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在掌心翻转成酥皮,铁锅腾起辣子鸡的炽烈香气——当非遗美食从典籍走进现实,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擦亮曲靖市‘珠江源头’靓丽名片媒体采风行"第三天,记者化身"非遗体验官",在沾益老字号的烟火气里,亲手揭开小粑粑、米糕、辣子鸡的千年技艺密码。这场舌尖与匠心的深度对话,不仅是味蕾的狂欢,更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动破圈,让世界看见珠江源头的非遗力量如何烹出乡村振兴的新滋味。
踏入滇益圆,烘烤的麦香扑鼻而来。看着老师傅将揉好的麦面团裹入豆沙、苏子等馅料,压模成型后送入烤箱。“小粑粑讲究‘三分料、七分火’,火候到了才能酥而不散。”传承人刘春华讲解道。烤箱中金黄油亮的小粑粑已飘出诱人香气。这款拥有400余年历史的省级非遗点心,曾是承载“团团圆圆”美好寓意的订婚信物。如今,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线完美融合,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的小粑粑,正成为沾益走向全国的甜蜜文化符号。
移步米糕制作工坊,石磨缓缓转动,山泉浸润的大米化作细腻米浆。从泡米、晒米到揉粉、蒸制,十二道古法工序有条不紊。“米糕蒸制全凭几十年的手感把控火候。”传承人桂千杰展示着新推出的低糖粗粮米糕与造型精美的花果糕,“老味道要守得住,新需求也要跟得上。”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观摩传统技艺,还能亲自体验脱模、雕花,让非遗文化从记忆走进现实。
志晖园后厨内,油温滋滋作响,一场味觉盛宴火热开启。精选本地土鸡搭配云南特色香料,经猛火爆炒、慢火收汁,红亮油润的辣子鸡散发着勾人魂魄的香气。“这道菜的精髓在于香料配比与炒制手法,差之毫厘,味隔千里。”老字号厨师手持铁铲,将百年烹饪技艺细细道来。如今,电商平台上的辣子鸡礼盒、预制菜,让这份滇味经典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独具特色的“辣子鸡盛宴”文化。
在沾益,非遗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辣子鸡产业带动土鸡养殖,小粑粑工坊创造就业岗位,米糕技艺走进校园传承。农业主播“曲靖老村长”通过镜头,将这些非遗美味销往大江南北,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非遗旅游热潮带来超50万人次年客流量,村民年均增收1.2万元,一幅“业兴、民富、景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揉面的指尖温度,到翻炒的烟火气息,沾益非遗美食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故事,书写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鲜活篇章。这场持续三天的媒体采风行,不仅让记者们领略到珠江源头的文化魅力,更见证了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为擦亮曲靖“珠江源头”靓丽名片注入强劲动力。
曲靖融媒记者 陈泓洁 王启宇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