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栖凤湖碧波荡漾,湖畔茶香飘扬,4月20日,“弘扬茶祖文化 促进茶旅融合——2025茶祖节暨湖南(古丈)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栖凤湖文化广场举行。
△2025茶祖节暨湖南(古丈)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本届茶祖节首次采取“1+6”的模式,以1个开幕式为核心,串联“春茶品鉴会”、“茶文化非遗展演”、“村播大赛”、“茶王争霸赛”、“云摄影大赛”、“茶旅嘉年华”六大特色活动。不仅让人们领略到茶祖文化的魅力,还体验到古丈茶旅融合的独特韵味。
上午9点整,活动在诗乐舞《茶香百代》中拉开帷幕,演员们以艺术形式演绎千年茶道。古丈县网络达人“山白”“小西博士”“湘西冬宝”共同登台,诚邀大家来古丈赏春景,看村播,品春茶。小合唱《古丈茶歌》、歌伴舞《挑担茶叶上北京》、歌舞表演《茶祖神农歌》等节目,将茶山云雾、非遗技艺化作跳动的音符,而《大美古丈》宣传片则让观众身临其境漫游茶旅融合的山水画卷。
△开幕式现场,少数民族带来了特色表演。
一口蒿草粑,满口“春滋味”,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中,记者品尝到了当地这道特色美食。湘西神土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游女士告诉记者,蒿草粑是古丈的一道特色美食,外层采用猴栗叶包裹,内里是蒿草和糯米混合而成的粑粑,粑粑中的馅料丰富,甜咸皆宜,甜的有白糖和芝麻,咸口的有腊肉。尝起来软糯香甜,还带有蒿草和猴栗叶的清香。
△蒿草粑。
在非遗展演现场,还有不少来自湘西的美食吸引着前来参会的人员。腊肉绝对是湘西的一大名片,一口咬下去,油香混合着肉汁在口中迸发,咸辣的口感让人直呼好爽。吃完腊肉,适合配上一口酸萝卜解腻,大坛小萝传统湘西泡菜创始人谭沙带了几大盆酸萝卜,她向记者介绍,湘西人腌渍泡菜已有百年历史,湘西泡菜多采用纯手工,自然发酵腌渍而成。以辣、酸、鲜为特点的湘西泡菜,如今早已走出湘西大山,这口“湖南沙拉”已经开始征服外省人的味蕾。
△茶叶黄雀肉。
古丈以茶闻名,用茶叶制作而成的茶叶黄雀肉也成为了当地人热爱的小吃,茶叶混合着面粉,加上猪肉,放入油锅中,炸制金黄捞出,这样一道街头美食制作而成了。茶叶黄雀肉技艺传承人瞿二哥告诉记者,此黄雀并非真的放入了黄雀肉,而是炸制而成后,因其金黄的颜色而取名黄雀肉。
△苗族小姐姐为大家泡茶。
非遗展演的另一侧,古丈县各个乡镇都摆起了展台,用一杯茶,迎远方客。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传统的热水泡茶,冷泡茶也受到很多人欢迎,品尝一杯苗家阿姐递来的冷泡茶,茶香清幽,冷水给茶叶添上了一番别样风采。
△开幕式表演。
古丈毛尖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传承千年的非遗制茶工艺,成为了当地的生态、文化、品质和致富名片。2024年茶叶总产量达1.43万吨,实现产值20.121亿元,形成了全县近70%的农业人口从事茶产业、80%的农业收入来自茶叶、90%的村寨种植茶叶的格局。
古丈县不仅坐拥20.5万亩生态茶园,这片浸润着茶香的土地,正悄然成为网红孵化的沃土,在开幕式现场,还搭起了村播舞台,乡村博主们穿着少数民族服饰,通过网络,热情吆喝,让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古丈县大力促进新型农村电商落地乡间户头,全力推进直播电商、网红带货、农旅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县域发展。2024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12.1亿元,全县电商销售农产品(包括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副产品)零售额1.208亿元。
如今,“茶园变景区、茶山变金山、茶农变主播”的跨界融合,让古丈践行出“三茶统筹”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借助“数字+文旅”“直播+乡村”的传播矩阵,千年茶韵在云端焕发新生。
△开幕式现场,特色舞龙表演。
自 2009年起,茶祖节已连续举办17届,是湖南茶文化的重要名片。2024年,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茶祖节暨湖南(地方)茶文化旅游节”被列为省部级以下节庆活动予以保留。
本届茶祖节以“弘扬茶祖文化,促进茶旅融合”为主题,由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和湘西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湖南省茶业协会、古丈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