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眼镜(包含AR)的销量同比激增117%。虽然目前智能眼镜仍属于小众产品,但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已经引起了科技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市面上在售的智能眼镜,主要功能集中在拍摄、翻译、听音乐和打电话等几个方面。例如,在旅游时,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眼镜进行即时翻译,无需携带额外的翻译设备;而在户外运动中,拍摄功能可以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此外,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播放音乐或接听电话也变得异常方便,使得用户无需再掏出手机操作。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功能实用化和价格亲民化的双重趋势是推动智能眼镜销量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因素。当技术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且价格不再高不可攀时,大众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自然会大幅提升。
2025年第一季度,AI/AR眼镜市场的销量前五名品牌分别是雷鸟创新、XREAL、星纪魅族、VITURE和Rokid,这五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了90%。其中,线上市占率排名第一的是雷鸟创新,占据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这一现象说明,在智能眼镜领域,头部企业的优势明显,它们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智能眼镜的风口吸引来小米、华为、魅族等传统手机大厂的密切关注和实质性布局。这些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成熟供应链和庞大用户基础的科技巨头正陆续发布各自的智能眼镜产品,预示着行业竞争即将进入新阶段。
这些巨头的入场为智能眼镜市场带来了多重影响:一方面,它们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渠道资源将加速市场教育进程,推动智能眼镜从极客玩具向大众消费品转变;另一方面,它们的技术积累和资金实力也将推高行业竞争门槛,可能加速中小品牌的淘汰。
从长期来看,智能眼镜市场份额之争才刚刚开始。那些能够准确把握用户真实需求、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并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智能眼镜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
智能眼镜是不是“伪需求”“智商税”?
分析师表示,智能眼镜已经具备一定的AI交互应用,但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限制,应用场景覆盖不够全面,特别是在娱乐、教育等领域缺乏丰富的内容支持。此外,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方案也处于初级阶段。佩戴舒适性方面,长时间使用可能压迫鼻梁或耳朵。普通消费者,很可能买来后只用几次就闲置了。
对于那些寻找特定功能(如即时翻译、便捷拍照等)的用户来说,智能眼镜提供了独特价值,并非伪需求;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如果这些设备未能提供显著优于现有解决方案的体验,或无法满足广泛的日常需求,那么它们可能暂时被视为一种“伪需求”。
最终建议:如果你是特定需求用户(如商务、旅行、科技爱好者),智能眼镜值得尝试;如果只是好奇,建议先体验再决定,或等待技术更成熟后再入手。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