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饮食“加减法”——再记住这8条,秋天少生病

立秋饮食“加减法”——再记住这 8 条,秋天少生病

距离立秋还有一天,暑气却未全退,“秋老虎”随时发威。此时脾胃最易“打架”:一边想吃凉的把余火压下去,一边又怕寒气入体伤了阳气。

老祖宗把这段日子叫“长夏到秋”的过渡期,讲究“少辛增酸、润燥养肺”。既要把清补、润燥、健脾一次做足,也要适当地做“减法”。下面这 8 条就是“减法”和“调节法”。只有把不该吃的减掉、把该注意的记住,才算真正完成了立秋餐桌的升级。


1. 减辛辣、减烧烤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是老话。生姜、辣椒、花椒、桂皮、酒等辛辣发散之物易耗津助燥,会让咽干、皮肤干、便秘“火上浇油”。

2. 减寒凉瓜果 民间说“秋瓜坏肚”,西瓜、香瓜、苦瓜等性寒凉,立秋后易伤脾阳,出现腹泻或腹痛。想吃瓜,可把冬瓜煮汤、丝瓜清炒,既利湿又不过寒。


3. 减煎炸油腻 秋燥当令,肺脏最怕“油烟火气”。炸鸡、烧烤、油条等过燥食物会诱发咳嗽、咽痛,慢性呼吸道患者尤须忌口。

4. 不要盲目“贴秋膘” 刚立秋脾胃尚虚,立刻大鱼大肉,只会造成“虚不受补”。先清补、后温补:先以山药、百合、莲子、银耳等健脾润燥,再逐步增加瘦肉、鱼虾、豆制品。


5. 增酸以养肝 肺旺易克肝,适当吃山楂、葡萄、柠檬、番茄、乌梅等酸味食物,可收敛肺气、疏泄肝郁,还能开胃生津。

6. 增润以护肺 梨、百合、银耳、蜂蜜、芝麻、杏仁、甘蔗等“润”字当头,能缓解咽干、皮肤干、鼻出血等秋燥症状,可煮粥、炖羹或做甜品。


7. 多喝温水,少喝冷饮 秋老虎余威尚在,很多人觉得“一杯冰水下肚最解暑”。其实此时阳气内敛,冷饮直折脾阳,容易腹痛、腹泻。温开水、淡茶水、蜂蜜水才是润燥王道。

8. 保持主食、粗细搭配 有人为了“减肥”只吃水果蔬菜,结果能量不足、抵抗力下降。秋季代谢由“长”转“收”,仍需足量碳水与优质蛋白。#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推荐:燕麦、小米、糙米、全麦面包,加少量坚果或酸奶做早餐,既润燥又稳血糖。一句话总结:立秋饮食先“清”后“补”,先把辛辣、寒凉、油腻清出去,再把滋润、酸味、均衡请进来,整个秋天都舒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养生   加减法   立秋   秋天   饮食   寒凉   辛辣   秋老虎   阳气   酸味   脾胃   减法   银耳   乌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