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拨中美关系?特朗普给菲律宾总统一记重拳,菲律宾还不如越南

2025年7月20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带着满心期待抵达华盛顿,试图通过与特朗普政府的高层会晤,为菲律宾争取到对美贸易的喘息空间。然而,这场被包装成“历史性访问”的外交行程,最终却以菲律宾的无奈妥协告终。

特朗普在会晤后宣布,美国将对菲律宾商品征收19%的关税,而菲律宾则需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

这一结果看似美方做出了1%的让步,但实际上只是特朗普惯用的“谈判艺术”——相较于7月9日威胁的20%税率,这一调整更像是对菲律宾的“安慰奖”,而菲律宾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全面开放国内市场。

菲律宾的经济命脉正被这柄“关税利剑”牢牢锁住。作为东南亚主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菲律宾2024年对美出口额达120亿美元,其中70%集中在半导体、电子元件等中低端制造领域。

19%的关税意味着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将被迫上涨,直接削弱其竞争力。例如,菲律宾半导体企业原本不足10%的利润率,在关税压力下已被压缩到个位数,迫使部分企业考虑将产能迁往美国得州,以规避高额关税。

与此同时,菲律宾对美出口的农产品(如香蕉、榴莲)也面临滞销风险,2025年上半年对华农产品出口已同比下降21%,而美国市场的萎缩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危机。

更严峻的是,菲律宾为换取这1%的关税减免,不得不承诺未来三年采购12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并允许美军侦察机常驻巴拉望岛,将战略要地的军事控制权进一步拱手相让。

这种“以安全换经济”的策略,看似是马科斯政府的无奈之举,实则暴露了菲律宾在国际产业链中的被动地位——作为美国的“非北约重要盟友”,菲律宾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但在经济谈判中却毫无议价能力。

国内矛盾激化与马科斯的政治赌局

关税协议的签署在菲律宾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反对党批评马科斯政府“出卖国家利益”,民众抗议活动此起彼伏。根据菲律宾出口协会的调查,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同比下滑12.4%,半导体、成衣和农产品行业损失最为惨重。

马尼拉的纺织企业主们抱怨,19%的关税让他们的产品价格比越南同行高出15%,订单正加速流向东南亚其他国家。

更讽刺的是,菲律宾为履行对美零关税承诺,不得不削减本国农产品的进口保护,导致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大量涌入,进一步挤压了本地农民的生存空间。

面对国内压力,马科斯试图通过强化美菲防务合作转移矛盾。在与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会谈中,他承诺继续推进菲律宾武装部队和海岸警卫队的现代化,并提升联合防御能力。

然而,这种“以军事合作换政治支持”的策略并未奏效。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反美关税”运动,指责马科斯“背离了杜特尔特的独立自主外交路线”。

民调显示,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2024年末的65%下滑至59%,而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的支持率则逆势上升至58%。

马科斯的政治赌局还面临外部变量的冲击。中国作为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正通过RCEP框架逐步降低对菲关税。例如,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纺织品在菲律宾的关税已从3%至30%逐步降为零。

这种差异化的贸易政策,使得菲律宾企业在权衡市场选择时陷入两难:一方面,美国市场的高关税迫使它们寻求替代出口渠道;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又可能引发美国的不满。

地缘博弈中的菲律宾:被边缘化的战略棋子

美国对菲律宾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其“印太战略”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分而治之”策略,迫使东南亚国家在安全和经济上双重依赖美国。

例如,美国与越南达成的贸易协议同样将关税定为20%,但越南对美贸易逆差高达1235亿美元,远超过菲律宾的49亿美元。这种“一刀切”的税率设定,暴露了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霸权逻辑——盟友身份并不能换取特殊待遇,经济利益始终是首要考量。

对菲律宾而言,这种战略定位的尴尬性日益凸显。尽管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积极配合美国,允许美军新增4个军事基地,使得美军在菲据点增至9处,但这些“投名状”并未换来预期的经济回报。

特朗普在会晤中直言:“贸易问题与安全合作无关。” 这种表态彻底打破了菲律宾“以安全换经济”的幻想。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在宣布对菲关税的同时,却公开称赞中国“贸易公平”,并表示中美关系“非常好”。这种鲜明对比,让菲律宾在中美博弈中愈发显得无足轻重。

东盟国家对菲律宾的遭遇感同身受。在7月举行的东盟外长会上,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呼吁成员国“团结破局”,避免被美国逐个击破。

然而,菲律宾的困境表明,在大国博弈中,中小国家的选择空间极为有限。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菲律宾在未来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很可能成为被边缘化的战略棋子。

结语:困局中的菲律宾何去何从?

菲律宾的遭遇折射出全球化时代中小国家的普遍困境:在大国竞争中,它们既是地缘政治的棋子,又是经济博弈的牺牲品。

马科斯政府的“亲美路线”不仅未能带来预期的经济红利,反而加剧了国内矛盾和战略被动。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菲律宾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外交政策,在中美之间寻求更平衡的发展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通过RCEP提供的关税优惠和投资机遇,正成为菲律宾摆脱困境的潜在突破口。然而,如何在中美之间维持战略平衡,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仍是菲律宾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中,菲律宾的命运不仅关乎自身,也为其他中小国家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浪潮中,唯有保持战略自主性,才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信息来源:


中国网:菲律宾总统访美 特朗普宣布达成美菲贸易协议

观察者网:特朗普告诉马科斯:我不介意你和中国相处融洽,因为我们和中国也相处得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菲律宾   越南   中美关系   重拳   总统   关税   美国   贸易   战略   经济   政府   中国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