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浊、痰、饮是临床常见的中医病证,是当前多种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11月20日,张伯礼国医大师湿浊痰饮类病研究中心(湖北)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揭牌成立,为全国第5家,将重点对“湿浊痰饮类病”学说在急危重症方面的理论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张伯礼国医大师湿浊痰饮类病研究中心(湖北)揭牌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通过视频形式,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寄语。他介绍,湿、浊、痰、饮,是当前多种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湿为类病之端,浊为类病之张,痰为类病之进,饮为类病之重”。研究湿浊痰饮类病,对提高临床疗效,防治多种慢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这些专业名词与群众健康直接相关。”武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军介绍,ICU经常接诊的重症肺炎、脓毒症、多脏器衰竭患者,病证与痰饮相关;而皮肤湿疹、咳喘、慢阻肺、肿瘤、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多种慢性疾病,则与体内湿气相关;湿气重还容易引发亚健康,令人容易疲劳。湿浊痰饮类病研究学说为这些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区域中心(武汉市中医医院)揭牌成立。
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制定、建立湿浊痰饮类病相关诊断标准,筛选有效方药、开发中药制剂,开展类证、类病的物质基础和机制研究,开展湿浊痰饮类病人群队列非药物干预研究等,开展重大慢病的相关核心指标及研究。
当日还揭牌成立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区域中心(武汉市中医医院)。该中心为中国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中心分中心之一,今后将围绕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核心指标集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科研的规范化、标准化,推动汉派中医药科研从“经验驱动”向“证据支撑”升级。
武汉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认为,两个研究中心的揭牌,标志着汉派中医药与国内顶尖资源的深度联动,将推动汉派中医药科研与临床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