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特朗普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抛出一句硬话:“除非中国在贸易协议上签字认输,否则别想和我见面!” 这句宣言彻底颠覆了两个月内的外交基调——从6月承诺“随时访华”,到7月索要“正式邀请”,再到8月将元首会晤直接降格为交易筹码。
就在特朗普发表讲话的同一周,美方代表在斯德哥尔摩谈判桌上抛出一份清单,内容堪称外交勒索:
更显荒谬的是能源政策的双重标准:美方一边强令中国切断俄伊能源渠道,一边要求加购美国高价液化天然气。这种“断你粮道、强卖面包”的逻辑,暴露了赤裸裸的霸权思维。
面对美方攻势,中方代表在斯德哥尔摩会谈中仅回应:“非经贸议题请另寻场合”。这七个字背后是精心构筑的战略防线:
8月11日深夜,特朗普终于在关税行政令上签字。这份最后一刻达成的延期协议,将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延长90天,避免中美关税重回125%-145%的“贸易禁运”水平。
但细看条款,美国保留10%对华关税,中国对等保留10%反制关税,双方仅暂停24%的附加税率。
这个时间点充满玄机:
8月10日,白宫宣布波兰总统将于9月3日到访。这则简短消息侧面证实:特朗普不会出席中国九三阅兵。
缺席背后是五大条件的全盘落空。此前特朗普曾要求中国在阅兵时给予“最高规格接待”,甚至扬言“否则不参加”,将元首外交贬为地摊议价。而中方早已明确立场:阅兵是为铭记历史,绝非某国领导人的表演舞台。
已有28国元首确认出席,普京行程排满能源大单。当华盛顿纠结于红毯长度时,北京正用实打实的合作书写新篇章。
90天缓冲期表面是贸易休战,实则是科技主导权的生死竞速:
这种战术性交换暴露了深层困境:美方高关税未能撼动中国核心利益,中方稀土牌却直击美国产业命脉。当沙特阿美46%结算用人民币,当北斗卫星导航太平洋渔船,博弈的天平已在偏移。
尽管特朗普缺席北京,但10月26日吉隆坡东盟峰会可能成为新舞台。马来西亚总理证实美中领导人将出席,多边框架下的会晤或成破局契机。
特朗普专机能否起飞,取决于他能否读懂东方智慧:平等不是交易的施舍,而是强者对规则的敬畏。当所罗门群岛驱逐美澳大使,当非洲矿车满载稀土驶向东方港,历史正在写下注脚——以势压人者,终被大势碾压。
大国博弈的棋局中,最致命的误判莫过于把对手的克制当作软弱,又将自身的狂妄错认为实力。
信息来源:“特朗普邀请波兰新总统9月3日访美”
2025-08-10 07:37·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