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石家庄5100余人次参与“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

今年以来石家庄5100余人次参与“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

用心陪伴,温暖特殊孩子成长路

河北日报讯(记者孙青)用彩泥捏出可爱动物,用塑胶板制作简易相框,一起手绘风筝……近日,在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志愿者陪伴下,石家庄市鹿泉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快乐的手工课。

聚焦残疾儿童需求,2023年7月起,团石家庄市委积极组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一批团员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和爱心人士走到特殊儿童身边,提供生活帮助、教育支持、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9类关爱服务,助力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

“在‘小橘灯’项目中,志愿者以一对一、多对一、组织对组织等方式跟特殊儿童及家庭结对子,现在全市已经结对帮扶710多名儿童。”团石家庄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倡导团员青年、社会爱心组织与帮扶对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有效服务、一次回访,确保服务内容和时间可持续,温暖不断档。

刚刚过去的6月,石家庄各地志愿者们根据特殊孩子及其家庭的意愿,展开了多样服务。带着特教学校学生们制作的手工艺品、烘焙食品,团鹿泉区委联合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团委举办爱心义卖活动;团长安区委联合河北省爱心公益协会、保利国际影城,组织石家庄市天童小学培智班的学生和家长走进电影院,让他们在动漫电影中乐享亲子时光;在经八条社区“小橘灯”驿站,志愿者们为20户孤独症孩子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

据统计,今年以来,石家庄已累计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180余场,5100余人次参与其中,累计服务超1.2万小时。

“‘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的实施,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团石家庄市委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要继续开展宣讲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校园、企业,分享志愿服务心得,推动社会各界为残疾儿童营造更加包容、友好的成长环境。

心智障碍青年就业,一直是助残服务领域的难题。为了让他们从“被助者”变成“自助者”,团石家庄市委持续打造“喜憨儿”洗车中心、“慢烘焙”等助残项目,从实训到实践搭建全链条就业平台,帮助心智障碍青年自食其力,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孩子的成长,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团石家庄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残障儿童实际需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创新服务形式,引领更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专业力量参与到助残服务中,助力残疾儿童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育儿   石家庄   计划   河北   鹿泉   志愿者   组织   市委   石家庄市   爱心   残疾儿童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