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战略
美国众议院立法每年向人工智能培训提供100万美元资金
据meritalk 11月21日消息,美国加州民主党众议员牵头的《人工智能素养医疗保健教育法案》(HEAL AI)将每年向每所医学院提供高达10万美元的资金,以帮助学生和住院医师获得人工智能工具的实践经验,从而帮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在改善患者护理、简化工作流程和增强决策方面的能力。该拨款计划将由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局监督,并在2026财年到2030财年实施。
信息
德国启动INQUBATOR量子应用项目,旨在迎接即将到来的量子革命
据量科网11月21日消息,德国启动以应用为导向的INQUBATOR项目。该项目由弗劳恩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IAF)负责协调,计划为期四年,并由德国联邦科研、技术与航天部(BMFTR)提供资助,旨在帮助德国经济为即将到来的量子革命做好准备,从而保障德国在国际上的量子竞争力。据悉,参与该项目的研究机构包括弗劳恩霍夫IAF、弗劳恩霍夫劳动经济和组织研究所(IAO)、弗劳恩霍夫工业数学研究所(ITWM)以及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IPA),它们将在量子硬件和面向应用的量子软件领域贡献丰富的专业经验。INQUBATOR项目还将为那些尚未融入量子生态系统的企业提供支持,旨在激励并支持这些企业积极参与量子技术的发展。
美国IBM和思科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2030年代初建成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网络
据路透社11月20日消息,美国IBM与思科宣布合作共建网络分布式量子计算的基础工作,并计划于2030年代初实现。此次合作将结合IBM在制造实用量子计算机方面的领导地位与思科的量子网络创新,解决量子计算互联网面临的根本性挑战,探索构建并验证大规模且容错的量子计算机网络。预计该网络将允许问题运行可能达到数万亿的量子门,这正是大规模优化问题、复杂材料和药物设计等变革性量子应用所需的基本纠缠作。IBM和思科还计划探索量子硬件和软件的开发,能够物理连接许多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形成网络分布式量子计算。
荷兰ASML在美国首建技术学院,预计年培训千名芯片设备工程师
据cnBeta网11月23日消息,荷兰光刻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正式启用其在美国凤凰城全新建设的技术培训学院。这是ASML近20年来在美国设立的首个自有培训设施,专注于为ASML复杂的光刻系统提供技术服务支持。该培训中心响应了美国本土先进芯片制造产能的快速扩张,旨在为当地芯片产业培养能够维护和维修其高端光刻设备的专业工程师,目前该中心已开始承接培训任务,规划年培训能力超1000人。此外,除ASML自身技术团队外,其他晶圆厂运营商也可付费派遣工程师前来接受专业训练。ASML副总裁克莱顿·帕奇(Clayton Patch)表示,未来年培训规模有望逐步提升至2000人。
生物
美国农业部推出新大陆螺旋虫集中管理网站
据USDA官网11月21日消息,美国农业部推出新大陆螺旋虫网站screwworm.gov,集中管理联邦政府内相关信息,旨在抗击害虫,保护牲畜、野生动物和公共健康。该网站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精准资源,包含墨西哥病例及美国应急准备信息,未来将持续更新。
美国成功培育出具有功能性神经网络的类脑组织
据科学网11月21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成功培育出具有功能性神经网络的类脑组织,且未使用动物来源材料或生物涂层。该研究利用聚乙二醇(PEG)制成新型支架,通过微流控技术形成多孔迷宫结构,为细胞提供理想微环境,可模拟多种神经疾病并评估药物。未来将扩大模型规模并探索应用于其他器官,有望构建模拟人体器官相互作用的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期刊。
美国AI制药公司推出EMMI平台,超越人类筛选效率
据识林公众号11月21日消息,美国AI制药初创公司Terray Therapeutics推出一个AI原生药物发现平台EMMI,革新了小分子药物发现流程。该平台集成超微型硬件、自动化实验室和全栈人工智能,可快速评估和优化候选分子。实验证明,该平台在从约50000种化合物中寻找针对EGFR靶点的最有效结合物时,表现优于传统聚类算法和人类化学家两种方法,速度快约三分之二且成本更低。
联合国粮农组织强调农业食品体系对气候安全的重要作用
据FAO官网11月21日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COP30上强调,可持续且有韧性的农业食品体系对于实现《巴黎协定》气候变化目标、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至关重要。FAO指出,基于科学的农食解决方案在减少排放、增强碳汇、恢复生态系统和增强韧性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但目前该领域面临资金不足的挑战。FAO支持COP30主席国推动农业食品气候解决方案的行动议程,包括多项举措如RAIZ、TERRA等。
中国首绘20种全脑三维分布图
据科技日报11月24日消息,海南大学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全脑细胞架构解析平台,并首次绘制完成小鼠全脑20种关键类型细胞的三维分布图,揭开大脑皮层与小脑的神经信号平衡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能源
英国公司首次实现聚变发电厂级磁场,打破磁约束聚变技术的工程化瓶颈
据可控核聚变11月24日消息,英国托卡马克能源公司(Tokamak Energy)研发的Demo4高温超导(HTS)磁体系统,在测试中首次实现聚变发电厂级磁场,以11.8特斯拉磁场强度、700万安培中心柱电流的核心数据,打破磁约束聚变技术的工程化瓶颈。作为全球首个完整托卡马克构型的高温超导磁体平台,Demo4包含14个环向场磁体与2个极向场磁体,成功模拟聚变电站复杂复合磁场环境。这种场景下的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结构性能数据,是单个磁体测试无法获取的,为后续电厂设计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工程依据。此次突破直接解决两大工程痛点:一是通过REBCO材料高电流密度特性,实现磁体“小型化、轻量化”,相比传统低温超导磁体降低冷却成本;二是系统级验证确保磁体在实际工况下稳定运行。按照计划,团队将于2026年初发布新一轮测试成果,届时将为聚变电站磁体系统的设计、制造提供更丰富的技术参数,推动技术从“工程验证”向“商用落地”进一步迈进。
海洋
英国发布《2025年核监管审查》报告,旨在创建监管环境助力英国核能发展
据英国政府官网11月24日消息,英国政府发布《2025年核监管审查》报告,指出英国核能行业因监管体系存在严重系统性问题,包括监管机构分散、决策过度保守、立法重流程轻结果、政府决策迟缓及行业缺乏竞争,这些问题导致项目成本高昂且严重延误,危及国家能源安全、净零目标及国防能力。为此,报告提出一项彻底改革蓝图,核心建议包括设立统一的核监管委员会以整合权力、制定国家风险标准以纠正不成比例的监管、推动行业文化转型并拥抱技术创新,同时大力简化规划与立法流程。这些旨在实现从僵化合规到高效交付的根本性转变,确保英国能安全、及时且经济地发展核能,重获全球领导地位。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完成库克群岛深海测绘,助力海洋资源勘探与环境管理规划
据海洋新闻与技术网11月21日消息,美国海洋探测信托基金会(OET)的“鹦鹉螺号”(Nautilus)深海科考船顺利完成为期三周的库克群岛专属经济区海底测绘与勘探任务。该任务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牵头,由美国海洋探索合作研究所(OECI)提供赞助,并在库克群岛海底矿产管理局(SBMA)的协作下开展。本次探测使用遥控潜航器、海底绘图技术及远程协同系统,对深海平原与多样海底栖息地进行成像与分类。据悉,勘探所得的公开数据将助力该地区海洋资源勘探与环境管理的长期规划。
韩国放宽审查推动无人自主船研发,抢占全球未来海运主导权
据国际船舶网11月20日消息,韩国政府决定免除基于人工智能无船员完全自主航行船舶(无人自主船)研发项目的预备妥当性调查,以加速抢占第四等级完全自主航行船舶新赛道。韩国此前已投入1603亿韩元推进自主航行船舶技术,并于2024年交付了第三等级自主航行集装箱船“Pos Singapore号”。韩国将通过新项目重点研发第四等级技术,并计划在2030年前占据全球50%的自主航行船舶市场。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定义,海上自主航行船舶技术大致分为4个等级,第四等级为系统对所有情况进行认知、判断和控制的“完全无人自主航行”。
以色列公司推出人工智能驱动的遥感技术,提升海上持续监控能力
据MILITARY AI网11月21日消息,以色列Windward公司推出一款遥感智能(RSI)技术,该技术是一项集成了卫星图像、射频检测与船舶跟踪分析的人工智能驱动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通过融合多源数据,自动识别那些关闭或篡改自动识别系统(AIS)信号以隐藏身份的船舶。RSI系统不仅能智能规划监测任务、自动调用各类传感器,还将所有数据汇集至统一平台进行分析,通过对比AIS轨迹与其他传感器数据的不一致之处,帮助操作人员精准区分GPS干扰、故意关闭AIS等不同情况,为全球海事领域提供前所未有的持续监控能力。
航空
美军首次将氢动力无人机纳入快速采购部署清单,标志着无人装备能源技术取得新进展
据defensescoop网站11月21日消息,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部门首次将美国Heven AeroTech公司Z1氢燃料动力无人机纳入“蓝色无人机清单”,标志着美军在无人装备能源技术方向取得新进展。目前,“蓝色无人机清单”共约40型列装机型,其中Z1是唯一采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无人系统。该机通过将氢气转化为电能,可最长连续飞行10小时,并无需大型补给条件下,通过专用补给站自主补能,实现长时间、低噪音、低热特征飞行。
日本首次向美国出口PAC-3“爱国者”拦截导弹,对杀伤性武器出口“松绑”加剧
据thedefensenews网站11月22日消息,日本应美国要求首次向美方返销日本本土生产的PAC-3“爱国者”拦截导弹。此举旨在弥补美军因持续向乌克兰及其他盟友提供防空资产造成的导弹防御库存紧缺。此次是日本对武器出口“松绑”后首次出口杀伤性武器,同时表明日本在安全领域积极的角色转变。
航天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授予Redwire公司价值4400万美元合同,用于制造超低轨卫星
据electronicsweekly网站11月22日消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授予Redwire公司价值4400万美元合同,用于制造超低轨卫星。该卫星基于Redwire“佩刀卫星”(SabreSat)轨道无人机平台,目标运行高度为90至450公里,可提升成像分辨率并降低通信延迟,契合军方缩短情报周期、跟踪移动威胁的需求。卫星将搭载吸气式电推进系统,收集大气微量气体分子供能,突破极低轨道长期运行的物理障碍,有望成为美军“多域作战”中连接太空系统与空中平台的关键纽带。
美国亚马逊公司与Crane Worldwide Logistics和Hunt Energy公司达成协议,将为其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据satellitetoday网站11月21日消息,美国亚马逊公司与Crane Worldwide Logistics和Hunt Energy公司达成协议,将利用Amazon Leo星座为其提供卫星通信服务。Crane Worldwide计划在其部分设施中部署Amazon Leo技术,用于仓库管理、运输跟踪和应急通信等场景,将成为首家采用Amazon Leo的全球物流服务提供商。Hunt计划利用Amazon Leo在其运营中建立私有、安全的连接,以提升从远程资产中收集数据的能力。
美国SpaceX公司首枚三代“星舰”一级火箭在压力测试中爆炸,液氧贮箱在加压过程中破裂
据arstechnica网站11月2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首枚三代“星舰”一级火箭在测试中爆炸。现场画面显示,液氧贮箱在加压过程中突然破裂,巨大的冲击力使不锈钢箭体严重变形凹陷。此次重大测试事故,将对美登月计划进度产生影响。
日本将在琉球部署中程防御,加强防空和威慑能力
据thedefensenews网站11月23日消息,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在视察琉球群岛一处自卫队基地时表示,日本将如期在该基地部署中程防空导弹。据悉,该基地所在的与那国岛距离中国台湾仅110公里。2025年1月,日本防卫省被爆计划在该岛部署03式中程防空导弹,这款导弹主要用于应对距离在50公里左右的空中威胁。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328批29颗微版“星链”v2.0卫星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11月2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328批29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0406颗,包括5692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9030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138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239次发射。
新材料
加拿大石墨公司在美石墨矿床发现稀土元素,项目或于2027年启动建设
据Yahoo Finance 11月22日消息,加拿大石墨公司Graphite One宣布,其位于阿拉斯加的石墨溪(Graphite Creek)矿床不仅确认了大量的石墨资源,又发现了多种重要的磁性稀土元素,包括钕、镨、镝、铽和钐。据悉,Graphite Creek矿床的规模现已是美国地质调查局三年半前报告其为美国最大的片状石墨矿床时的三倍。在初始大块岩石分析的基础上,该公司正在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先进仪器实验室和Activation Laboratories Ltd.进行额外的测试工作,以量化宿主矿物学中的稀土元素存量。同时,该公司正与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洽谈,共同开发石墨溪矿石中各种稀土元素的提取方法和分离途径。在确保项目融资的前提下,该矿床的建设工作可能于2027年开始,矿山或可在2030年实现生产。
先进制造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割草机器人发起反倾销调查
据机器人大讲堂11月24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欧盟企业富世华集团(Husqvarna Manufacturing CZ s.r.o.)于2025年10月6日提出的申请,欧委会认为现有信息表明,中国电动割草机器人的价格和成本“存在重大扭曲”,对原产于中国的割草机器人(Robot Lawn Mowers)发起反倾销调查。本次调查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所有在该期间内向欧盟出口涉案产品的国内企业均被纳入涉案范围。依据欧盟反倾销法规及过往案例,调查将持续约1年时间,预计2026年6-7月公布初裁结果,12-14个月内作出终裁,若裁定成立,中国割草机器人出口欧盟将面临反倾销税。据悉,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按出口数量计算,超过40%的中国割草机器人被运往欧盟27个成员国。今年前九个月,对欧出口量同比增长37.7%,出口额飙升80.6%。与此同时,中国割草机器人总体出口量同比增长27.8%,出口额增长49.4%,达到20亿美元。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