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查看正军级以上任免方案,看到张力雄指示:调他去江西军区

1975年,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中央决定提拔一批老干部。

工作人员也很快就整理好了一份正军级以上的名单,并交到了毛主席手上。

主席在仔细查阅了一番后,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于是他当即问一旁的工作人员道:张力雄同志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得知他现在没有工作时,主席不禁有些生气,当即作出指示:调他去江西军区……

主席的教诲

张力雄出生于福建上杭县。因为家境贫寒,他从小便在造纸厂当童工,饱受上层阶级的压迫。

后来,革命之火席卷了他的家乡,也点燃了他内心的斗争火种。在参加了几年农民运动后,1932年,十九岁的他正式参加了红军。

因为他组织能力强,又读过几年书,上级便直接将他送到了瑞金红军学校进修。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后,张力雄整体的军事素养大幅度增强。

等毕业之后,组织便直接将他分配到了红34师100团1营,让他直接当了营指导员。

之后,他便将自己的所学都用到了战场上,在战斗中稳固自己的军事能力。也因此,他的实战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1934年,他被晋升为团政治部主任,奉命到福建西山区打迂回战。

这一路上,他一边与敌人交战,一边对当地的乡亲们开展思想工作,将红军的军威传遍了山区的每个角落。

如此声势浩大的行动不仅让敌人闻风丧胆,更是让中央都听说了他的大名。

因此,还没等他走到指定地点,上级便给他传去了急令,说中央让他作为34师代表,去参加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张力雄只好转道,又向瑞金赶去。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刚一到会场便看到了毛主席等候多时的身影。

主席早就听说了他的英勇事迹,亲切地问他是哪里人,多大了。

张力雄也一一作出了回答,说自己是上杭才溪人,今年刚满21岁。

毛主席欣慰地点点头说,才21岁就上了团政治部主任,前途无量。

在聊起他的家乡时,主席又说,才溪是有名的模范乡,希望他在队里也要争取模范!

张力雄听出了主席语气里的器重,心中非常激动。

此后,他便一直谨记着主席的教诲,事事争先,不管多么艰难的任务他也从不推辞。

多次临危受命

1934年,我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张力雄临危受命,负责率领800名学员,到江西兴国白云山阻击国民党军队。

明知敌人是他的十倍之多,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往了。

当时他率领部队与敌人鏖战三天两夜,在巨大伤亡的情况下阻挡住了敌人的轮番进攻,成功为大部队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等任务完成后,他又完成了最后的血战,在敌人的重重阻挠中杀出重围。而后,他也随部开启了漫漫征途。

在路上,他开始担任红五军团45团团政治委员,担任全军后卫,在最危险的位置上负责最艰苦的战斗。

除了艰险的战斗外,对他来说最困难的就是缺水断粮了。

在翻越夹金山时,张力雄不幸染上了疟疾,到最后连路都走不了了。

警卫员赖国标见状二话不说便背起了他,艰难往雪深处攀登。

有好几次,因为路面太滑,两人屡次摔在悬崖边上。所幸有一旁的战友搀扶,他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翻越了这座吃人的高山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向草地进军。

此时,他们身上的粮草已经全部吃光了,张力雄因为身患重病,又长时间得不到营养,身体开始变得极度虚弱。

赖国标为了给他补充营养,每天都会冒险到沼泽深处找野菜,为首长熬汤。

为了防止野菜有毒,每次赖国标都会自己先品尝一下。所幸,大多时间的野菜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上天并不是一直眷顾他们的,有一次赖国标在尝试野菜时便不幸中毒。

在临终前,他将身上仅剩的一点盐巴和花椒粉交到了张力雄手中,并叮嘱他,若是以后有机会,请转告他的父母,他也参加了长征……

说完这句话,他便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张力雄悲痛万分,在料理完战友的后事后,他便继续踏上了艰险的旅程。

所幸,在顽强毅力的支撑下,他带着战友的遗志成功完成了万里长征。

但属于他的磨难并未结束。

难忘的一战

1936年,红军抵达陕北后,中央为了打通国际援助路线,决定组建西路军,西渡黄河,进攻宁夏。

张力雄也随部踏上了艰险的旅程。

我军要想西进,首先要占领兰新公路的咽喉要地——高台。而这第一仗,上级便交给了张力雄的45团。

他也不负使命,仅用一天的时间便顺利攻破城门,并全歼高台敌军1500余名。

入城之后,面对心存警惕的百姓们,张力雄便开始积极宣传我军政策,并大力号召乡亲们团结抗日。

与此同时,我军始终保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即使条件再艰苦,我军也只吃自己带的干粮,住无人居住的茅草屋。

这种将穷苦百姓视作兄弟姐妹的风气,与到处烧杀抢掠的马家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军也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

随着我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国民党和马家军也坐不住了。他们串通一气,调集了四个骑兵主力旅和一个步兵旅,总共三万五千人,向高台展开进攻。

张力雄率部冲锋在一线,阻挡住了敌人的轮番进攻,为百姓们撤退争取了充足的时间。

然而,在奋战几个昼夜后,我军弹药告急,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

张力雄在前沿作战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左腿,顿时血流如注。

百姓们当即将他抬下来包扎。

就在他简单处理后,打算继续回到战场上时,一个老乡却急忙拦住了他,说马家军已经进城了,正在到处搜捕红军,还是到他家躲一下吧。

就这样,在老乡们的掩护下,张力雄顺利躲过一劫。

等敌人过去后,老乡便将他藏到马车上,并在上面铺上厚厚的杂草和马粪,借着掩护将他送出了城。

后来张力雄便跋涉千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西路军政治部。

徐帅见到他后激动万分。从对方口中,他才得知,高台一战,我军损失很大,军长董振堂和政治部主任杨克明都牺牲了。

张力雄是为数不多幸存下来的将领。

这场战斗在他的人生中落下了一个极其深刻的伤疤。此后,他便带着烈士们未完成的革命斗志,继续奋战在了疆场上。

所幸,他成功等来了革命的胜利。

建国之后,他被任命为13军政委,承担起了保卫沿海一线的重任。

但连年的战斗生涯,早已让他的身体亏损太多。后来因为病情太过严重,实在无法坚守在岗位上,他便回到了老家休养,一直都没有再回军队。

后来即便身体养好了,他也从未向部队提过任何要求。

到了1975年,毛主席为了提拔老干部,仔仔细细地查阅了正军级的任免名单。

当他看到张力雄的名字后,忽然想起了这个将领所经历的英勇事迹。于是他便问一旁的工作人员,对方现在在哪任职。

得知他此时没有职务时,主席便有些生气地说,他是国家的功勋,这样的人才,怎么能不重用呢?把他调到江西军区吧!

于是,在主席的关照下,张力雄被任命为江西军区政委,继续坚守在了部队一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历史   江西   军区   指示   方案   张力   我军   高台   敌人   主席   红军   野菜   国标   瑞金   艰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