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深入地扒一下娃哈哈的宗馥莉,也是差不多2个月没宗馥莉的消息了,没有消息还好,一有消息就直接震惊了所有人。
国庆长假,别人忙着到处看人山人海,娃哈哈这边却在上演纪委风云。10月2日,财新的一则报道炸开了锅:宗馥莉的“心腹重臣”严学峰,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给请去“喝茶”了,正式说法是“立案审查”。紧接着,杭州坊间就开始传,说宗馥莉本人也被带走了。
这个谣言一眼看上去就很假,但奇怪的是,它居然上了热搜。随后娃哈哈方面赶紧找了个“知情人士”出来辟谣,说“宗馥莉正常上班”。这操作就很有意思了。本来没多少人信的谣言,这么一搞,反而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而且,你辟谣就辟谣,为什么非要强调“今日”正常上班?那昨天前天呢?是不是就没上班?击碎谣言最好的办法是当事人自己出来走两步,或者直接报警,而不是找个“知情人士”说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这不明摆着让人浮想联翩吗?
很显然,不管宗馥莉到底上没上班,一个基本事实是:这位接班不到一年的“铁血女皇”,正被架在火上烤,已经进入了她人生中最危险的时刻。而这场风暴的背后,远不是什么豪门恩怨那么简单,它牵扯到的是一家国民品牌的生死存亡,更是一场地方国资、家族势力和二代掌门人之间,已经撕破脸皮的殊死博弈。
很多人都觉得,娃哈哈嘛,不就是姓“宗”的家族企业吗?宗庆后走了,女儿宗馥莉接班,天经地义。但说这个话的人,真的是一点都不懂。娃哈哈这家企业,从根子上就不是宗家的私产。我们翻开工商登记去看,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能让你惊掉下巴:第一大股东,是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拿着46%的股份,这是根正苗红的国资;宗馥莉继承了她爹的股份,占29.4%;剩下的24.6%,在职工持股会手里。
看明白了吗?国资才是娃哈哈真正的“大老板”。这种三方制衡的结构,意味着任何重大决策,比如换个商标,都得三方点头才行。任何一方不乐意,这事就得黄。
这就要问了,国资这46%的股份是哪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当然不是。这得从娃哈哈的出身说起。1987年,宗庆后承包的是杭州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说白了,他当时就是个“包工头”,企业的所有权是国家的。后来娃哈哈要搞“小鱼吃大鱼”,兼并比自己大得多的国营杭州罐头厂,背后是谁在主导和批准?是杭州上城区政府。再到后来那场惊天动地的“达娃之争”,宗庆后跟法国达能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惊动了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最后是谁站出来力挺宗庆后,保住了“娃哈哈”这个民族品牌?还是国资。
可以说,没有国资,就没有娃哈哈的今天。但有意思的是,这么多年来,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国资,在娃哈哈的存在感极低,长期奉行“不插手经营”的原则,每年拿到的分红也少得可怜。根据《经济参考报》的数据,到2022年,娃哈哈集团的净资产只占整个“娃哈哈体系”的六分之一,净利润更是只有二百五十分之一!
那钱都去哪了?答案是流进了由宗氏家族控制的、庞大的“体外公司”体系。最核心的就是宗馥莉亲手打造的宏胜饮料集团。工商登记显示,“娃哈哈系”两百多家公司里,国资作为大股东的只有区区16家。剩下的绝大部分都和国资没关系,但干的都是娃哈哈的生意。
这套玩法,说白了就是“利润体外循环”。宗庆后在世的时候,他凭着自己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还有浙江地方政府“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的独特默契,能把各方势力都摆平。国资也乐得放权,毕竟娃哈哈是地方的纳税大户和就业明星,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大家心照不宣,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宗庆后玩的,是一种高超的“糊墙学”,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但问题是,他女儿宗馥莉,不懂这个。
这位在美国留过学的“公主”,做事风格完全是另一套。她信奉的是西方的管理学,讲究制度、效率和绝对控制权,作风极其强硬,甚至可以说是“泼辣有余,智慧不足”。她爹刚走,她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系列“骚操作”,招招都踩在大股东国资的红线上。
第一刀,砍向娃哈哈的品牌。9月份,一份内部文件流出,说因为“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决定从2026年起,全面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娃哈哈”这个价值近900亿的国民品牌,说不要就不要了。这简直是豪赌!饮料行业里,加多宝和王老吉、中泰红牛,因为商标之争斗得两败俱伤的教训还摆在那儿呢,宗馥莉是看不见吗?
她当然看得见,但她就是要做。为什么?因为“娃哈哈”商标不属于她一个人,她想把商标转到自己全资控股的宏胜集团,国资不同意。她出价1个亿想买断,国资觉得是白菜价,也不同意。既然拿不走,那我就干脆废了你,另起炉灶搞我自己的“娃小宗”。这个算盘打得够响,也够狠。但这让大股东怎么想?娃哈哈集团除了“娃哈哈”这三个字,还剩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你这不是要把国资彻底架空,把娃哈哈变成一个空壳吗?
第二刀,砍向娃哈哈的利润。以前体外循环还只是暗流涌动,现在宗馥莉直接把它摆上了台面。比如,浙江的桶装水业务,本来是娃哈哈集团的,现在经销商打款,直接打进了宏胜集团旗下的“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经理,就是这次被纪委调查的严学峰。根据财新网的报道,一桶水成本一块六七,宏胜给经销商7块钱,中间巨大的利润差,就这么明晃晃地流进了宗馥莉自己的口袋,跟国资股东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操作了,这在法律上叫什么?涉嫌资产转移,掏空国有资产。
这一连串的操作,都是谁在具体执行?就是严学峰。他是宏胜集团生产中心总监,在近190家娃哈哈关联公司里担任监事,是宗馥莉不折不扣的左膀右臂。现在,上城区纪委不动则已,一动就精准地拿下了严学峰,这信号再明确不过了:国资股东已经忍无可忍,正式对宗馥莉的“宏胜化改革”亮了黄牌。调查严学峰,就是敲山震虎,警告宗馥莉:你做的那些事,我们都看在眼里,别太过分了。虽然界面新闻后来报道说严学峰在10月5日被解除了立案审查,已经回去上班了,但这更像是一次高压测试,是国资在展示自己的肌肉,警告的意味一点没少。
屋漏偏逢连夜雨,企业外部的国资压力山大,宗馥莉的家族内部也是战火纷飞。宗庆后一走,他庞大的遗产和复杂的家庭关系就成了引爆所有矛盾的炸药桶。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把宗庆后另外几个非婚生子女推到了台前。如果这几个弟弟妹妹们胜诉,宗馥莉手里那29.4%的股权就要被稀释分割。到时候,她连宗家内部的代表权都可能保不住,更别提去跟国资和职工持股会掰手腕了。
家族矛盾已经演变成牵扯公共利益的企业治理风波,国资大股东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大局,今年7月,官方已经成立了“专班”介入处理。
所以你看,宗馥莉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危局?外部,是忍耐已到极限、随时准备收回控制权的国资大股东;内部,是虎视眈眈、要跟她分割家产的兄弟姐妹;企业里,是被她铁腕改革得罪光了的元老、员工和经销商。她关停老工厂,搞得人心惶惶;她调整联销体,让经销商怨声载道。有经销商直言,今年销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0%,还有人说“她只顾任务,不管我们死活”。
一个企业家,如果搞得众叛亲离,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宗馥莉可能觉得自己在搞“不破不立”的改革,但在外人看来,更像是在疯狂地自掘坟墓。她或许高估了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光环,也低估了在中国做企业的复杂性。在中国,尤其是一家有着深厚国资背景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来不只是商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当年的达能之战,宗庆后一句“娃哈哈不是哪一个股东的,它是中国孩子的”,赢得了举国的支持。这句话,宗馥莉必须牢牢记住:娃哈哈不只是宗家的娃哈哈,更是中国的娃哈哈。她现在的一系列操作,看似是为了把企业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实际上却正在把这个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国民品牌,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场博弈,已经没有绝对的赢家了。
一旦宗馥莉真的全面启用“娃小宗”,娃哈哈品牌将沦为空壳,资产大幅缩水,数万员工的生计将受到冲击。
而宗馥莉自己,也可能因为涉嫌损害国有股东利益而引火烧身,纪委调查严学峰,只是第一颗炸雷,如果她继续在危险的边缘试探,接下来等待她的,可能是更猛烈的风暴。
这个曾经被父亲保护得很好的公主,如今正赤手空拳地站在权力的斗兽场中央。
她或许有勇气,但仅有勇气是不够的。
她以为自己是归来复仇的梅长苏,每一步都算无遗策,但现实不是爽剧。她面对的,是一个比《琅琊榜》复杂百倍的真实棋局。
而从目前来看,她下的每一步,都像是臭棋。
娃哈哈的未来,正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而宗馥莉的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她,是真的危险了。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