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撑不住了,深夜喊话中国,想让中方不计前嫌,帮美国一个忙

特朗普最近的举动又一次把中美贸易推到风口浪尖,他半夜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公开希望中国把美国大豆的采购量翻四倍,这事儿发生在关税休战期限快到期的前一天。

特朗普从第一任期就开始在农业出口上做文章,尤其是大豆,因为这关乎美国农民的饭碗和中国饲料供应的平衡。特朗普在帖子里提到,中国正为大豆短缺发愁,而美国农民产出的货色最棒,希望中国快点行动,还说这能大幅削减中国对美贸易顺差。

帖子一出,芝加哥期货市场的豆价立马蹿升2.8%,创下四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玉米和小麦也跟着沾光。 不过,分析师们很快就泼冷水,说中国不太可能一下子买那么多美国豆子,因为巴西货更便宜,供应链也稳当得多。

回想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就没停过,那时候他加征关税,中国反击,美国大豆出口直线下滑,中国转头找巴西和阿根廷补位。2020年签的阶段性协议里,中国承诺多买美国农产品,包括大豆,但实际执行没达标,只完成了目标的六成左右。

现在特朗普二度执政,又面临类似困境。美国农民眼瞅着秋收在即,仓库里堆满新货,却没订单进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去年买了1.05亿吨,其中美国份额不到四分之一,大头来自巴西。

特朗普想让中国把订单翻四倍,相当于让中国几乎全从美国进货,这在现实中难度极大,因为关税壁垒还在,中国买家更青睐南美免税货。

特朗普的喊话其实透露出美国农业的尴尬处境,中西部农场主们是共和党的票仓,他们的收入直接影响中期选举走势。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弱了,价格高出巴西货不少,导致出口量从高峰期的5000万吨掉到去年的2213万吨。

我国早就在多元化来源上发力,不仅加强和巴西的合作,还试着从阿根廷进口豆粕作为备用方案。

分析师指出,中国完全有能力绕开美国,只靠南美就能满足需求,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加起来产量够用。 特朗普的帖子虽提振了短期市场情绪,但长期看,没解决关税核心问题,中国不会轻易改变采购格局。

美国农民世代靠种豆为生,现在面临破产率上升15%的风险,农场拍卖越来越多。特朗普的团队知道这点,所以帖子里强调“快速服务”,试图用速度吸引买家。

贸易谈判还在拉锯,但焦点不止大豆,还包括高科技出口限制和芬太尼问题。特朗普想用农业出口平衡逆差,可中国驻美大使早说过,逆差不是吃亏的标志,美国一边限售芯片,一边推销低附加值农产品,这种不对等长不了。

特朗普的喊话还带点政治考量,离中期选举不远了,农业州选票关键。他第一任期时,贸易战让农民吃亏,政府发了补贴才稳住阵脚。现在情况类似,美国大豆出口理事会CEO吉姆·萨特说,中国市场太重要,得推动政府谈协议。

中美贸易的深层问题是结构性,美国想重振制造业,中国追求科技自主。特朗普加征145%关税,针对芬太尼和贸易失衡,但中国反制精准,农产品成靶子。

特朗普的诉求忽略了互利本质,只谈美国农民优质产品和中国短缺,却不反思自家关税造成的困境。

中国大豆进口从1995年起步,通常早早预订美国货,但今年拖延,反映出战略转向。南达科他大豆协会欢迎特朗普推销,但农民知道,实际订单才算数。 巴西和中国签37项协议,覆盖农业到能源,确保供应链韧性。

从长远看,中美农业贸易需平等基础。特朗普的深夜帖虽提振信心,但没改变现实,中国继续多元化,美国农民仍需政府援助。

总的来说,这场大豆拉锯战暴露中美贸易的痛点,特朗普急于求成,但忽略了对等原则。特朗普的帖子虽热闹,但实质变化小,贸易平衡需时间磨合。

参考资料

特朗普求中国买美国大豆:将提供快速服务;关税影响豆农生计 中华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前嫌   美国   中方   中国   深夜   大豆   巴西   中美   关税   农民   贸易   阿根廷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