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出征带了一个老头,诸葛亮得知此人是谁后长叹:吾命休矣

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死敌,两个人都是各自阵营里有雄才谋略的军事家,不停针锋相对进行智慧的角逐,可二人之中穷极一生都没能真正分出胜负。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辅佐幼帝刘禅,竭尽全力稳定了国内局面。然而国土统一是他毕生的心愿,中老年时曾先后发起五次大规模北伐战争,最终于五丈原病逝。

一、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

出生东汉名门望族的司马懿,从小享受了优质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人生起点要远高于诸葛亮。三国鼎立时司马懿深知人情世故,将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相较于诸葛亮的柔和和大智慧,司马懿杀伐果断、做事决绝,办事办到极致。虽然有雄才谋略,可后人对他的评价大多是阴险狡诈的小人。

诸葛亮尽心竭力扶持刘备三分天下,他的性格谨慎,神机妙算,《三国演义》中处处都体现了他的大智慧。刘备将诸葛亮视为蜀国的杀手锏,他的谋略和聪慧让人赞不绝口。甚至在刘备死后也不负所托,殚心竭虑的扶持阿斗,在出师伐魏临行前写下了感情真挚的《出师表》。诸葛亮是忠臣也是贤臣,就连李世民都对他的能力刮目相看。

两军交战与其说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决战,其实更像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反复挣扎和抉择。当信念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又该何去何从呢?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为蜀汉皇室鞍前马后,他代表了刚正不阿的读书人。而司马懿的仕途处处充满苟且和忍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虽然他内心也很欣赏诸葛亮,但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利。

二、两军僵持不下,神秘军师辛毗。

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大军北伐时,身体状态就已然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在五丈原遇到等待多时的魏军,对方紧闭大门不出,无论如何挑衅讥讽都无济于事。两军对战处于僵持状态,就在诸葛亮困惑的时候,他突然得知司马懿麾下有一位神人军师。他不见得有多足智多谋,但他的存在就能扭转战局,于是便对身边人哀叹道:吾命休矣

这位老人就是辛毗,是三国时期名声远扬的大家族内部德高望重的老人。几经波折辛毗成了曹操麾下的谋士,深得曹操信任并受到重用。辛毗为人刚正不阿,从来不会为了升官发财而失去节操和道德底线,做事很有原则。曹丕得知诸葛亮要再次北伐时,便提前令司马懿率兵在五丈原附近安营扎寨。

五丈原向来是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蜀军如何发动猛烈进攻,司马懿只要只守不战就能消耗蜀军的兵力和粮草,获得胜利只是时间问题。期间诸葛亮百般挑衅,可司马懿都闭门不出坚持不主动发起进攻的原则。众将是不理解司马懿的做法,于是下属群体中不和谐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有人觉得如今蜀国人才凋敝,实力早就不比从前,进攻必然可以一举拿下

而如今司马懿带头缩在营地里不敢出兵杀敌,不免让人质疑他的能力。下属对司马懿的不满愈演愈烈,眼见权威和号召力逐渐丧失,于是便协同辛毗演了一出好戏。两个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无论下属如何反对,甚至光明正大指出司马懿懦弱窝囊的足以让天下人耻笑的行为,辛毗都固执己见绝不让步

魏国上下都了解辛毗顽固的性格,就算司马懿按耐不住被屡次三番挑衅想出兵迎战,可有辛毗的监督,诸葛亮的计谋就绝对不会得逞。所以得知辛毗随魏军出征五丈原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辨清楚这一趟北伐又要无功而返了。而且算出自己时日无多,恐怕无法再完成先帝一统天下的遗愿了,所以才万分悲叹

诸葛亮老年的处境十分尴尬,好不容易将国家治理妥当,可上有先帝所托,下有幼帝需要扶持,两鬓斑白的诸葛亮不得不扛起振兴蜀汉的大旗。或许是算到了自己命不久矣,诸葛亮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第五次北伐的事情上。若不是因为魏军有辛毗,恐怕司马懿早就按耐不住出兵迎战,五丈原一战孰胜孰负还有待商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北伐战争   先帝   蜀汉   刚正不阿   雄才   神机妙算   蜀国   麾下   谋略   下属   老头   历史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