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美贸易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大豆这块儿,本来是美国农民的摇钱树,现在倒成了烫手山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就开始从美国进口大豆,那时候需求不大,但随着经济腾飞,进口量蹭蹭上涨。到2016年,美国大豆出口有超过四成去了中国,成了美国农业出口的大头。那些年,美国中西部农场主日子过得滋润,靠着中国订单,赚得盆满钵满。可谁想到,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一场贸易战就把这平衡给打破了。他先是对钢铝加关税,中国跟着回击,对美国大豆征收25%的关税。从那以后,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就没了竞争力,价格高了,买家自然转向别处。
转眼到2025年,特朗普又回来了,当选后1月20日就职,2月份就宣布对部分中国商品加额外关税。这下子,中国直接在5月份停掉了所有美国大豆的采购。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美国买了126亿美元的大豆,可2025年到现在,一分钱都没花,出口量直奔零。纽约时报9月25日的报道直指,这对美国农民是场灾难。以前中国占美国大豆出口的四分之一,现在全没了。
美国大豆协会的人急得直跳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公开喊话白宫,得赶紧跟中国谈谈,否则来不及了。农民们库存堆积如山,据说已经达到历史高位,部分豆子开始腐烂,只能扔掉或低价处理。路透社8月11日的消息说,特朗普发帖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跳了两周高点,但没多久又跌回去了,市场根本不买账。
特朗普贸易政策一向强硬,2018年那会儿就搞得农民叫苦不迭。他当时承诺给补贴,确实扔了点钱,但远不够弥补损失。2025年卷土重来,他还是老一套,加关税想逼中国让步。可中国现在不一样了,早就不像以前那么依赖单一来源。巴西成了大头,今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超过3000万吨大豆,比以往从美国一年的量还多。阿根廷、俄罗斯也分了杯羹,甚至非洲供应商都开始接单。
中国采购方直接把订单转走,美国那边空等着。特朗普看形势不对,8月10日在Truth Social上发帖,说中国缺大豆,希望他们赶紧把订单增加到四倍,还说能提供快速服务,谢谢中方。这话听着像求人,农民们盼着能有点转机,但现实是,中国没搭理这茬,继续从别处买。
为什么中国能这么硬气?得说说这些年的变化。贸易战打响后,中国没坐以待毙,一方面拓宽进口渠道,不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巴西大豆产量大,价格有优势,中国投资了不少基础设施在那边,确保供应稳。阿根廷也加大出口,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开发新田地,专供中国市场。非洲一些国家开始试种大豆,中国提供技术援助,逐步建起新供应链。另一方面,国内生产也没闲着。
从2019年起,政府加大补贴,种植面积扩大近50%,产量涨了66%。东北地区高产纪录不断刷新,内蒙古沙漠边上都搞起了试验田。饲料方面,本来大豆主要是榨油和做豆粕,现在调整配方,用油菜、花生等替代,减少依赖。8月份,牧原集团和西湖大学合作,搞出无豆养猪技术,这步棋下得巧,直接从需求端解绑。
国际豆价涨时,国家粮库放储稳国内市场;价跌时,大手笔收储,攒着备用。这套机制让中国掌握主动,不用看别人脸色。相比之下,美国那边乱套了。北达科他州农民买塑料袋、防水布囤货,等着中国回心转意。密西西比河平原的农场主日子难过,玉米和大豆轮作都受影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想压中国贸易顺差,结果自损八百。美联社最近报道,北京传统上买美国大豆的四分之一,现在彻底抵制,农民直呼顶不住。
CNN 9月20日文章说,特朗普上个月的帖子里承认问题,但没提解决方案。农民代表在国会游说,想让参议员问责特朗普,可到现在也没动静。这变局热议,中国策略影响全球农业大。农民危机深,特朗普帖短暂抬价,无效。中国不买,硬气显。贸易战教训,合作胜对抗。农民盼转机,但现实严。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