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要教孩子‘打回去’,还是教大人‘别放手’?”

下午四点,学校的放学铃声本该是快乐的号角。可当我看到儿子从校门口走出来时,我的心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

他低着头,肩膀耷拉着,像一棵被霜打蔫了的小草。早上出门时还笔挺的校服,此刻皱巴巴的,袖口处还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


“妈妈!”他看见我,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哭过后的沙哑和巨大的委屈。


我快步上前,拉起他的胳膊,一道鲜红的抓痕刺眼地横在他的小臂上。“怎么回事?”我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


儿子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是……是牛牛。他带着几个同学,又说我是‘胖墩’,抢我的跳绳。我抢回来,他就推我,把我推倒了……”


一股火“噌”地冲上我的头顶。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新闻里校园霸凌的片段,我万万没想到,这种事会落在我儿子头上。


“他推你,你就不会推回去吗?!你怕他什么?!” 话像子弹一样从我嘴里射出去,带着一个母亲本能的气愤和……一丝我自己都没察觉的,对儿子“懦弱”的失望。


儿子被我的怒吼吓住了,瑟缩了一下,哭得更凶了:“我……我推了!可是我力气没他大……老师说过,打架的不是好孩子……”


那一刻,看着儿子涕泪交加的脸,我心里又酸又胀。我气那个叫牛牛的孩子,更气那个只会用“好孩子”标准来束缚受害者的无形规则。


我不能就这么算了。回到家,我压着怒火,在家长群里@了牛牛的妈妈,措辞尽量客气、理性地描述了事情经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群里安静得让人心焦。


终于,手机响了。牛牛妈妈的回复跳了出来:

“小宇妈妈,不好意思啊,刚看到。小孩子在一起玩,磕磕碰碰难免的,都没什么恶意,别往心里去哈。我说说牛牛,你也让小宇大方点嘛【笑脸】。”


一个轻飘飘的笑脸,一句“别往心里去”,像一盆冰水,把我心里最后一点幻想也浇灭了。


我仿佛能看见屏幕后面,她那不以为然的表情。原来,比孩子的拳头更伤人的,是成年人世界这种理所当然的“和稀泥”。


我攥着手机,手指关节都发了白。我先生在一旁叹了口气:“算了,对方家长都道歉了,还能怎么样?”


“算了?!”我猛地转过头盯着他,“凭什么算了?今天他们敢推他、抓他,明天就敢做更过分的事!你儿子的委屈,就白白受着吗?”


那一刻,我清晰地意识到:如果连我们做父母的都选择“算了”,那我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就真的孤立无援了。


那天晚上,我把哭泣的儿子搂在怀里,一字一句地告诉他:“小宇,你听好。今天这件事,你没有任何错。你保护自己的东西,勇敢地反抗,做得非常对!”


他泪眼朦胧地看着我。


我意识到,我的战场不在那个虚伪的家长群,而在我的家里,在我儿子的心里。我首先要做的,是给我儿子穿上坚不可摧的“心理盔甲”。


“下次,他们再骂你,你就盯着他的眼睛,用你最大的声音告诉他:‘闭嘴!我不喜欢你这样!’妈妈跟你一起练。”


我们俩在客厅里,像两个傻子一样,对着空气大声喊:“闭嘴!我不喜欢你这样!”练到后来,儿子自己也忍不住笑了,那笑容里,开始有了一点力量。


“如果对方先动手,你可以用力推开他,然后立刻、马上跑到老师办公室!记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第一位的,这不叫逃跑,这叫智慧。”


“无论发生什么,回家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天塌下来,有我们给你顶着!”


安抚好儿子,我的“成人世界攻坚战”开始了。我不再在那个群里浪费口舌。我直接加了班主任的微信,把伤痕和破损衣服的照片发过去,语气平静但坚定:

“王老师,您好。我相信这绝非简单的打闹。作为家长,我的诉求很明确:第一,对方孩子必须当面诚恳地向小宇道歉;第二,我希望您能在班上明确重申,任何形式的欺凌都是零容忍的。如果班级层面无法解决,我会寻求学校层面的介入。”


同时,我开始私下联系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家长,委婉地了解了情况。果然,一位妈妈告诉我,她女儿也被牛牛抢过文具。


你看,当你勇敢地站出来,你才会发现,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的“组合拳”见效了。


第二天,王老师就打来电话,态度非常重视。她找了双方孩子了解情况,并在班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班会。


牛牛妈妈终于不情不愿地打来电话,语气生硬地道了歉,并表示周末会带孩子上门。


他们来的那天,牛牛在他妈妈的催促下,小声地对小宇说了句“对不起”。小宇看了看我,我对他轻轻点头。


他挺直了小腰板,对牛牛说:“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是以后,请你不要再欺负我和其他同学了。”


那一刻,我看着我的儿子,他眼睛里闪烁的不再是恐惧和委屈,而是一种叫做“尊严”的东西。


现在,风波已经过去。儿子的校园生活恢复了平静,甚至比以前更开朗了一些。


我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因为这一次胜利就永远阳光普照。但我给我的孩子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孩子,你可以善良,但必须带有锋芒;你可以不先动手,但必须学会自卫;你可以讲道理,但必须让欺负你的人知道,你的背后,站着永远不会放手的我们。”


所以,别再只是追问你的孩子:“你为什么不打回去?”


请先问问我们自己:“作为大人,我,放手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育儿   大人   儿子   妈妈   孩子   家长   好孩子   委屈   声音   闭嘴   层面   语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