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48%中国小包裹流向美国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将遭重创

美国媒体最近报道说,有48%的中国小包裹直接送到美国最穷的地方,这些包裹大多是便宜货,从衣服到家居用品啥都有,而只有22%去了最富的区域。这数据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在2025年2月搞的研究。

他们分析了上百万个包裹的邮政编码,发现低收入家庭特别依赖这些从中国电商平台来的东西。想想看,美国劳工统计局2021年的数据也显示,最穷的家庭在衣服上的花销占收入的比例是富人家的三倍多。现在,随着美国政府取消小额豁免政策,这些家庭的日子可能更难过了。

小额豁免这事儿其实挺老的,从1930年代就开始了,本来是为了让游客带点小纪念品回国不用交关税。2016年,美国国会把门槛从200美元抬到800美元,结果包裹数量像坐火箭一样,从十年前的1.4亿件蹿到2024年的超过10亿件。中国小包裹出口总额也从2018年的53亿美元涨到2023年的660亿美元。电商平台像Temu和Shein抓住了这个机会,直接从中国发货到美国消费者手上,价格低到让人上瘾。

特朗普2025年1月上台后,就开始整顿贸易。他先是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145%的关税,然后在4月2日签了执行令,专门针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小额豁免,从5月2日起正式停掉。海关边境保护局为此加了人手,准备处理申报量暴增的情况。结果呢,Temu和Shein在4月25日就开始涨价,从草坪椅到泳衣,好多商品价格上浮20%到90%。平台发通知说这是因为贸易规则变了,得让用户提前下单。

政策一落地,低收入美国人就感受到压力。那些住在穷社区的人,本来就靠这些便宜货过日子,现在关税一加,东西贵了,他们的预算更紧了。研究显示,这些包裹多集中在穷地方的邮局,居民们以前领包裹不用多花钱,现在得付额外费用。经济学家们算过账,取消豁免每年可能让消费者福利损失130亿美元,平均每家多掏136美元。最穷的那些人,关税涨幅接近12%,而富人区只涨一点点。

不止这样,特朗普在8月3日又签了令,把全球小额豁免都暂停了,包括要求所有包裹申报原产地。这把从越南转运的路也堵了,中国货还是得按90%以上的税率算。8月28日,海关局发声明,说要确保所有企业遵守规则,避免不公竞争。零售业报告说,这变化让消费者支出至少多10.9亿美元。低收入和少数族裔家庭负担最重,他们本来就靠进口货省钱。

电商平台也没闲着。Shein在5月6日后开始在美国建仓库,缓解关税冲击。Temu暂停从中国直发,转而批量运到本地仓库分发。Reddit上用户吐槽,购物车从300多件东西减到两件,还得订单满30美元才免额外运费。本地商家提前囤货,但热门商品很快就缺了。亚马逊一度想在商品旁标关税价,结果4月29日特朗普和创始人打电话后,公司赶紧说不干了。

这些变化本来是为了保护本土制造业,但实际让进口成本上去了。国会报告说,包裹激增是因为电商发展快,政策调整后进口额预计会降。低收入家庭开始转去沃尔玛这样的本土超市,但那儿价格也高,供应链还有问题。民调显示,2025年有59%的人觉得这些政策让经济状况更糟了。

长远看,这可能推美国制造业,但短期痛在消费者身上。X上有人说,这是对小企业的街头抢劫,得在发票上标关税项,让人知道政府多收多少。微型企业要么涨价要么关门,尤其是靠中国进口原料的。

到2025年10月,影响还在显现。媒体说,低收入家庭开支危机加剧。贸易政策背后的摩擦,正改变百万人的购物习惯。政策本想平衡贸易,实际让穷人更穷。经济研究说,依赖廉价进口的消费者,现在选择少,负担重。

平台调整策略,从非中国来源采购,但成本还是传到终端。事件从2025年1月特朗普上台开始,5月针对中国停豁免,8月全球暂停。包裹数量降,但价格升,消费减。民调显示,大多数人觉得经济恶化,消费者得调整生活,转本土选项。

这报道让大家看到,贸易战不是抽象的,实打实砸到穷人头上。48%的包裹去穷区,这数字说明问题。低收入家庭本就捉襟见肘,现在小包裹贵了,他们得再挤预算。政策有它的道理,但落地时,穷人先挨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国小   贫困地区   低收入   美国   流向   包裹   家庭   关税   美元   政策   中国   小额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