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的2024:逆势加码研发,坐稳两个全球第一

原标题:行业洗牌期如何韧性突围?杉杉股份的2024:逆势加码研发,坐稳两个全球第一

2021年以来首亏,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研发投入。


作者 | 观韬

编辑 | 小白

2025年有望成为6C超充新能源车量产元年。

1月初,上汽通用宣布同宁德时代携手研发的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将搭载于全新900V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50公里。

最近如火如荼的上海车展上,欣旺达动力闪充电池3.0再度亮相,其6C峰值充电倍率,可实现“1秒1公里”的补能效率。

电池效能的持续突破离不开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比如负极材料,在刚刚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杉杉股份表示:

高能量密度6C超充动力用负极材料已供应国内头部客户、数码用6C+极限快充负极材料已供应数码电池行业头部客户。

根据杉杉股份刚发布的2024年年报,2024年营收186.8亿,同比持平,净利润亏损3.67亿,2021年以来首亏,这份业绩是好是坏呢?

受非核心资产拖累,核心业务盈利持续改善

我们先来看公司关于亏损的说明。年报中,杉杉股份表示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参股企业亏损较大、因亏损较大对参股企业投资计提减值、以及三项费用中主要是财务费用的增长。

(公司2024年年报)

从具体数据看,公司对参股公司巴斯夫杉杉确认投资损失1.8亿,计提减值准备1.9亿,对穗甬控股确认投资损失3.4亿,这加起来已经超过7个亿。

巴斯夫杉杉是上市公司已经剥离出体外的正极材料业务,穗甬控股则主要从事资产管理,跟杉杉股份的两大核心主业负极材料和偏光片都没有相关性。

在2024年年报,杉杉股份表示,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净利润6.59亿,盈利能力正在持续改善。

(公司2024年年报)

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合计186.36亿的营收已经几乎相当于杉杉股份的全部营收,6.59亿的净利润也跟前文的相互印证:2024年亏损主要受非核心资产和非核心业务拖累。

事实上,如果我们有足够耐心去阅读年报的话,会发现公司2024年的财务费用只增加了5,387万,研发费用增加1.69亿,同比增长19%,是增长最多的费用开支项目。

(来源:Choice数据,制图:市值风云APP)

无惧业绩波动,杉杉股份继续加码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践行长期主义。

大尺寸偏光片全球第一,OLED、车载等高端布局成效显著

偏光片是杉杉股份第一大收入来源,2024年营收103.22亿。

从下游需求看,显示终端市场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以下游面板龙头京东方A(000725.SZ)为例,2024年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7.41%,显示器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55%。

体现到销量上,杉杉股份2024年销售偏光片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52%。

从供给角度看,随着日韩企业逐步缩减产能或退出市场,国内厂商正在秣马厉兵,抢占市场。好消息是加速了产能向我国集中,但也加剧了偏光片行业的竞争,使得价格承压,因此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营收基本同2023年持平。

作为一名在偏光片行业深耕20多年的老兵,杉杉股份具备充分的实力应对挑战,稳扎稳打。

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杉杉股份2024年在大尺寸LCD偏光片(包括LCD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用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约33%,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从主要产品应用领域来看,杉杉股份LCD电视用偏光片业务、LCD显示器用偏光片业务的市场份额均排名全球第一,LCD用偏光片产品的领先地位稳固。

在高端TV用偏光片产品领域,杉杉股份超低反、高透过、广视角、超大尺寸115英寸等高端TV偏光片产品出货稳定。

杉杉股份是业内首家使用超宽幅生产线的厂商,超宽幅产线规模全球领先,目前拥有6条超宽幅前端生产线,其中2600毫米超宽幅生产线最高可以实现115英寸以上偏光片的生产。

在中小尺寸领域,杉杉股份通过低阻抗、广视角以及超薄化的技术运用满足市场对轻薄化、高清晰度及高可靠性的迫切需求,不断研发迭代。

在OLED偏光片领域,杉杉股份已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大尺寸和中小尺寸OLED两种应用场景的产品,OLED电视用偏光片产品已稳定出货,市场份额显著提升,OLED手机和OLED显示器用偏光片已量产出货,正在持续推动客户认证。

在车载偏光片领域,杉杉股份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储备,能够提供低阻抗、广视角、高透过及异形加工等多种偏光片解决方案,以满足车载显示的严格要求,收购的车载偏光片业务已顺利完成交割,正在稳定出货。

这也意味着,从下游应用的角度,杉杉股份在偏光片领域是全能型选手,同时又在高端领域领先优势明显。

市场研究表明,受益于显示产品大尺寸化发展趋势,叠加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消费电子迭代创新需求,以及5G/8K超高清显示、AI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OLED、车载及超大尺寸屏幕正成为偏光片领域需求增长最为强劲且持续的应用场景。

而这恰恰是杉杉股份依托其技术积累重点布局的核心优势产品线。

人造负极蝉联榜首,硅基与硬碳技术持续突破

2024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营收81.96亿,同比增长12.8%,根据鑫椤资讯数据,公司2024年人造负极材料蝉联榜首。

(杉杉股份现有负极材料产品及应用领域)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824万辆,同比增长24.4%,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7万辆,同比增长35.5%,在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驱动下,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051GWh,同比增长21.5%。

中国在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总产量的98.5%来自我国。

受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全球负极材料产量2024年同比增长23%,达216.73万吨,作为行业龙头,杉杉股份2024年负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27.09%,销量增长28.44%,龙头虹吸效应明显。

从供给角度看,全球锂电池材料产业链整体仍处于阶段性过剩阶段,市场竞争激烈,负极材料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和公司持续降本增效,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也在持续回暖。

(来源:Choice数据,制图:市值风云APP)

年报显示,自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负极材料订单饱满。

从更长周期看,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根据EVTank《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预测,2025年、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规模将分别达到1,899GWh、5,127GWh,年复合增长率达22%。

除了开头提到的在6C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突破,杉杉股份的动力用二代长寿命人造石墨和3C快充硅匹配石墨也已量产。

在硅基负极产品领域,杉杉股份自主开发了硅碳负极均相沉积技术,有效提升材料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宁波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部分产能已实现投试产,批量供货海外巨头。

公司硬碳负极产品的容量、高温和加工性能领先,自主设计的千吨级硬碳产线建成投产,已实现在钠电、锂电(含半固态/固态电池)和超级电容领域的批量应用,并成功导入头部客户。

此外,为满足海外客户需求,杉杉股份还规划在芬兰建设10万吨负极产能,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推进产能建设和释放。

作为偏光片和负极材料双料龙头,杉杉股份在2024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不过从数据看,两大业务、尤其是负极材料业务的营收都保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改善。

2025年一季报,杉杉股份总营收48.04亿,同比增长28.04%,净利润331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历史经验表明,对行业龙头来说,产能过剩和竞争激烈有利于订单向头部集中,并促进低端产能出清,最终使得强者恒强。

这应该也是杉杉股份在2024年波动中,研发投入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信心和底气。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负极   股份   全球   新能源   产能   出货   两个   领域   业务   材料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