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3-0,世界第一达34连胜,2大方面中国女排需学习,赵勇责任大

文| 侃球部落

编辑」侃球部落

前言

当意大利女排以3-0轻取波兰女排,将国际赛事连胜纪录刷新至34场并轻松晋级世锦赛四强时,中国女排却早已爆冷不敌法国队,止步16强。

同样是对阵欧洲队伍,为何结果天差地别?意大利女排的碾压式胜利,究竟照出了中国女排哪些藏不住的问题?

称霸之路,意大利女排的无敌征程

在泰国曼谷举行的2025世界女排锦标赛四分之一决赛中,意大利女排延续了她们的统治级表现,以25-17、25-21、25-18的比分横扫波兰女排。

这场胜利不仅让意大利女排成功晋级半决赛,更将她们在世界排联正式赛事的连胜纪录刷新至惊人的34场,同时实现了连续四届世锦赛闯入四强的壮举。

在对阵波兰的比赛中,意大利女排王牌接应埃格努再次成为球队的“得分机器”。

全场她31次扣球19次命中,外加1个拦网得分,独揽20分,成为球队获胜的核心功臣。

副攻法尔同样表现亮眼,贡献12分,其中4个拦网得分有效限制了波兰队的进攻效率。

意大利女排的成功着实引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中国女排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当意大利女排在世锦赛上所向披靡时,中国女排为何会在16强战中被淘汰出局呢?

低谷徘徊,中国女排的尴尬现状

8月31日晚,在2025世界女排锦标赛的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排以1-3不敌世界排名第14位的法国队,无缘八强。

这是继2020东京奥运会小组赛出局后,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的又一次低迷表现,也是近年来首次在世锦赛中止步16强。

赛前,中国女排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淘汰赛。这一成绩本应让球队避开强敌巴西队,获得更为顺利的晋级路线。

然而,原本没有引起中国女排特别重视的法国队,却成为一块难以啃下的硬骨头。比赛中,中国女排的主要得分点——两大主攻手吴梦洁、庄宇珊双双哑火。

法国队主教练在赛后透露,他们针对中国女排在拦网和防守上做了非常冒险的战术安排,这极大限制了中国女排最为擅长的四号位进攻。

更为关键的是,在第二局中国女排两次拿到局点的情况下,被对手以27-25翻盘,这对中国女排的士气造成了巨大打击。

中国女排主教练赵勇在赛后坦言,这场比赛的失利和队员们未能放开去打有很大关系,“法国队拼得很凶,而我们被束缚住了手脚”。

这场失利后,中国女排世界排名从第五跌至第七,创近年来新低。

与过去三届世锦赛获得的亚军、季军和第六名相比,本届世锦赛的表现无疑是一次明显的倒退。

那中国女排与世界顶尖强队之间到底存在哪些差距?这些差距又暴露了中国女排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痛处一:高水平联赛锻炼的缺失

意大利女排的成功并非空穴来风,她们的球员大多来自意甲、土超等世界顶级联赛。

这些联赛不仅竞争激烈,而且汇聚了全球最优秀的球员,球员们不仅能够不断提升个人技术,还能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培养出面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应变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女排的球员主要活跃在国内联赛,虽然中国排超联赛近年来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世界顶级联赛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国内联赛的竞争强度、战术多样性以及对球员个人能力的挑战性都无法与国际顶级联赛相提并论。

这导致中国球员在面对国际强队时,往往缺乏应对复杂战术变化的经验和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国际顶级联赛为球员提供了与不同风格、不同打法的对手交手的机会,这种多元化的比赛环境能够极大地拓宽球员的视野,提升其技战术理解能力。

而中国球员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比赛,难以接触到如此多样化的对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们的成长空间。

当法国队在短时间内找到克制中国女排的办法时,中国队却难以做出有效调整,这正是缺乏高水平联赛锻炼的直接体现。

那么,除了比赛经验的差距外,中国女排还面临着什么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呢?

痛处二:新老交替与传帮带体系的断层

意大利女排的另一个成功秘诀在于其完善的新老交替与传帮带体系。

在意大利队中,经验丰富的老将与朝气蓬勃的新人共同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梯队清晰的队伍。

老将们不仅在场上发挥着稳定军心的作用,更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将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球员,帮助她们更快地适应国际大赛的节奏和压力。

反观中国女排,随着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核心老将的淡出,队伍进行了大规模的换血,10余名年轻队员首次进入国家队。

这种急剧的人员更替导致了队伍经验的断层,缺乏足够的老将来引领和指导这些年轻球员。

以本次世锦赛为例,中国女排的二传手张籽萱年仅17岁,是今年刚刚入选国家队的新人。

在面对法国队设置的战术障碍时,这位年轻的二传手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队的进攻效率。

而队长龚翔宇虽然已经历中国女排10年沉浮,但一人难挑大梁,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整个队伍的经验缺口。

赵勇在赛后也承认,队员们在心理压力的调控上存在问题,这正是缺乏老将引领的直接后果。

年轻球员在面对大赛压力时,往往需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将在场上给予指导和安慰,帮助她们稳定情绪,发挥出应有水平。

面对这样的困境,中国女排的未来出路在哪里?意大利女排的成功经验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女排的重生之道

中国女排的重生之路,或许正可以从意大利女排的成功中汲取灵感。

她们之所以能长期屹立世界之巅,离不开“开放”二字——球员遍布全球顶级联赛,在国际化的赛场中淬炼技术、积累经验。

我们不妨也鼓励更多球员“走出去”,甚至将高水平外援“请进来”,让国内联赛充满多元打法的碰撞。这不仅能提升对抗强度,也让年轻球员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国际节奏。

而面对新老交替的阵痛,我们需要在传承与革新之间找到平衡。

老将的价值不止于技术,更在于经验的传递与情绪的稳定;年轻球员则需要更多机会,但又不能拔苗助长。

赵勇说:

“成长总要付出代价,但希望这样的代价今后能少一些。”

这句话背后,是一份期待——期待我们能建立更平稳的新老过渡机制,让年轻一代站稳脚跟、少走弯路。

赵勇作为主帅,压力肯定是不小的,但如今这副局面,对中国女排进行改变也行需要时间,被质疑的他,有时候也是有苦难言……

此外,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的博弈。正如龚翔宇所感慨的,很多考验其实来自“临场的应变”。逆境中的冷静、关键分时的坚韧,往往决定胜负。

中国女排需要在日常中就融入心理训练和逆境模拟,帮助队员在高压下仍能稳定发挥。

这条路注定不易,但唯有从联赛、梯队、心理多个层面同步革新,中国女排才能真正重返巅峰、迎接未来的挑战。

结语

意大利女排的34连胜,是“顶级联赛历练+科学梯队建设”的必然结果;中国女排的暂时低谷,是新周期“换血阵痛”的体现。两队的境遇对比,为中国女排指明了改进方向。

中国女排的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但历史告诉我们,低谷从来不会击垮这支队伍。只要找准方向,持续发力,这支年轻的队伍终会重回巅峰,在世界排坛重拾竞争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原文刊载工人日报2025-09-03关于“中国女排付出成长的代价”

原文刊载上观新闻2025-09-04关于“女排世锦赛:意大利队横扫波兰队晋级四强,豪取34连胜成夺冠热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5

标签:体育   连胜   中国女排   责任   赵勇   女排   球员   意大利   联赛   世锦赛   经验   年轻   队伍   老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