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宅家的你有没有看过热门电影或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片中,唐朝小吏李善德为了解决“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荔枝保鲜难题,可谓煞费苦心。即便是在现代,保鲜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像芒果、香蕉、木瓜这样的热带水果,依然面临同样的保鲜挑战。
从青芒到成熟。图片来源:Sci. Rep. [1]
以芒果为例,它们通常在尚未成熟的青芒阶段采摘,并在约13 °C条件下储藏。为啥不冷藏?这是因为如果直接放进冰箱,或者在低于12.5 °C的环境中,芒果很容易“冻伤”,表现为果皮出现灰斑、变黑等现象。如果黑斑仅限于果皮,削皮后仍可食用,但如果黑点蔓延、果肉开始糜烂,可就只能忍痛扔掉了。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青芒在冷藏过程中既能顺利成熟,又不长黑斑呢?
长黑斑的芒果。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的Mekhala Dinushi Kananke Vithana课题组在Plant Growth Regulation 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水溶臭氧处理法,有望彻底改变芒果储藏的“命运”。经过水溶臭氧处理后的芒果,可以在5 °C的低温环境中贮藏长达28天,大大减少“冻伤”的发生率。这一方法为芒果的远程运输、国际出口乃至消费者日常保鲜,带来了新的可能。
水溶臭氧水处理芒果。图片来源:伊迪斯·科文大学 [2]
目前,商业上用于缓解芒果冷害的方法包括:贮前乙烯处理、一氧化氮熏蒸、喷洒壳聚糖或阿拉伯胶等可食用涂层。而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近年来在果蔬保鲜方面也屡有建树,比如延缓草莓和猕猴桃软化,或减少黄瓜在低温贮藏中的冷害。
延长芒果保质期的新型涂层。图片来源:J. Food Drug Anal. [3]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选用了澳洲西部广泛种植的“Kensington Pride”青芒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别浸泡在臭氧释放速率为1 mg/s的水中10、20和30分钟后冷藏。随后,芒果被装入开口纸箱中,置于5 ± 1 °C、相对湿度80 ± 5%、避光环境下冷藏21天或28天。冷藏结束后,从直观的颜色上判断,经过30分钟水臭氧处理的芒果,黄色度、饱和度都显著提高,表现为果皮红晕少黑斑,其次是10分钟水溶臭氧处理后的芒果。
水溶臭氧处理并冷藏21天后的芒果照片。图片来源:Plant Growth Regul.
在21天或28天冷藏以及6天货架期放置后,冷害发生率从对照组的75%和87.5%,降至仅10分钟臭氧处理组的28.1%和50%。同时,失重率也大幅下降,失重降低与果实呼吸作用速率下降有关,说明保鲜效果显著。
水溶臭氧处理后芒果的冷害发生率。图片来源:Plant Growth Regul.
为什么臭氧处理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冷害的本质是细胞膜在低温下受损,脂类物质发生固化,造成膜破裂、内容物流失。芒果在冷藏期间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和丙二醛,这些物质会破坏细胞膜。水溶臭氧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果皮和果肉中过氧化氢、丙二醛以及脂氧合酶的活性,尤其是30分钟处理时,脂氧合酶活性下降高达71.2%,有效缓解冷害,保护了果实的细胞膜结构。
更令人惊喜的是,臭氧还能刺激芒果自身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在适度氧化刺激下,芒果像被“提前预警”一般,启动了包括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表达。这些酶能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提高耐寒能力,相当于“先发制冷”。
水溶臭氧水处理并冷藏后,芒果中各种标志物和活性酶的显著相关性。图片来源:Plant Growth Regul.
研究还揭示了臭氧如何“点燃”芒果体内最关键的抗氧化武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该循环系统就像芒果体内的“清洁工”,专门清除细胞内的过氧化氢,保护细胞不受氧化胁迫伤害。水溶臭氧处理提高了这一循环中四种关键酶的活性,协同清除有害物质,增强芒果对冷害的整体抵御力。
“延长芒果的储存寿命对种植者和贸易商至关重要,不仅能减少贮藏期的食物损失,还能拓展销售窗口,澳大利亚约有20%的芒果产量在储运环节中损失,园艺类农产品的浪费更占全国食物浪费总量的近一半。因此,开发绿色、经济高效的保鲜技术意义重大”,Mekhala Vithana 博士指出,“常规冷藏(13 °C)下仅能保存约两周,且难以避免提前成熟。经过臭氧处理后,储存期可延长至28天,冷害发生率也减少了40%”。[2]
Postharvest aqueous ozonation alleviates chilling injury by upregulating ascorbate-glutathione (AsA-GSH) cycle and associated antioxidant enzymes in cold-stored ‘kensington pride’ mango fruit
Mekhala Dinushi Kananke Vithana, Mahmood Ul Hasan, Hafiz Muhammad Shoaib Shah & Zora Singh
Plant Growth Regul. 2025, DOI: 10.1007/s10725-025-01358-8
参考文献:
[1] A. Hussain, et 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variations of naturally ripened mango (Mangifera Indica L.) with synthetic calcium carbide and ethylene. Sci. Rep. 2024, 14, 2121. DOI: 10.1038/s41598-024-52483-9
[2] From orchard to fridge: Helping mangoes stay sweet for longer
https://www.ecu.edu.au/newsroom/articles/research/from-orchard-to-fridge-helping-mangoes-stay-sweet-for-longer
[3] B. M. N. Dac, et al. Enhancing mango shelf life through natural preservation: Investigating the efficacy of polysaccharide edible coating and leaf extracts. J. Food Drug Anal. 2024, 32, 325.
(本文由小希供稿)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