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韩企供美军稀土,韩企夹缝难抉择,稀土反制供应链受挫

前言

韩企收到中方严厉警告,禁止向美军出口含中国稀土产品,违者将受制裁。这是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后的精准反击

韩企夹在中美之间进退两难,一边贪图美国给出的巨大利益诱惑,一边又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中国掌握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手握"工业黄金"的定价权。

中方为何如此强硬出手?韩企将如何抉择?

作者-山

韩企踩雷区

一场关于稀土的地缘政治风暴正在东亚酝酿。近日,多家韩国企业收到了来自中方的严厉警告,要求他们不得向美国军方和国防企业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矿物的产品。这犹如一道闪电,劈开了韩国产业界平静的表面。

中方的警告并非没有依据。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仅仅两天后,中国便迅速反击,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精准反制措施对准了美国的要害。韩企们本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他们从中国进口稀土,加工后高价卖给美国军工企业,赚取丰厚差价。这种小聪明却踩到了中国的红线。

当前,韩国电力变压器、电池、电动汽车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已被点名警告。一家被指收到"警告公文"的电力设备生产公司,虽然强调其成品非军用,却仍紧急对旗下子公司展开全面调查。韩国媒体形容这些企业已进入"紧急状态"。

当他们收到中方警告后,犹如惊弓之鸟,连夜着手清查供应链,生怕触碰那条中方划定的红线。这种反应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韩国身处两难,若违抗中国警告,将面临失去稀土供应的风险;若拒绝美国需求,又可能损害韩美同盟关系。这种夹缝中的生存困境,让韩企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寻找解脱之道。要理解这场风波的真正意义,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稀土为何被视为"工业黄金",以及中国为何能在稀土市场上手握王牌。

中国稀土王牌

为何一纸警告就能让韩企如此惊慌失措?答案就在稀土这种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上。稀土并不稀有,但因提取难度大、污染风险高,全球只有少数国家愿意开采和加工。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这绝非夸张。它们是高科技产品和军事装备的关键原料。F-35战机的雷达系统、精确制导导弹、夜视设备,以及智能手机、风力涡轮机等民用产品,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缺少稀土,现代工业和军事体系将陷入瘫痪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无与伦比。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着全球逾三分之二的稀土产量,以及90%以上的加工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掌握了稀土提取、分离、冶炼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种主导地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量低价出口稀土,导致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矿等西方稀土企业被迫关闭。随后中国逐步整合国内稀土资源,严控出口配额,提升加工技术,最终掌握了这一战略制高点

如今,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极高。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而韩国约有半数稀土依赖中国供应,这使得中方的警告具有切实可行的威慑力

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让美国及其盟友们寝食难安。特别是在当前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稀土已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有力武器。面对中国的稀土管制,美国企业已经开始服软求饶,迫切希望获得稀土供应许可。这些跨国巨头的反应,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稀土战略的成功。

美企跪求供应

当中国稀土管制的铁闸落下,美国企业的反应令人咋舌。特斯拉CEO马斯克率先示弱。据媒体报道,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特斯拉已在与北京方面沟通,正在申请中方特批的"稀土永磁材料"许可证。这位平日里傲气十足的科技大亨,为了稀土供应,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

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计划野心勃勃。每台机器人配备超过40个电机,每个电机需要约100克钕铁硼永磁材料。按照马斯克计划年产几千台的目标,仅此一项就需要近4000公斤高性能永磁材料。没有中国稀土,这一宏伟蓝图将成为空中楼阁

信息源:2025-04-23 11:50·财联社 “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受到了中国对稀土磁体出口限制的影响

特斯拉不惜向中方承诺——绝对不会将稀土用于军事用途。这种急迫姿态,恰恰反映了中国稀土管制的巨大影响力。而美国的稀土困境远不止于此。美国唯一运营的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矿的产能捉襟见肘。即使满负荷运转,该矿一年的稀土磁铁产量仅相当于中国一天的产量。这种巨大差距,让美国企业只能苦苦哀求中国供应。

美国政府试图振兴国内稀土产业的努力也举步维艰。美国国防部曾向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提供2.58亿美元融资,用于在得州建造稀土加工厂。然而两年过去,项目因废水处理许可问题仍未开工。其他稀土项目也面临类似障碍。

更令美国军方惊恐的是,根据美国智库CSIS的报告,美国目前无法分离重稀土,国防工业严重受创。专家预测,美国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且产能远低于中国。从特斯拉的紧急申请到美国稀土产业的窘迫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场稀土博弈已经成为中美战略对抗的重要棋局。中国不仅掌握了主动权,更在全球供应链中彰显了战略定力

信息源:2025-04-23 12:29·环球时报 外媒:为量产机器人,马斯克正申请中国稀土许可

大国博弈新棋

中国对韩企的警告,绝非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反制。这是中国首次尝试"长臂管辖"——一种此前美国常用来制裁他国的手段。中方的警告不仅针对韩国,还向所有想利用中国稀土资源帮助美国绕过制裁的国家发出了明确信号

中国此举体现了高超的战略智慧。不同于简单的关税报复,稀土反制直指美国科技和军工行业的命脉。特别是在F-35战机、"战斧"导弹等美国尖端武器系统高度依赖稀土的背景下,这一举措的威力不言而喻

韩国企业则成为这场博弈中的牺牲品。韩国经济上深度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政治外交上又与美国保持紧密盟友关系。这种尴尬处境让韩企不得不在"中国原料"与"美国市场"之间艰难抉择。

美韩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的"2+2"贸易磋商更加剧了这种紧张局势。有外媒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向韩国等国家施压,要求限制与中国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出强硬回应:绝不接受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否则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这种不容妥协的态度,展示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稀土争夺战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美国试图通过与乌克兰签订矿产协议、扶持国内稀土企业等措施,减轻对中国的依赖。然而,中国在稀土提取和加工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使这些努力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

展望未来,稀土领域的较量将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一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手握资源优势和技术实力,已占据了先机。对于夹在中美之间的国家来说,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保持平衡,将是一项越来越艰难的挑战。

结语

中国稀土反制精准打击美国要害,韩企被迫重新审视自身立场,全球供应链格局面临重塑。

稀土争夺战彰显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定力,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不容挑战。

各国如何在中美经贸摩擦中平衡利益?是选边站队还是寻求多元共赢?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标签:反制   稀土   中国   特斯拉   中美   夹缝   韩国   美国   中方   美军   战略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