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点奶茶时,菜单上悄悄多了一栏:经典咖啡、奶咖、果咖……
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奶茶店纷纷卖咖啡了?
有人说奶茶店在“不务正业”,但这其实并不是老板们一拍脑袋的决定。背后,是一场正在发生的、轰轰烈烈的“饮品大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很简单粗暴的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生意不好做了,但是机会又太多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奶茶赛道已经卷到不能再卷了,各大热门品牌的产品也越来越像,同样地,上新速度也越来越快。
而在另一边,咖啡市场正在以惊人速度爆发。据统计,中国人平均一年要喝掉近17杯咖啡,而在七八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现在的一半。
而对于奶茶店来说,卖咖啡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
1.客户高度重合:都是年轻人,想喝奶茶是精神慰藉,但是咖啡提神却又是现实需求;
2.成本几乎不增加:现在只要设备稍作升级就能制作咖啡,店员也只要培训一下就能上手;
3.增收明显:有奶茶店靠咖啡产品线,一个门店一年多赚十多万!
可能你会觉得,咖啡和奶茶不是竞争关系吗?
但是,精明的商家们却发现:奶咖组合,才是王道。
可以想象一下:
早晨上班,来杯美式提神(如果是冰美式还能消一下熬夜的肿);
下午茶时间,来杯茉莉拿铁,清爽又贴心;
周末逛街,可能还顺手来杯珍珠奶茶~
场景不同,需求也不同。一个门店同时供应奶茶和咖啡,相当于牢牢“锁住了”消费者全天候的饮品需求。
不管你有没有发现,咖啡身上“小众”、“高端”的标签都早已被撕掉,而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日常。
推动这一变化的,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价格打下来了!“9.9元一杯”不香吗?
这当然要感谢瑞幸、库迪掀起的“9.9元价格战”,甚至饮品大佬蜜雪冰城也推出了“5-6元的美式”,这些彻底改变了市场对咖啡的认知。
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只是补贴战,更是供应链的终极比拼。大规模采购咖啡(薄利多销)、云南咖啡豆崛起,才让“好喝不贵”成为可能。
3.咖啡“奶茶化”:不喜欢苦?那就变甜吧!
很多人排斥咖啡是因为它“苦”,奶茶店就推出了“甜”咖啡,而且还是创意“甜”咖啡,比如生椰拿铁、玫珑燕麦拿铁、山茶花Dirty……
这些爆款其实更像“能提神的饮料”。它们吸引了大批原本不喝咖啡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用户。
3.咖啡正在“下沉”
和过去一二线城市的咖啡店不同,现在三四线小城、县城甚至乡镇,咖啡店越开越多。
小镇青年或许不需要咖啡因,但他们喜欢咖啡带来的“氛围感”和“新生活方式”。
1.地域化+文化化
咖啡不再只是美式意式,而是融入本地特色:比如“昆明玫瑰咖啡”“成都椒麻拿铁”,甚至“潮汕单枞咖啡”。
“咖旅融合”也成为新玩法——比如去云南咖啡庄园打卡研学。
2.平价≠廉价,消费者开始追求“性价比”
无论如何, 价格战不会永远打下去,最终大家还是会回归品质。
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豆子好、牛奶好、口感好的品牌,才能笑到最后。
3.空间体验重新变得重要
当咖啡成为日常,人们又开始追求“第三空间”——舒服的座位、适合聊天办公的环境、有特色的装修……环境体验,将成为下一个竞争焦点。
奶茶店卖咖啡,不是跟风,而是看清趋势之后的“聪明决策”:
1.用已有门店低成本试水;
2.覆盖更广的消费场景;
3.抓住咖啡大众化的时代红利。
而中国咖啡市场的未来,绝不会止于“9.9元”。
它将会更丰富、更本土、更有层次——
也许有一天,你将会在一家由奶茶品牌开的、但极具设计感的本真咖啡馆里,品尝一杯“西湖龙井拿铁”。
你对于奶茶店咖啡有什么看法呢?
你最近都喝过怎样的咖啡呢?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