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朱德之女朱敏和毛岸英在苏联合影,毛岸英是她的“幸运之神”

朱老总一儿一女,唯一的女儿朱敏身世坎坷,14岁之前没见过父亲,母亲更是讳莫如深


右起:朱敏外婆、朱敏、朱敏姨妈、表妹朱高洁

我们都知道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三兄弟,在杨开慧牺牲后历经磨难,在上海流浪,1936年被地下党找到,毛岸龙夭折,毛岸英和毛岸青被送到苏联,住进了苏联国际儿童院。

每一位老一辈革命家戎马一生,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遭遇了比常人多的磨难。大家有所不知,朱老总唯一的女儿朱敏是磨难更多的一位女孩。

朱敏是朱老总和第四任妻子贺治华的女儿,她出生在莫斯科。

贺治华的名字一直被人讳莫如深。1922年,朱德赴德国留学。贺治华在上海和朱德相识,便追随他去了德国。1922年冬,36岁的朱德和19岁的贺治华喜结良缘。

1923年,朱德和妻子贺治华等在德国哥本哈根 前右起:朱德、贺治华、郑太朴、张申府,后右起:孙炳文、高语罕

他们在德国共同学习,共同参加革命活动,随着斗争形势越来越紧张,贺治华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和朱德有了分歧。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在德国柏林的朱德等留学生们举行了一个月的抗议活动,朱德因此身陷牢狱。

在朱敏即将出生时,朱德和一批中国留学生被驱逐出境,他们来到苏联莫斯科。1926年4月,40岁的朱德喜得爱女,为纪念自己40岁得到这个女儿,朱德为爱女取乳名“四旬”。一个月后,朱德回国,父女再见面是14年之后。

1927年夏,朱敏外婆让她的小女儿从成都万里迢迢赶到苏联边境,从大女儿手中接过不到一岁的朱敏,母女俩从此再无相见。

此时的贺治华移情别恋,与留苏学生霍家新(一说何家兴)走到一起,贺治华的下场让人意外。

1928年,她和何家兴在上海竟然为了大洋,向上海巡捕房告密了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使罗亦农惨遭杀害。

何家兴随之被特科枪杀,贺治华受伤,至于她后来的结局不得而知。朱敏回忆说:在她14岁时,从外婆嘴里“第一次知道母亲离开了我们。”

朱敏(左一)和表妹离开成都前,与外婆、姨妈合影

朱敏和外婆、姨妈和表妹贺高洁生活在一起14年,改名“贺飞飞”,对外称是姨妈的大女儿。

姨妈也是地下党,“皖南事变”后,形势更为严骏,姨妈的被捕改变了外婆“不舍得”让外孙女离开自己的想法,她“不得不”把两个外孙女交给周恩来带到延安,找她的亲生父亲。这一年,朱敏14岁,表妹贺高洁13岁。

哪知道,这是朱敏磨难的开始!

两年后,朱敏见到毛岸英,才得知毛岸英是她的“幸运之神”

1941年,朱敏(右)和表妹贺高洁在延安合影。朱敏怀抱4岁的李敏(毛主席长女)

朱敏在延安和父亲一起生活了一个多月,就和4岁李敏(毛娇娇)和烈士之子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王一飞的儿子王继飞去了苏联,住进了苏联第一国际儿童院也叫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离开延安时,为了不暴露身份,以防万一,朱老总为女儿起了个化名“赤英”,赤和朱都是红色的意思。

朱敏在国际儿童院和林的妻子张梅、女儿林晓霖合影

这个儿童院有40多个国家的孩子,中国共产党人的后代先后有100多人生活在这里,有毛岸英毛岸青兄弟,有刘少奇的子女刘允斌、刘爱琴,林彪的长女林晓霖,有李富春与蔡畅的女儿李特特,有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有苏兆征的后代苏河清,有蔡和森的子女蔡妮、蔡博、蔡转,有郭亮的儿子郭志成等。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它距离莫斯科较远,有300公里

毛岸英比朱敏大4岁,她进来时,毛岸英已经上了大学,只在星期天回到儿童院,所以,他们只有几次点头之交。

难能可贵的是留下了这张合影。这张合影是为了庆祝儿童院的孩子们反对女院长不让学习本国历史取得了胜利而拍的,毛岸英是本次抗议活动的领导人,他在儿童院年龄较大,有很高的威望。

中间标记是毛岸英,下方标记是朱敏

朱敏在儿童院的只有四个月,她因为小时候有哮喘的毛病,儿童院请来的医生怎么治疗都不见好转,6月份,儿童院决定送她去白俄罗斯明斯克城郊的夏令营疗养,那里温暖如春,对哮喘有好处。

伊万诺沃儿童院去的只有朱敏一人,第二国际儿童院去了好几个孩子,其中有张闻天的儿子,有一对捷克姐妹叫弗拉斯塔和米拉。

刚到夏令营不久,孩子们正玩得忘乎所以,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苏德战争爆发。这个夏令营倾刻间不复存在,四处都是鲜血,哇哇大哭的21名孩子和唯一的20岁安娜老师沦陷在二战的火海中。

这群到明斯克疗养的各国孩子不幸落入法西斯魔掌,左二朱敏,中间安娜老师

5年啊!

朱敏等孩子们先是被德军关押在一个充满阴暗死亡气息的孤儿院里一年。在这个期间,张闻天的儿子和几个大一点的男孩子趁去外面拾柴的机会逃跑了,结果他却在跑往莫斯科的途中被飞机炸死了。

之后,朱敏和捷克姐妹及另外三个女孩子在德军的皮鞭下被强行拉去了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做苦力三年,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

朱敏(中)和捷克姐妹在集中营留影,胸前挂着可恶的牌子


集中营里孩子们


集中营景像

这部分内容本文不再详述(等下文),回到二战结束,毛岸英如何成为朱敏的幸运之神。

二战结束后,朱敏和被关押的人一起跑出了集中营,不幸的是,她和相依为命5年的捷克姐妹跑散了,这对惊慌失措的朱敏来说是更大的打击,她跪在地上,拼命呼喊“米拉、弗拉斯塔”也没用……

幸运的是她在跑往莫斯科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苏联红军政委,在政委的耐心劝说下,朱敏才说出了隐瞒5年的身世,这位政委又帮她写一封信去莫斯科寻找自己的父亲。

就是这封信恰巧被毛岸英看到了。

这封信寄到了莫斯科,可共产国际已经解散了,又被热心的邮递员转到莫斯科红十字协会。工作人员打开信,看到“赤英”是国际儿童院的孩子,就准备转往国际儿童院。

正在这个时候,毛岸英来了。

毛岸英在苏联

当时,毛岸英正准备起程回国,他正好到红十字协会办理手续,碰巧看到这封信在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

毛岸英问这是谁的信?工作人员见毛岸英也是中国人,就问他认不认识儿童院里有个叫“赤英”的中国女孩,她要寻找在中国的父亲。

可惜,毛岸英和朱敏在儿童院只见过几次面,他没记住朱敏的化名,但毛岸英带着“赤英”这个名字回国了。

1946年1月6日,毛岸英回到延安,父子相隔19年终于重逢

毛岸英回国后,把此信的事告诉了父亲,没想到毛主席知道“赤英”是谁,他赶紧去告诉朱德伯伯,朱老总二话不说拿起笔就给杳无音信几年的女儿写封信。

朱敏在儿童院收到了父亲的信,信中说:苏联4年卫国战争也是国内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没有及时打听你的下落,让你受了苦,爹爹对不起你!全苏联都在遭受战争的苦难,我不能因为个人的事情麻烦苏联政府,想必女儿能谅解爹爹的……

朱敏的眼泪止不住地滴在信纸上。

再也听不到岸英哥哥叫“赤英”了

1947年,朱敏返回儿童院和昔日同学团聚,后右一朱敏、二排左三毛岸青,后右二刘允若

朱敏重新回到国际儿童院学习,她并不知道毛岸英帮助她寻找父亲的事。

1948年,毛岸英是李克农的秘书,跟随李克农当翻译来到莫斯科,他听说朱敏已回到儿童院,就跑去看她。一见面,毛岸英高兴地边拥抱边上下打量,“你真是命大,能从集中营活着跑出来!”

朱敏问:你怎么知道?

朱敏听毛岸英一顿说,原来如此!这个淘气的大哥哥总拿“赤英”打趣朱敏,朱敏又多了一个可以撒娇的哥哥。

1950年,朱敏第一次回国,和父亲、康妈妈及李敏、李讷在香山

朱敏在苏联考上大学后,于1950年暑假第一次回国,见到了分别近10年的父亲,毛岸英又来看望她。

朱敏送毛岸英出大门时,他又开始拿“赤英”和朱敏逗乐,朱敏扬起拳头要打岸英,他撒腿就跑。朱敏撒娇地喊道:“你可小心点,我去告毛伯伯,说你欺负我。”毛岸英一溜烟跑远了。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开学后,朱敏又回到苏联上学,没想到,几个月后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

1953年,朱敏又一次回国,她才知道这个不幸的消息,心里难过极了,再也没有人叫她“赤英”了,她再也没有机会向这位敦厚的哥哥“撒娇”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苏联   莫斯科   捷克   延安   姨妈   集中营   幸运   父亲   女儿   儿童   历史   国际   朱敏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