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一滴眼泪都不掉的人,往往是这三种人(别不信)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人生在世最大的痛苦,可能就是亲人的离去。

记得小时候看动画片,女主角的妈妈生病离世,我虽然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却知道了“死亡”代表着永远离开。

那个时候的我第一反应是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死去,第二反应就是立刻跑去找到妈妈,一边抱着她一边哭着说:“妈妈,我不想让你死掉!”

妈妈笑着说:“我还年轻,现在还死不了呢。”

可随着我们逐渐长大,亲人的离开也不再是远在天边的事。

参加过的那些葬礼上,也经常看到有直系亲属嚎啕大哭、跪地瘫软,甚至有人接受不了亲人离开的事实,直接昏倒在地。

在传统的社会期待中,似乎只有眼泪才能证明“悲伤”,哭的声音越大,就说明你内心越悲痛。

如果你的亲人离世,你连一滴眼泪都没掉,那肯定是冷漠、不孝的证明,会被亲戚朋友在背后指指点点,认为你是个非常狠心的人。

但是现实中,确实会有一些人,就连在至亲的葬礼上也不会哭出来。

他们可能并不是无情或冷漠,而往往是以下这三种人。

一、情感延迟的人

有人说:“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是一生的潮湿。”

看过某社区平台上一位网友的经历,他的妈妈去世了,丧葬期间他自己居然没有流过几滴眼泪,心中也没有太悲伤的情绪。

这位网友就很困惑,明明自己和妈妈感情很深,为什么自己连一滴眼泪也没掉,难道自己骨子里就是一个冷血的人吗?

于是就有人在评论里安慰他:“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其实通常是不会让人感到悲伤的;”

“真正能让你体会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半盒牛奶、窗台前随风摇曳的绿萝、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亲人离世对于我们来说,大多是某一刻突然发生的事,大脑不会立刻确认到这件事所产生的后果,我们也不会第一时间感觉到身边失去了这个人。

只有当处理完亲人离世之后的一切,在正常的生活里突然发现自己找不到对方、看不到对方,只能空对着那些和对方有联系的物品的时候;

我们才会真正发现:原来亲人已经离开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面对创伤的心理防御机制;

人们在猝然面对无法接受的情绪崩溃的时候,会在潜意识中切断自身的情感链接,以此来保护在创伤之下将要受到伤害的自己。

这就是“情感隔离”,它不是冷漠,也不是无情,而是人们面对悲伤无法接受的表现。

所以,假如你看到了葬礼上一滴眼泪不掉的人,或许他们不是太过狠心,恰恰相反,他们才是最悲伤、最痛苦的那一个。

二、感觉解脱的人

或许有人会问:“亲人去世,你怎么会感觉轻松解脱呢?”当然会。

有一些老人并不是因为意外突然离开,而是缠绵病榻几年甚至十几年,最后实在撑不住,才撒手离开了人世。

而他们的子女就要一直在床前照顾伺候,端屎端尿、擦洗翻身。

这期间,他们会看着亲人因为疾病的折磨慢慢变得消瘦、痛苦,因为脑子糊涂不认识周围所有人,开始大吼大叫、无理取闹。

就在9月19日,刚刚看到四川一女子发布的视频,视频中是女子80多岁的老母亲,正披着衣服无力地坐在地上。

女儿看见这一幕崩溃大哭,说自己明明给妈妈穿了尿不湿,为什么不尿不拉,偏偏要一晚上起夜三次,尿的满地都是?

可再看看母亲无助又委屈的眼神,做儿女的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长期出这样的压力和负担之下,子女就会出现“照顾者倦怠”,因为他们一直承担着照护责任,不论是身体精力还是情绪情感都濒临耗竭。

所以,当多年照顾的老人去世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并不是悲伤,而是“我终于解脱了”的如释重负,也是“老人终于不再受病痛折磨”的轻松。

这些照护者在葬礼上不流眼泪,不是他们不伤心,而是他们的情感和眼泪早就已经在无数个崩溃的日日夜夜里被耗干了。

或许等到这样的“解脱感”完全消失,他们的悲伤才会后知后觉地到来,因为比起亲人带来的负担,与亲人的感情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三、家庭的顶梁柱

看过综艺节目里张新成和李雪琴在荒岛夜聊的这一幕,真的让人狠狠共情了。

张新成说:“其实我知道我姥姥不太行了,因为我姥姥心疼我,说我在工作就不用回来了,她怕耽误我。”

“那天我回去给她守夜,就是要送她去火化那天,我觉得很魔幻,就是包括所有的那些大人们,”

“就前一秒大家还在谈笑风生,(到了该哭的时候)然后立马就哭起来了。”

李雪琴很能理解:“哭完之后就会马上投入紧锣密鼓的料理后事中,就是一点都不耽误。”

“我姥姥走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眼睁睁看着心率从六十,到五十,然后到零,”

“大家在痛哭之后,我妈马上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冷静的,张罗后事的人。”

面对生离死别,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大局,这个人必须特别冷静不能崩溃,因为ta一旦崩溃,就意味着亲人不能体面离开。

所以当我们在葬礼上看到那些极其冷静、没有眼泪的人,他们可能并不是没有悲伤的情绪,而是必须撑住,操办料理一切后事。

等到亲人真正离开,这些看似冷静的人才会卸下心防,在睡不着的深夜里痛哭出声,这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悲痛和思念。

当我们面对亲人的离去,不是只有眼泪和崩溃才能表现我们的哀思,因为每一个人沉默的背后,都可能藏着无言的悲伤和一生的痛苦。

悲痛从来是不分形式的,也不是所有的悲痛都会流泪。

有时候,最深刻的痛苦,恰恰隐藏在最沉默的坚强之中。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美文   亲人   眼泪   悲伤   妈妈   葬礼   悲痛   情感   冷静   姥姥   情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