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不断加大对居民购房的政策支持力度
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充分赋予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自主权,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通过市场体系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断加大对居民购房的政策支持力度,下调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对居民“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给予退税支持、下调契税税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等,各地也因城施策出台了购房补贴等各类优惠政策,降低居民的购房成本。“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同时,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政策 “组合拳”:激活市场活力的精准发力
住建部推出的 “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政策体系,构成了本次调控的核心框架,彰显了因城施策与系统发力的双重特点。这一 “组合拳” 的出台,直接回应了中央政治局会议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的核心要求,实现了对市场端与供给端的全面赋能。
“四个取消” 政策赋予城市政府充分调控自主权,通过取消限购、限售、限价及普通与非普通住宅标准划分,打破了长期制约市场流通的制度壁垒。这一举措并非简单的政策松绑,而是对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现实的精准把握 —— 一线城市可根据供需情况保持差异化安排,三四线城市则能彻底激活存量流通。政策实施后,9 月底以来一手房看房量、签约量及二手房交易量的同步上升,印证了流通性改善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
“四个降低” 则从成本端直击居民购房痛点,形成了全方位的减负效应。住房公积金利率下降 0.25 个百分点、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至 15%、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调 0.5 个百分点等措施,预计可为 1.5 亿居民节省利息支出 1500 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卖旧买新” 税费负担的降低,这一政策精准衔接了刚性需求与改善性需求,通过降低置换成本推动住房消费升级,同时为存量商品房消化提供了有效路径。
“两个增加” 政策则聚焦于供给优化与风险化解,构建了市场稳定的双重保障。新增 100 万套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项目并采用货币化安置,既回应了群众对宜居环境的迫切需求,又通过引导安置群众购买存量商品房实现了 “去库存” 与 “补短板” 的有机结合。而 “白名单” 项目信贷规模年底前增至 4 万亿元的部署,更是从融资端破解了行业 “保交楼” 难题,截至 10 月 16 日已有 2.23 万亿元贷款获批,广东珠海某停工项目获 6 亿元贷款复工交房的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机制的实践价值。
“好房子” 建设:定义高质量发展新内核
在市场调控的同时,住建部明确提出 “好房子” 建设标准,标志着房地产发展逻辑从 “有没有” 向 “好不好” 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人民群众住房需求升级的回应,也是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好房子” 的核心内涵被清晰界定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四大维度,构成了全生命周期的品质评价体系。绿色标准聚焦健康居住需求,通过优化户型设计、提升通风采光等细节改善居住体验;低碳要求贯穿建设与使用全过程,从建材选择到能耗管理实现节能降耗,既降低居民使用成本,又契合 “双碳” 战略;智能标准则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家居、社区管理的数字化升级,提升居住便利性;而安全作为底线要求,覆盖建筑结构、消防安全等关键领域,筑牢居住安全防线。
政策将保障性住房作为 “好房子” 建设的先行示范载体,具有极强的导向意义。政府工程带头践行品质标准,要求结合生育政策调整适度增加保障房面积,通过 “以需定建、以需定购” 模式兼顾需求适配与供给效率。2024 年 1-9 月已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 148 万套(间),年底前将实现 450 万新市民、青年人入住的目标,这些保障房不仅解决 “住有所居” 问题,更通过品质升级实现 “住有宜居”,为商品房市场树立了品质标杆。
老旧小区改造成为 “好房子” 建设的延伸维度,推动存量住房品质提升。住建部提出将老房子改造成 “好房子” 的目标,意味着城市更新不再局限于拆迁重建,而是通过加装电梯、改造管网、完善配套等精准措施,激活存量住房的品质潜力。这一举措既降低了城市开发成本,又保留了社区烟火气,实现了人居环境改善与城市文脉传承的双赢,为房地产存量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融资与保障:构建市场长效发展机制
住建部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推出的融资机制创新与保障体系建设,共同构成了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制度基石,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支撑。
“白名单” 融资机制的完善标志着房地产金融监管进入精细化阶段。政策明确提出 “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 三大原则,将所有合规商品住房项目纳入 “白名单” 管理,通过审核与备案双重流程提高融资效率。银行审批权限的适度下放与资金拨付方式的优化,实现了贷款资金提前进入监管账户,既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又通过封闭管理防止资金挪用,从根本上破解了 “资金链断裂 - 项目停工 - 交房困难” 的恶性循环。4 万亿元信贷规模的落地,将为行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活水,推动市场从 “保交楼” 向 “稳建设”“优供给” 转型。
租购并举的保障体系建设则进一步完善了住房供给结构。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的需求,政策提出 “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 的梯度保障模式,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公租房的有机衔接,实现 “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的民生目标;针对低收入家庭,保持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确保应保尽保。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政策安排,更实现了 “去库存” 与 “补保障” 的政策协同,既降低了保障房建设成本,又为市场消化存量提供了政策通道,体现了市场化手段与民生目...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