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脱身了,北京一家5口完美套现24亿,临走前又坑了国资一把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隔雾

编辑|隔雾


前言

曾几何时,首航高科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能源企业,傲视群雄,其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无数投资者,更有实证一家五口管理公司,可谓家族企业。

然而,十二年的辉煌转瞬即逝,2024年,一纸退市通知书宣告了这家昔日巨头的落幕,在走之前他们成功套现24亿并脱身。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又是怎么脱身的?

黄氏家族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动了黄文佳的创业雄心,这位地道的北京人,并非一开始就投身能源行业。

他最初经营水暖生意,虽然收入尚可,却无法满足他内心对于更大成功的渴望,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捕捉到了五金电器的市场需求,于是果断转型,并在这个领域积累了第一桶金。

这次成功的转型,不仅证明了黄文佳的商业头脑,更展现了他对于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随着财富和经验的积累,黄文佳不再满足于现状,他渴望进军更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了补偿器生产,彼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补偿器市场需求旺盛,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

1997年,黄文佳与侄子共同创立了首航波纹管制造公司,这是首航高科的前身,在黄文佳的带领下,公司发展迅速,业绩蒸蒸日上。

然而,真正让黄文佳走上康庄大道的,还是与“电”的不解之缘,他洞察到火力发电对冷却系统的巨大需求,并预见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冷却系统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06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首航艾启威冷却技术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首航高科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凭借着市场先机和持续的研发投入,首航高科迅速崛起,最终成为电站空冷行业的领军企业。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黄文佳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为了巩固对公司的控制,他选择将家族成员引入公司管理层。

很快,黄家各路人马都成为了公司各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此时的首航高科,俨然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

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公司发展的早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家族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公司走向繁荣。

2012年,首航高科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标志着公司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然而,上市仅仅是黄氏家族资本运作的开始,一场精心策划的财富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在资本市场上,首航高科凭借着良好的业绩和行业前景,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公司先后进行了多次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高达62亿元。

然而,与巨额融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却少得可怜,累计分红仅为2亿元,这巨大的反差,预示着公司内部可能存在着严重的利益输送问题。

2015年,在公司业绩刚刚出现下滑迹象之际,黄氏家族就迫不及待地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套现10.6亿元,这次套现,无疑是对投资者信任的严重背叛,也为公司未来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2019年,面对持续亏损的局面,黄氏家族并没有选择与公司共渡难关,而是再次上演了“金蝉脱壳”的戏码。

他们引入甘肃国资纾困基金,名义上是为了拯救公司,实际上却是为自己套现9.7亿元创造了机会,此外,他们还通过股权质押、强制出售、司法拍卖等各种手段,陆陆续续套现了约4亿元。

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黄氏家族最终从首航高科身上榨取了约24亿元的巨额财富,几乎将公司上市以来所赚的钱全部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便在几乎清空了所持股份的情况下,黄氏家族仍然牢牢控制着公司,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答案就在于他们对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绝对控制,尽管最终仅持有2.09%的股份,但黄氏家族却占据了公司9个董事席位中的5个,并且在公司管理层安插了大量亲信。

这种对公司权力的绝对掌控,使得他们即使在股份微乎其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公司的一切事务发号施令。

黄氏家族的资本运作,如同精心设计的“空手套白狼”的骗局,他们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大肆融资,却将融来的资金用于个人利益输送,最终导致公司走向衰败,而他们自己则带着巨额财富全身而退。

时代的弃儿

2012年,首航高科登陆A股市场,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在火电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火电站空冷系统的主要供应商,首航高科的业绩一路高歌猛进,市值一度突破250亿元,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火电行业逐渐走向衰落,作为高度依赖火电行业的企业,首航高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业绩开始大幅下滑。

为了扭转颓势,首航高科尝试进行转型,先后涉足光热发电、余热发电、海水淡化等领域,然而,这些转型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公司的亏损。

数据显示,首航高科上市12年来累计亏损12.64亿元,尤其是在转型之后,亏损速度进一步加快。

更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公司连年亏损,却仍然在不断进行融资,从2012年上市募资10亿元,到后来的两次增发。

首航高科累计融资高达62亿元,然而,这些资金并没有用于推动公司发展,大部分都被用于填补亏损黑洞,未能产生实质性的效益。

2024年,对于首航高科而言,是命运的终点,深交所的一纸退市通知书,宣告了这家昔日巨头的最终陨落。

股价一路暴跌至0.37元,市值仅剩9亿元,曾经的辉煌已荡然无存,而在这场资本游戏中,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14万名中小股民,他们手中的股票变成了废纸,血本无归。

在首航高科走向衰落的过程中,甘肃国资的入场,曾被视为一线希望,2019年,甘肃国资纾困基金的介入,原本是为了拯救这家濒临退市的企业,然而,事与愿违,这反而成为了黄氏家族最后一次套现的机会。

他们巧妙地利用国资的入场,完成了最后的离场,留给甘肃国资和中小股民的,只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信息来源

台海网:退市不是“免罚金牌”首航高科退市难逃追责

中华网新闻:博主谈首航高科退市背后的黄氏家族 精明套现引争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文章可能会有些润色,请广大条友理性观看,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首航   资本运作   甘肃   火电   北京   融资   业绩   走向   家族   完美   财经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