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狂揽1.8亿!贵州茅台半年赚454亿,这家白酒巨头凭什么?

两分钟,1.8亿到账。

这是贵州茅台在8月交出的最新成绩。

一瓶定价7000元的五星70周年纪念酒,上线即秒空,短短两分钟卖出25568瓶。

算一算,收入近1.8亿元。

这样的场景,不在虚拟游戏,不在互联网大厂,而是在一瓶白酒身上上演。

更夸张的是,二手市场立刻把价格推到万元以上,热门日期编码甚至叫价三万。

这就是茅台。

它不仅仅是酒中奢侈品,更是中国消费市场里罕见的“顶流制造机”。只要足够有话题,就能让全社会掀起一波追捧。

但比新品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酒业巨头刚刚亮出的半年报:910.94亿元营收,454.03亿元净利润。换算下来,茅台每天净赚约2.5亿元。

白酒行业普遍承压,茅台却稳住了。

这背后,绝非侥幸。

01

2025年上半年,整个白酒行业处在深度调整期,价格倒挂、动销乏力,是几乎所有酒企共同的难题。

飞天茅台的散瓶零售价,已从高峰的3500元滑落至不足2000元。

茅台1935、生肖酒等系列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

对行业来说,这是现实的压力。

即便身处行业寒潮,茅台依然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

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16%,净利润增长8.89%。

虽然这是近十年来半年报增速首次落到个位数,但放眼整个白酒行业,这样的表现依旧是鹤立鸡群。

细看内部结构,高端茅台酒依旧扛起大旗,收入达到755.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一成,稳稳守住利润池。

而另一边,系列酒却没能延续此前的高歌猛进,仅实现137.6亿元的收入,增幅不足5%。

这意味着,飞天等高端产品依旧是茅台的定海神针,而本被寄予厚望的系列酒,则在市场压力下踩下了刹车。

茅台为什么能稳住?关键在于它的调控能力。

第一,守住飞天的价值。

当市场价格下探,茅台及时收紧渠道。

部分直营店暂停单瓶销售,要求成箱购入;通过控量稳价,确保飞天不掉价、不掉档次。

第二,制造稀缺的情绪价值。
70周年纪念酒、生肖酒、1L装、4瓶小组合装……这些新规格、新包装,既满足了收藏和礼赠需求,又能在短时间内引爆市场话题。

第三,敢于让系列酒“出血”。
面对中端市场的动销压力,系列酒不得不做价格调整、增加费用投放,以换动销。这也解释了系列酒毛利率下滑的现象。

一收一放之间,茅台让利润池稳住,同时通过新品不断激活市场。这就是“张弛有度”的调控术。

02

渠道,是茅台这几年最明显的变革。

过去,茅台最倚重的经销体系,靠配额、靠价差,让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但副作用也很大:价格难控、囤货炒作频繁。

现在,茅台的重点已经转向直销。

从半年报来看,茅台的渠道正在悄然重构。

直销业务表现最为亮眼,上半年收入达到400.1亿元,同比大增18.6%,而传统的批发代理渠道则显得力不从心,仅增长2.8%,收入493.4亿元。

差距背后,折射出茅台主动调整的战略取向。

其中,“i茅台”贡献了107.6亿元,已经成为线上化的样板工程。

更关键的是,茅台不再满足于APP内部消化,还主动走向淘宝闪购、美团等即时零售场景,借助1000多家官方门店的入驻,把“30分钟买正品茅台”变成了现实体验。

这套打法背后,是渠道逻辑的转型。

过去,茅台依赖经销商体系来维稳价格,被称为“渠道为王”;如今,它正逐渐把权力收回自己手中,直接触达消费者,亲自守住价盘。

换句话说,茅台卖的不只是酒,而是在重新定义与消费者的关系。

茅台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上半年,海外收入达到28.99亿元,同比大涨31.29%。

这说明,茅台的国际化开始提速。

在产品上,推出“走进日本”“走进英国”等“走进系列”,把当地文化符号与经典瓶身结合,定位收藏与礼赠。

在渠道上,进入瑞士Globus百货,筹备东京银座体验店,还计划入驻悉尼歌剧院,把茅台放进国际高端消费场景。

在营销上,频繁亮相APEC、达沃斯等国际会议,还办“茅台之夜”,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酱香酒。

当然,挑战同样不小,欧美消费者习惯威士忌、伏特加,度数更低,喝法多样。茅台独特的酱香和高度数,能否被接受,还需要时间验证。

但至少,茅台已经从出口产品走向文化输出,国际化的路,开始真正铺开。

03

茅台要不要年轻化?

这曾是个热门话题。

“酱香拿铁”火过,茅台冰淇淋热过,酒心巧克力也上过热搜。但现实很残酷:这些跨界产品带来了流量,却没能把年轻人拉进白酒消费链条。

到了2024年之后,茅台的市场策略悄然转向。

它不再执着于“年轻化”的热闹,而是把目光瞄准了新一代商务人群。

相比年轻消费者,这部分人群更有支付能力,宴请与礼赠需求旺盛,同时与国际市场接轨,对品牌认同感也更强。

因此,茅台提出了三个转型:

一是把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从业者培养成稳定客群;

二是努力融入商务、亲友聚会等场合;

三是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生活方式。

年轻人虽然能带来话题,但真正能支撑起茅台长期价值的,是那些有实力、能持续买单的中坚力量。

回头看这半年的表现,茅台的底层逻辑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稳中求变。

一方面,飞天茅台依旧是坚实的利润基石,日赚2.5亿元的现金流,让公司在大盘不利时依然不失速;另一方面,新品不断制造话题,直销渠道带来更高利润,海外市场打开新空间,客群结构也在变得更精准。

茅台的价值就在于此。

它并不是靠国酒神话吃老本,而是能在周期起伏中主动调节方向,找到新的增长抓手。

未来的路,还会有挑战。海外市场接受度有限,国内年轻人饮酒习惯在改变。

但只要它能在“稳与变”之间保持平衡,就依旧会是中国消费市场最硬的一张王牌。

茅台的故事,远未结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深一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美食   贵州   茅台   白酒   巨头   半年   飞天   渠道   收入   市场   系列   价格   上半年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