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亮相武汉 这次他打的不是篮球

新华社武汉8月6日电(记者乐文婉)美职篮(NBA)球星吉米·巴特勒6日亮相武汉。不过这一次,他打的不是篮球,而是一项风靡美国且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了解、尝试的新兴运动——匹克球。

在武汉好燃时刻体育公园一块巧妙搭建的小型匹克球场地上,巴特勒与来自浙江的匹克球选手蔡翔搭档,与两位匹克球好手进行双打“抢七”对决。这场不到十分钟便结束的表演赛看似“小打小闹”,却在不少围观市民心中种下一颗新的种子。

“能启发更多人参与运动是件很棒的事情,无论是篮球,还是匹克球。”巴特勒在赛后说。

巴特勒的临时搭档蔡翔年仅23岁,学习匹克球不到一年的他不久前在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江西上犹站夺得男单冠军。他也是这项运动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巴特勒是我的偶像,他的硬汉风格以及在球场上的拼搏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蔡翔说,他特意从浙江赶来,只为与偶像同场竞技,而晚上他又要赶往越南参加匹克球公开赛。

尽管这块迷你比赛场地看起来让身材高大的巴特勒“略显憋屈”,但比赛过程却妙趣横生。塑料球在球拍与地面间清脆弹跳,每一次得分巴特勒都会和蔡翔击拍相庆。最终,他们以8:6赢得这场比赛。

“我感觉巴特勒没有太多匹克球的基础,但在打球过程中,他展现出的运动能力、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都是顶尖的。”蔡翔说,“这正是匹克球的魅力所在——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匹克球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它融合了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点,使用带孔塑料球和略大的乒乓球拍,场地面积约为网球场一半。匹克球小场地、轻器材、低门槛、高乐趣等特点,使其迅速在北美走红。

蔡翔说,他原是网球运动员,但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郑钦文夺金、国内掀起网球热潮之际,他却选择改打匹克球。

“我思考过,觉得国内匹克球发展前景可期。”蔡翔说,匹克球有着“全民适配”属性。“小到3岁,大到70岁都能打。而且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运动。”

据巴特勒的对手、重庆匹克球运动员王广茂观察,近年来单单在重庆,匹克球人群基数与比赛数量就呈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全国匹克球赛事也从去年的近百站翻番至200余站。

“打匹克球的感觉很刺激。”王广茂说,“通常比赛是三局两胜,20至30分钟就能结束,节奏快,成就感也强。”

据中国匹克球巡回赛运营单位、北京非凡领越体育事业部总经理宋鸿飞介绍,中国匹克球的快速发展有两个关键因素:门槛低、社交属性强。他说,匹克球的推广普及离不开系列赛事的举办。“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涵盖从50积分到2000积分不等的各级别赛事,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今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1000积分的比赛约有16站、青少年比赛7站、团体赛4站,全国各类低级别比赛数量则近千场,明年赛事规模和数量还将有增长。

匹克球的快速推广也为场馆运营者带来了新的商机。

在全国多地考察过板式网球、壁球和匹克球发展情况后,武汉好燃时刻体育公园负责人翟一鸣选择投资建设匹克球场地。“我们现在有三块户外匹克球场地,平均每小时收费80多元,但场地基本天天爆满。”为此他在其他项目中规划了6至8片室内匹克球场地,预计明年交付使用。“武汉夏天太炎热,室内匹克球场的运动体验会更好,而且对于运营者来说,全天候场地租赁,也能相应缩短投资回报周期。”他说。

与此同时,业内也意识到中国匹克球“明星效应”不足的问题。“中国匹克球在等待一个爆发式发展的契机,它的亲民性和时尚属性很强,如果能引入明星跨界,会有很大帮助。”翟一鸣说。

而这次巴特勒的出现,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试水。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体育   武汉   篮球   中国   球场   场地   网球   新华社   赛事   属性   数量   积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