规模屠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两名美国人,中国人也在用勇气守护真相,南京长江路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里,有个叫罗瑾的学徒,日军少尉让他冲洗底片。
他发现,这些底片里全是日军砍杀中国人、欺负妇女的可怕画面。罗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多洗了一套照片,选了16张藏了起来。
这些照片,后来成了东京大审判的关键证据,清晰的画面,让日军战犯想抵赖都不行。
1946年,谷寿夫等日本战犯在法庭上,拒不认罪。
于是这些跨越了近十年的影像和照片,一起成了正义的基石。
马奇录制的105分钟的影像,要是全部洗成照片,最少得有上万张,给审判提供了大量的视觉证据;
而罗瑾当年藏起来的16张照片,被列为南京军事法庭的“京字第一号证”,由吴旋提交给法庭,现在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里。
这些来自不同记录者的影像,从国际视角和本土见证两个方面,让谷寿夫辩驳变得苍白无力。
1947年4月26日上午11时整,谷寿夫最后一次被押上法庭。他脸色惨白,惶恐不安。当他询问复审申请书批复情况时,得到的是“已经驳回”的严厉回应。
随后,他被押上卡车,前往雨花台刑场。沿途,人山人海,南京市民都想亲眼见证这个恶魔的末日。到达刑场后,谷寿夫吓得瘫软如泥,连站都站不稳,被行刑宪兵架着面对中华门方向跪下。
随着枪声响起,雨花台上空响起欢呼声,这是对30万遇难同胞的告慰。
这些历史细节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对真相的坚守从来没有消失过,他们的行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永远不会磨灭的印记!
《记录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摄影机以及胶片母片》:澎湃新闻发布,发布时间为2024年1月23日。
《铁证如山!这些文物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来源于新华网,发布于2022年12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