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玉带河大桥东侧有一个“大气球”,有网友称它为通州“小巨蛋”。对于这个“大气球”,很多市民想知道它是干啥的,小布整理了5个问答,给“好奇宝宝们”解惑。
大运河畔“大气球”全景图。中铁十六局供图
Q1· “大气球”干啥用的?
据悉,它由中铁十六局打造,学名叫基坑气膜,面积是目前北京市同类气膜中最大的——长165米、宽80米、高37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小。它就像“大气球”一样把整个工地完全罩住,从源头解决扬尘、噪声等一系列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大气球”外景。中铁十六局供图
Q2· “大气球”里面在干什么?
里面是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式投用后,裹挟泥沙、污染物的雨水经分流沉淀系统净化后,可直接用于河道景观补水和植被灌溉,大幅减少这片区域污水溢流入河的次数,进一步改善大运河水质。
Q3· “大气球”厉害在哪?
它还是全国首例应用于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气膜。从项目启动到完工,所有施工都在气膜内完成,建设者们甚至还在基坑里搭建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塔吊。
更让人惊讶的是,基坑气膜借助内外气压差支撑,再利用斜向网状结构加以固定就可以实现自主成形。也就是说,“大气球”完全是靠鼓风机吹起来的,通过智能设备控制内外气压差,内部也不需要占用场地建设支撑梁柱。
除了防尘、降噪等优势,基坑气膜在冬季施工时还能为工地披上“保温罩”,阻隔冷空气侵入、减少热量散失。这一特性让基坑内温度可控,混凝土的性能更加稳定,避免因受冻导致返工延误工期。
“大气球”里面。中铁十六局供图
Q4· “大气球”安全吗?
中铁十六局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项目部负责人郭磊磊介绍,“大气球”充满科技感,气膜膜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经过三层特殊涂装喷涂,具备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自洁性,能够有效抵抗暴雨、强风碎石等外力损伤。前不久的那次极端大风天气,大运河畔的这个基坑气膜经受住了考验,实现“零损伤、零位移”。
Q5· “大气球”还拆吗?
据中铁十六局消息,随着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大气球”将按计划拆除。这项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施工工艺,也将从北京城市副中心走到更多地方。
新闻多知一点
“基坑气膜”是一种基于充气膜结构的绿色施工技术,被称为“治污神器”,是因为此项技术通过内外气压差支撑形成密闭空间,将扬尘、噪声等污染源“锁”在施工区域内,在内部进行降尘、降噪处理,以防尘降噪90%以上的卓越性能,为城市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气膜采用PVDF新型建筑材料,兼具耐火、耐紫外线、高强度特性,中空夹层设计实现吸音隔音双重效果。可实现智能管控,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系统、环境传感器及自动调节模块,实时监测气压、温湿度,优化通风,确保施工安全与环保要求。“基坑气膜”内部空间巨大,无需梁柱支撑,可容纳吊车等大型设备运转,7天即可完成基础安装,有效缩短了工期,且减少资源消耗。
2023年11月,首个“基坑气膜”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马连道北路2号“北京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投入使用。此后,“基坑气膜”又相继在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工程及北苑家园中心项目中创下了“规模最大、发挥效益最高、气膜内施工作业最复杂”三个之最,从而推动了此项技术使用优惠政策落地。
西城区
放眼石景山模式口站,“基坑气膜”紧邻地铁和居民区,有效保障了施工与旅游、生活“两不误”;丽泽商务区D—02地块上,跨度超100米的“基坑气膜”抵御极端天气,实现全封闭施工;德胜街道七中项目工地上,6000平方米的异形“基坑气膜”兼顾复杂地形与环保要求,获得不少附近居民点赞支持。
石景山区
2024年,北京将“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工地纳入“绿牌”工地评定范畴和扬尘环境保护税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创绿创优。这一年,北京蓝天保卫战大力倡导“提质创绿”,积极践行新质生产力,打造多个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全市新增“绿色”企业191家,117家企业重污染绩效评级升级至A、B级,37家企业退出D级。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源:北京发布 综合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环境报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