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正式揭牌,助推汕尾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走深走实“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之路,为当地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正式揭牌。 南方+ 汪旭莹 拍摄
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说:“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的揭牌,市校合作协议的签约,对于推动汕尾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必将开启汕尾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崭新篇章。”
中山大学积极建设“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致力于服务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作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市,汕尾的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向海图强激活“蓝色引擎”。
汕尾市与中山大学签订市校合作协议。 南方+ 汪旭莹 拍摄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合作共建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推动中山大学海洋等学科群在汕尾市创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种业示范场景,建设海试基地和陆上孵化器。
同时,双方将围绕汕尾海洋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海洋牧场及海洋产业科技研发,推动成果孵化,打造标准化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模式,带动形成现代化海洋产业链,并培养高水平人才。
中山大学首批专家团队入驻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 南方+ 汪旭莹 拍摄
长期以来,中山大学与汕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在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自2024年11月,汕尾市与中山大学签订《汕尾市人民政府 中山大学共建中山大学汕尾海洋科学院合作协议》以来,有效推进了中山大学优势学科资源、技术成果、人才团队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流入”汕尾,赋能汕尾产业升级。
此次揭牌,也标志着汕尾和中山大学地校合作揭开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将进一步打造地校之间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会上,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飞为首批入驻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的专家团队授牌,包含海洋牧场水产育种团队、海洋产业规划研究团队、核医疗与智慧医疗团队。
刘飞还介绍,后续,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将在三个方面推动落地实施。
在红海湾实验室支持下,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将组织中山大学海洋工程、生物育种、产业规划等领域的优势团队,开展“汕尾市海洋产业规划研究”,力争为汕尾市发展海洋产业交出一份高质量规划研究报告,
推动中山大学水产育种与健康养殖团队与养殖企业及汕尾市科研机构合作,为汕尾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同时,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还将结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的良好发展势头,推动核医学等生物医药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与转化在汕尾落地。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说:“中山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才、科研等方面优势,紧密结合‘百千万工程’、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机制,建设好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同时聚焦地方产业规划、医疗教育、人才培养等领域,积极探索共建项目,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活力。”
近年来,汕尾市科技局引进大湾区名校大院优质资源,推动广东省科学院汕尾产业技术研究院、汕尾市广工大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运作。
“随着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的揭牌运作,汕尾已初步构筑起技术支撑全覆盖、产业服务有侧重、成果转化有竞争的产业创新体系。”汕尾市科技局局长林博府说。
接下来,汕尾市科技局将携手中山大学有效支撑起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的运营、管理、考核和监督等工作,确保其发挥效能;推动中山大学向汕尾导入更多优质创新资源,推动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汕、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汕尾,特别是加快推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种业示范基地落地汕尾,实现双赢局面。
“期待双方在巩固已有合作的基础上,以此次海洋科学院揭牌为新起点新契机,在产业发展、城乡协调、民生事业、人才发展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加快汕尾振兴发展,共同打造校地合作的‘新典范’。”逯峰说。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汪旭莹
【作者】 汪旭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6-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