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这人,生在1899年的湖南醴陵,家里算得上书香门第。老爹是个教书的,从小就让他背古诗词,脑子里装满了“之乎者也”。可他没走老路,1915年跑去长沙读书,正赶上新文化运动那股风,年轻气盛的他觉得国家得变个样。1919年,他搭上赴法勤工俭学的船,到了巴黎。法国那几年,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还掺和进工人运动,组织罢工啥的,搞得风生水起。结果1920年因为抗议活动被法国警察抓了,直接遣返回国。
回国后,李立三没闲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算是正式上了革命这条船。1922年,他跟刘少奇一块儿搞了安源路矿大罢工,两万多工人跟着他闹了好几天,最后还真争取到涨工资和改善条件,轰动一时。
1925年,五卅运动又让他崭露头角,他在上海组织游行,喊抵制洋货,忙得脚不沾地。到1928年,他在中共六大上进了政治局,当上常委,算是党内高层了。不过1930年,他搞了个“李立三路线”,想在城市里闹暴动,结果跟毛主席的农村路线对着干,长沙占了没几天就丢了,损失不小。他因此挨了批,1931年被送到苏联“反思”。
在苏联那段时间,他化名李明,在远东大学混日子,整整15年。就是在莫斯科,他认识了李莎。李莎本名叫叶丽萨维塔·基什金娜,1914年出生在俄罗斯萨拉托夫,家里是贵族出身,但她受革命思想影响挺深。她在莫斯科外语学院念书,年轻有活力,特别喜欢看关于中国革命的报道,对李立三这种人物早有耳闻。1933年,两人通过朋友介绍认识,聊了几次就看对眼了。1935年谈恋爱,1936年结了婚,婚礼没啥排场,就在小公寓里请了几个朋友。
1938年,斯大林搞“大清洗”,李立三也被盯上,半夜被抓走。李莎没放弃,四处跑关系,送吃的用的,硬是撑着他熬过两年牢狱。1939年他放出来,两人感情更深了。1945年中共七大,李立三当选中央委员,次年带着李莎和女儿李英男回国。李莎先在哈尔滨教俄语,后来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继续干教育,挺适应中国生活。李立三则在中央管工会,整天忙文件,回家都半夜了。日子过得平淡又踏实,可谁也没想到后来的大风大浪。
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中苏关系还凑合,可到了1950年代末,情况就不对了。1956年赫鲁晓夫批斯大林,中国这边不乐意;1958到1959年,台湾问题、印度边界问题上两边又掐起来;1960年苏联撤专家,关系彻底崩了。那时候国内对跟苏联沾边的人特别敏感,中苏婚姻的家庭不少都散了。李立三和李莎这对,因为李莎的苏联国籍,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1959年庐山会议,有人开始嘀咕李立三的忠诚问题。开会间隙,领导找他谈了一次,说现在国际形势复杂,他老婆是苏联人容易惹麻烦,劝他离婚表个态。李立三听完没急着吭声,想了一会儿才说,李莎在他最难的时候没走,他不能扔下她。领导看他态度硬,也没多逼,但话里话外提醒他悠着点。那天回家,他跟李莎说了这事,李莎没慌,表示愿意跟他一块扛。
到了1962年,中苏关系更糟,国内政治风声也紧。一次会议后,几个人又把他留下,还是那套说辞,说离婚是为他好,保住政治前途。李立三有点烦了,直接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哪是说散就散的。他没松口,这事就僵住了。中央这边不想撕破脸,但压力一直没减。毕竟那年代,苏联背景是个大雷,谁都不想碰。
眼看劝离婚没戏,周恩来出了个主意:让李莎放弃苏联国籍,加入中国籍。这样既能堵住外界的嘴,又不至于拆散人家家庭。1962年春天,这事提上日程,李莎被叫去政府部门,拿了份文件,上面写着改国籍的流程。她看了半天,心里肯定不好受,毕竟放弃国籍就等于跟故乡彻底断了线。
回家后,她跟李立三商量。李立三挺感动,知道这决定对她来说有多难。李莎想了一晚上,最后还是点了头,说为了他和这个家,她愿意。1964年,程序走完,周恩来批了,李莎正式成了中国人。这招挺高明,政治上的麻烦暂时解了,李立三也松了口气。可他们没想到,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1966年,文化大革命来了,整个国家乱成一锅粥。李立三因为过去的“路线问题”和外国老婆,首当其冲被盯上。1967年初,批判他的会一场接一场,各种帽子扣下来,说他是“修正主义分子”。6月21日,他被带走,第二天就传出消息,说他吃安眠药自杀了,死时68岁。可他秘书李思慎后来透露,监狱里哪有那么多药,咋可能自杀?这事到现在也没个准信。
李立三走后,李莎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不久她也被抓,关进秦城监狱。条件苦得要命,吃的是稀饭咸菜,冬天冻得直哆嗦。她还得天天写检查,想着丈夫和女儿,心里没底。她压根不知道李立三已经没了,就这么熬着。女儿李英男和李雅兰也没逃过,1967年10月被抓,也进了秦城。她们不配合揭发父母,硬挺着。1975年政策松动,姐妹俩先放出来,后来探监才告诉李莎,李立三早没了。她听完,眼泪止不住,可也只能认命。
1978年,文革结束,李莎出狱。1979年,中央给李立三平反,开了追悼会,李莎去了,拿着他照片,心里五味杂陈。后来她开始写回忆录,把这些年的经历记下来,用中俄两种语言出书,挺多人看了感动。她常说,中国是她第二个家,她为这国家的变化骄傲。1994年,她回了一趟俄罗斯老家,站在河边看了半天,像是在跟过去告别。
晚年李莎身体不行了,但精神头还足。她爱坐阳台喝茶,看老照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在家看开幕式,乐得不行。她家四代同堂,汉语俄语混着说,挺热闹。2014年,她在北京去世,活了100岁。女儿接着她的事业,在中俄交流上出力不少。
李立三和李莎这辈子,赶上了大时代的大起大落。建国后中苏关系翻脸,中央两劝离婚没成,周恩来想了个辙让李莎改国籍,解了燃眉之急。可文革一来,啥都白搭了。李立三走得不明不白,李莎熬过监狱,硬是撑到最后。她用一辈子证明了啥叫不离不弃。这故事听着挺接地气,也挺沉重,让人琢磨个人在历史面前到底有多大能耐。你咋看这段往事?有啥想法欢迎聊聊。
更新时间:2025-05-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