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观察者网】【国家医保局】【大河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声声说
编辑|声声说
“生,有钱没钱都要生!”
“两个太少,三个不多!”
出生率逐渐降低是不少国家担心的问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然而有一个省却格外令人放心,根本不用催生,连续7年稳夺出生率第一。
3步一小孩,5步一孕妇。
究竟是哪个省份,生小孩意愿这么高?
这个省在生育率上遥遥领先,有何“生子秘方”?
“根本不用想,我就知道谁是第一。”
今年4月份第一财经梳理各省份2024年出生人口情况,还没点开看,大家都已经预测出了第一。
那便是“常胜将军”广东,毕竟在此之前它已经连续6年第一了。
果不其然,广东2024年依旧给力,稳居第一。
以113.3万出生人口,8.89‰的出生率傲视群雄。
第二名河南虽然也是人口大省,但却和广东有37.1万的差距。
广东省和自己2022年(105.2万)2023(103万)的成绩相比,也是取得了质的飞跃。
最巅峰的时候,广东省还在2017年创下了151.63万出生人口的佳绩。
相信到广东旅游的人也深有体会,明显能感觉到此地孩子和孕妇的存在感。
在生孩子方面,广东称第二,估计没人敢抢第一。
可问题是为何广东如此突出,能在生育上稳步领跑全国呢?
人口多的省份生的孩子自然多,这话没毛病。
广东省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出生人口能破百万也在预料之中。
然而对于生子来说,重要的不是人口多,而是年轻人口多。
虽然二胎放开后不少中老年加入了生子大军,但年轻人才是大头。
而广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数据最能体现。
广东省去年新增常住人口74万,其中有6成是外省流入的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72%。
像深圳、东莞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更是高达80%。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珠三角核心城市的育龄妇女规模也不小。
年轻人口持续流入,正是广东省能在生育上发力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第二名的河南还有第三名的广东,常住人口增量为负,就没有太大优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广东?
网上有个段子,“XX省孩子的成人礼是一张通往广东的车票”。
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产业链提供了海量的就业机会。
不管你学历高低,总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这里不仅生活成本低,还有一种浓厚的欢迎氛围。
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甚至成了有名的网络热梗。
当然,年轻人多,还得要有生孩子的意愿才行。
年轻人不敢生孩子的一大顾虑,就是怕养不起。
而广东省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领跑的代表,GDP连续30多年蝉联全国第一。
比起其他地区,广东省的人也更有能力负担生育的消费。
可这不禁让人发问。
“那上海北京也有钱,生育率为何不如广东呢?”
“如果能在广东说要丁克,那就是异类。”
在广东,尤其是潮汕、客家地区,保留着浓厚的宗族观念。
一个村子大部分人都姓同一个姓,他们有共同的祖先,有雄伟的祠堂,有族谱记录每一个家族成员。
在潮汕地区,一个强大的宗族可以集资办学、修路、救济族人,甚至在商业上互相扶持。
而人多、尤其是男丁多,就意味着这个宗族在当地更有势力、更有话语权。
这种环境下“为宗族开枝散叶”就不再是一个家庭的私事,而是对整个宗族的责任和贡献。
生儿子不仅仅是为了“养老”,更是为了壮大宗族这个“集体”的力量。
因此宗族内的长辈和同辈人会持续不断地给年轻夫妇施加生育压力,尤其是生育男孩的压力。
每到一定时期,这些地区还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
传统观念里,谁来主持祭祀?必须是家里的男丁。
如果没有后代,尤其是没有儿子,就意味着祖先的香火到你这里就“断了”。
这在宗族文化里被视为最大的不孝,是愧对列祖列宗的。
为了不在族人面前抬不起头,为了完成对祖先的“义务”。
很多家庭会一直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就直接导致了家庭子女数量的增加。
而且广东民营经济发达,很多家庭都是夫妻店或家族企业。
对于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将企业传承给自己的子女,特别是儿子,是最理想的选择。
一个儿子是继承人,两个儿子是双保险,还能分担风险。
如果只生一个女儿,会让他们有“被吃绝户”的担忧。
广东地区经济发达也不怕养不起,抚养三四个孩子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
这些人有钱后更加认同和回归传统价值,认为家族兴旺、儿孙满堂才是成功的标志。
当然,除了浓重的文化氛围,广东省的政策也是全面护航。
7月28日官方消息,自2025年1月1日起,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补贴3600元。
这一消息振奋人心,让有孩家庭展露笑颜。
殊不知广东地区的生育政策,更是全方位地为新生儿保驾护航。
根据《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能享受产前检查、分娩等全程医疗费用报销。
2025年有一网友留言,称她住了两天三人间,顺产报销后才花了3.7元。
3.7元,一斤菜的钱,娃就生了?
国家医保局注意到后发文表示,这并不是个例。
“今年以来仅在广州市,就有7000多宝妈生育报销后,自费不到100元。”
“其中881人花了不到10元,甚至还有67人一分钱都没花。”
这报销力度,谁能不心动?
生完孩子后的补贴不少,广东省有条件的地区,如广州、深圳都已实现了金融机构直接发津贴到个人账户。
这减少了企业的压力,也让个人享受了便利。
还有些地区更是豪气万丈,对生子给予了诱人奖励。
4月初,东莞市长安镇厦边社区公布生育奖励方案。
生二孩直接一次性奖2万,并且每月再发300元补贴,直到孩子两周岁。
生三孩更是了不得,一次性奖5万,还每月发500补贴到孩子3岁。
没过一个月,广州市白云区的南岭村也坐不住了。
夫妻双方只要有一个是村户籍股东成员,一孩奖1万,二孩2万,三孩3万。
广东省像这样额外补贴的村子或市区不少,这也激励了年轻人生孩子。
生子是人生大事,所以很多人瞻前顾后持有顾虑。
而广东省不管是官方还是当地自发,都为生子这件事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叠加宗族观念,生育率高就不值得好奇了。
本文信息来源于:观察者网 国家医保局 大河报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