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月亮
编辑| 王红
初审|文瑞
中国女篮刚在国际赛场上打出了好成绩,大家都以为国内联赛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谁知道WCBA现在却出了大问题。
天津队已经官宣不玩了,内蒙古队也在收拾东西准备走人,还有至少一两支球队正在生死线上挣扎。

距离新赛季开打只剩一个多月,连赛程表都还没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年宫鲁鸣指导那番话,现在看来是不是一语成谶?

这几年女篮在国际比赛上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了不少好成绩回来。
有些球队看到了商机,开始大手笔投入。
四川队和内蒙古队就是典型代表,直接拿着真金白银去挖国手级别的球员。

这些球队给出的薪水有多夸张?
基本上已经接近CBA男篮那些顶级球员的收入水平了。
钱一砸下去,效果立竿见影。
这些豪门球队把国家队主力几乎都揽到了自己队里,一个队里能凑出大半支国家队阵容。

比赛还没开打,冠军归属基本就定了。
其他球队呢?
只能在后面吃土,连汤都喝不上。
联赛变成了几支豪门的表演赛,其他队伍就是来凑数的背景板。

这种玩法短期内确实帮球队拿到了成绩,老板脸上也有光。
球迷看比赛的时候也觉得热闹,毕竟能看到这么多国手在一个队里打球。
联赛的关注度也跟着涨了起来,赞助商愿意掏钱,转播平台也愿意买版权。

表面上看一片繁荣,实际上危机已经在暗处积累了。

联赛里不是每支球队都有土豪老板撑腰。
那些中下游球队的处境就惨了,投入比不过人家,成绩自然也上不去。

成绩不好意味着曝光率低,曝光率低就拉不到赞助,拉不到赞助就没钱继续投入,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些球队每年都在亏钱,而且亏得越来越多。
老板们一开始还能咬牙坚持,想着说不定哪天就能翻身。
坚持了几年下来发现根本看不到希望,联赛的格局已经被豪门球队彻底垄断了。

投再多钱也打不过人家,那还玩什么?
前不久有支球队去参加全国锦标赛,报名的时候只凑出了5个人。
要知道正常的篮球队注册标准是12个人,连一半都凑不齐,这种情况已经不是困难了,是快要破产的节奏。

队里的球员要么被挖走了,要么因为欠薪跑路了,留下来的就这么几个还在苦苦支撑。

今年夏天,天津队正式宣布退出下赛季的WCBA联赛。
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篮球圈都炸了。

天津队虽然不是豪门,但好歹也是联赛的老牌球队,在WCBA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说不玩就不玩了。
天津队的退出不是一时冲动,是真的玩不下去了。
球队这几年的财务状况一直在恶化,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
老板最开始还想着能撑一撑,看看联赛能不能有什么改革,结果等来等去也没等到转机。

联赛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豪门球队越来越强,普通球队越来越没活路。
投资人算了笔账,继续玩下去每年要往里砸好几百万,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联赛中下游徘徊,根本看不到投资回报的可能性。
与其这样无底洞地往里填钱,不如早点止损。

天津队的退出给其他处境类似的球队开了个头,大家发现原来真的可以不玩了。

内蒙古队的情况更让人意外。
这支球队上赛季还打进了半决赛,成绩在联赛里算是中上游水平。

按理说这样的球队应该是要继续往前冲的,结果现在却传出要退出的消息。
内蒙古队之前也是走的重金模式,砸了不少钱引进球员。
短期内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球队排名往上窜了好几位。
问题是这种投入根本不可持续,球队的收入远远覆盖不了支出。

老板每年都要自掏腰包补贴巨额亏损,时间一长谁也受不了。
内蒙古队的投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笔投资的意义。
花这么多钱养个球队,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拿个联赛亚军,冠军基本上被那几支超级豪门垄断了。
就算拿了亚军又能怎样?

球队的商业价值还是上不去,亏损还是在继续。
经过一番权衡,投资人决定还是撤了吧。

宫鲁鸣当年还是女篮主教练的时候,就对联赛的这种抱团模式提出过批评。
他当时说这种玩法不科学,短期内可能会有点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对联赛和国家队都是巨大的伤害。

宫指导的理由很简单。
联赛如果被几支豪门球队垄断,其他球队就失去了竞争的动力和能力。
联赛的整体水平看似提高了,实际上只是那几支豪门球队在自己人之间练兵,大部分球队都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联赛失去了竞争性,球员的成长环境就变差了,最终受伤的还是国家队。

当时宫鲁鸣说这些话的时候,联赛正处在上升期,大家都沉浸在国际比赛拿好成绩的喜悦中,没多少人把他的警告当回事。
有些人还觉得宫指导是不是太悲观了,联赛不是挺好的吗。
现在回过头来看,人家说的每一句话都应验了。

联赛的生态平衡被彻底打破,多支球队面临生存危机,这不就是当年预言的场景吗。

现在距离新赛季开始只剩一个多月时间了,按理说这个时候赛程表早就该出来了,各支球队也该开始紧张的备战了。
实际情况却是赛程表还没影,很多球队连能不能参赛都不知道。

球员注册的截止日期马上就要到了,有些球队连12个人的注册人数都凑不齐。
那支只有5个人的球队现在还在到处找人,但谁愿意去一支随时可能解散的球队打球呢?
还有些球队因为欠薪问题,队里的球员都在闹着要走,球队管理层焦头烂额。
天津队退出了,内蒙古队基本也是去意已决,另外还有一两支球队在生死线上挣扎。

如果这些球队真的都退出了,WCBA联赛的规模会严重缩水。
联赛本来队伍就不多,再退出三四支,剩下的队伍还能撑起一个完整的联赛吗?
赛程怎么排?
赞助商会不会因此撤资?

这些问题现在都没有答案。
回头看这几年的发展轨迹,联赛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偶然的。
豪门球队重金囤积国手的做法,确实在短时间内提升了那几支球队的实力,也带动了联赛关注度的提升。

代价就是联赛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了。
篮球联赛的魅力在于竞争,在于每支球队都有机会创造奇迹。
当联赛变成了几支豪门的游戏,其他球队只能陪太子读书的时候,这个联赛就失去了活力。
球迷看多了一边倒的比赛也会觉得没意思,赞助商看到大部分球队都没有商业价值也不愿意投钱。

那些中下游球队不是不想努力,是真的没有出路。
你投个几百万,人家投几千万,这怎么竞争?
就算运气好培养出一个好球员,马上就会被豪门球队挖走。
培养球员的成本自己承担,成果却被别人摘了桃子,谁还愿意干这种亏本买卖?

联赛的生态系统就这样一步步崩溃了。
豪门球队只顾着自己争冠,没考虑过整个联赛的健康发展。
等到其他球队都玩不下去要退出的时候,豪门球队也会发现没有对手的比赛同样无趣。

联赛规模缩水,商业价值下降,最终大家都是输家。
宫鲁鸣当年那番话现在听起来句句扎心。
女篮在国际赛场拿了好成绩,国内联赛却搞成了这副模样,这确实是得不偿失。
几支豪门球队的短期利益,换来的是整个联赛的危机,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现在距离新赛季开打只有一个多月了,WCBA能不能挺过这一关,真的不好说。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想办法救救这个联赛,别让女篮姑娘们在国际赛场打出来的好成绩,最后毁在自家联赛的内讧上。
信息来源:
中国篮球协会官方公告及赛事信息
体育总局竞赛管理中心相关文件
WCBA联赛官方数据统计平台
各参赛球队官方声明及媒体通报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