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1950年3月2日,吴石在台北被保密局抓了进去。那时候国民党刚退到台湾没多久,岛上风声鹤唳,到处是抓人的事儿。吴石作为国防部参谋次长,手里管着不少军事情报,保密局早盯上他了。逮捕他的时候,直接从家里押走,卷宗里列了十几条罪名,全是间谍活动的证据。审讯从抓捕第二天就开始,拉锯了几个月,保密局一遍遍问情报来源、传递渠道啥的。吴石一口咬定自己清白,但蒋介石亲自过问,定了调子就是通敌。

审判就三天工夫,高等军法会审庭的法官是蒋鼎文、韩德勤、刘咏尧他们仨。没给请律师的机会,程序走得飞快。5月30日,蒋介石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先是下令革职,后来改成记过处分。吴石的罪名钉死是死刑。6月10日下午4点,马场町刑场执行枪决。枪响之后,吴石的遗体火化,骨灰搁在台北郊外一个寺庙里。整个过程从抓到杀,没超过三个月,国民党那边对外封锁消息,只说是个普通叛徒案子。
吴石一走,他的老婆王碧奎也没逃掉,当场被抓,判了九年徒刑,关进台北监狱。俩孩子,女儿吴学成十六岁,儿子吴健成七岁,直接被赶出家门,没地儿住也没钱吃饭。国民党规矩严,家属沾边儿就得遭殃,这在当时台湾是常态。吴学成只好辍学去工厂打工,当童工一天干十几个钟头,赚点勉强糊口的钱。吴健成年纪小,跟着姐姐捡破烂卖,日子过得紧巴巴。
陈诚那时候是行政院长,管着台湾的土地改革,手里权力不小。他跟吴石是保定军校的师兄弟,早年北伐时候在南昌战役,吴石还背着他突围过,拆棉衣给他取暖保住命。这层关系摆那儿,但陈诚从吴石被抓那天起,就没在公开场合吱一声。行政院会议上,别人提间谍案,他低头看文件,批土地分配方案。蒋介石问起,他汇报经济数据,从不拐弯抹角说情。保密局报告上来,他签字走程序,一点多余的话没有。外人看来,陈诚铁板一块,绝不沾间谍这潭浑水。

其实陈诚从抓捕消息传开那天,就开始在台面下动起来了。他先调出吴石的案卷,翻了又翻,看证人名单、情报细节。明白蒋介石的命令铁板钉钉,公开求情等于自找麻烦,不光自己前程毁了,土地改革那摊子事儿也得黄。但王碧奎的卷宗不一样,她没直接参与情报,证据链子松散。陈诚抓这点,三次写批示。第一回写“与案无关,暂缓执行”,盖章后转给司法部门。第二回加了“证据不足,释放为宜”,直接点名她没牵扯。第三回干脆“立即释放”,这份文件走完流程,七个月后王碧奎就出来了。那是1950年9月,她坐了半年多牢,总算重见天日。
放出来后,王碧奎一家三口没着落。陈诚用特别办公费给她租了间小屋,在台北郊区,够住不惹眼。每月发二百台币,搁当时等于普通工人仨月的工资,够他们吃喝拉撒。他不敢露真名,全用“陈明德”这个假把式签字寄钱。吴荫先是陈诚的副官,专管这事儿,背着所有人跑腿。租房时候,他找中介付押金,挑那种低调的房子。钱每月装信封,从邮局投递,王碧奎拆开数钞票,够买米面油盐。吴荫先还记小账本,每笔支出一清二楚,数字对得上,藏在抽屉里不让人翻。
吴学成在工厂干活,手上起老茧,工资勉强养家。陈诚老婆谭祥出面,装成教会义工,找上她,给安排了个办公室小差事,白天干活晚上有空闲。谭祥还掏钱让她上夜校,学点文化知识,报名费学费全包。吴学成就这样边工边读,慢慢站稳脚跟。吴健成想上建国中学,学费校服得自掏腰包。吴荫先半夜送过去,包裹搁门槛上,里面钱和衣服齐全。入学档案全用“陈明德”登记,学校那边不知道底细,就这么进了门。吴健成背书包上课,日子总算像样了点。
这些操作全靠吴荫先一人扛,账本上写得密密麻麻,从租房到学费,一笔不落。陈诚的手下和家里人都不知情,行政院里忙土地改革,分田到户,农民拿田契,他天天视察农田,汇报进度。蒋经国管反间谍,保密局跟他汇报,盯着陈诚那边动静。陈诚的援助痕迹浅,但蒋经国不是傻子,早看出来了。可他没戳破,为啥?保三个孩子比树敌划算,陈诚的土地改革是国民党经济命脉,动他等于自断臂膀。蒋经国就这么睁眼闭眼,互相留余地。
陈诚的沉默不是怕事儿,是算计清楚了。吴石案子牵扯大,情报网崩了,国民党在台湾站不稳脚跟。他保不住吴石,但保家属是底线。援助从1950年拉到1965年,整整十五年,没断过。吴学成夜校毕业,工作稳了;吴健成中学念完,继续升学。钱来得准时,王碧奎省着花,日子过得下去。吴荫先的账本成了铁证,数字加起来几万台币,全是公帑挪用,但没出岔子。
1965年3月5日,陈诚病逝台北,享年67岁。临终前,他把吴荫先叫来,递上一封密封信,说等吴家有难处再给。信封厚实,没写内容,吴荫先收好,锁在保险箱。陈诚一走,援助线断了,但吴家已经站稳。吴健成1977年从台湾大学毕业,拿美国大学全奖出国,读硕士当工程师。王碧奎晚年跟他去美国,1993年2月9日在洛杉矶过世,90岁。骨灰运回大陆,1994年跟吴石合葬北京香山福田公墓。
那封信搁那儿三十五年,没人动。吴荫先守着秘密,陈诚的家人也没问。直到2000年,台湾国史馆公开档案,吴健成去领,撕开封口。里面就几行字,大意是“吾兄吴石,弟已尽力,后世自保”。陈诚没多废话,就这么点事儿,交代清楚了。吴健成看完,收好信,没对外声张。账本也跟着公开,吴荫先的笔迹歪歪扭扭,列着每笔开销,从二百台币到学费,总额对得上。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