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中国用2万年!我国攻克世界级难题,抢先美国建造“无限能源”

中国在能源领域再次获得重大突破!或将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钍基熔盐堆核电站。

前不久,内蒙古发现了一个超级核矿,里面的“终极能源”高达22万吨

在其他国家都为了核电站选址发愁的时候,我们现在已经在内陆戈壁,开始了钍基熔盐堆实验,领先美国开创了“无限能源”。

而且据专家预测,中国的钍基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少可以使用2万年。

现在新能源研究成了各国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每个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

但是传统能源储备告急,石油一直涨价,煤炭又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不少国家都陷入了能源焦虑,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核能。

核能确实好用但是要维持核反应可不简单,自然界中能用来维持核反应的元素不多。

现在的核电站基本上都是用铀来保持核反应发生的,但是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铀资源紧缺国家,我们现有的铀资源用来造核武器倒是够用。

但是想用它支撑全国范围的用电,可能就得依赖进口了。这不就平时也要深受别人牵制,价格、供应量这些都是别人说了算,这些光是想想就感觉让人心慌。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我们就得从自己的优势资源着手考虑。从现有的数据来看,钍的全球储存总量里,中国占了三分之一,光是已经发掘的就有28.6万吨

工作人员进行了实验,发现仅仅一吨钍能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350万吨煤,按我们现有的钍含量推算,二十多吨够我们全国用2万年!

现在我们可以用钍替代铀来进行核反应,资源的问题解决了,但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核能虽然蕴含的力量很大,但同时它的危险性也不小。

传统的操作都是把铀放在一个高压容器里,就跟大号的高压锅差不多,让铀材料在里面反应,依靠外部的冷却水来降温,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可是一旦冷却系统出故障,里面正在剧烈反应的铀没有了限制,堆芯融毁,巨大的能量就会爆发,当年日本福岛的核泄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为了规避这个问题,我国开创了新的核电生产方式—钍基熔盐堆。既然用高压锅当容器有风险,我们就干脆直接给核反应找了个新容器—液态氟化盐。

把钍和铀两种能源跟这些液态盐混合,这些熔盐会在700—800度的温度下不断流动,不仅是容器还是冷却剂。

一旦核反应温度过高,这些熔盐就会自动膨胀,里面的材料没办法继续反应,自然就能慢慢降温了,完美的规避了堆芯融毁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的钍基熔盐堆还能开启自动防御系统,就算真的遇上什么特殊情况,只要遇冷熔盐就会迅速结块,把整个堆芯牢牢的封印在盐块里,不会发生核泄露的威胁。

除了安全方面,我国熔盐堆的能量转化率还比传统的核电站高了不少,同样的原料在我们这能多生产出33%的能量,产生的废料也仅仅是传统核反应堆的1%

更方便的是,之前要投入使用,需要成千上万年去隔离储存,到现在只需要200-300年,核反应堆就能顺利投入使用。

通俗的说,原来的核电站就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炸弹,能量大但是却难以控制,而现在的熔盐堆,不仅能量更大,还能自我调控,危险时还能开启自我防御系统。

在布局方面,我们的熔盐堆也灵活。传统的核电站需要大量的水去降温,所以只能布局在江河湖海附近,但通常来说这些地方的人口又多,危险性超级加倍。

现在我们的熔盐自己就能充当冷却剂,不管是沙漠还是戈壁,都能建造,就算是真有什么意外,也基本不会给人带来什么危害。

去年我们已经在甘肃的一片戈壁上进行了小型实验,这片原来荒无人烟的戈壁,现在也成了重要的试验场。

今年四月我国已经开工,建立世界上第一个钍基熔盐堆核电站,预计到2029年就能投入使用。到那时候,核电站就能彻底摆脱地理位置的限制,网点遍布全国,实现真正的能源共享。

既然有这么好用的熔盐堆,效率高还安全,为什么大部分核电站还是用危险低效的老办法呢?

这种盐融堆确实好用,但之所以拖了这么年,是因为有几道世界难题始终难以突破

第一,高温状态下熔盐有很强的腐蚀性,现在使用的合金材料可能几年的时间就会被腐蚀。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能长期使用的优质材料。

第二,在核反应的过程中,燃料不断消耗,还会产生一些其他产物,这些东西会影响裂变的发生,时间长了,反应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

好在我们已经突破了这个世界难题,能把那些裂变产物分离开,不影响下一步的反应,这也是我们今年开工建设第一个钍基熔盐堆核电站的底气。

现在不论是风电还是光伏,我们都处于世界前列,全球有90%的光伏组件都是我国的公司制造的。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也达到了67.7%

一但我们正式实现钍能的商用,未来我们将在新能源领域形成独一无二的优势。风能、光能、核能三方面发力,我们就真正把能源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   难题   能源   我国   核电站   核反应   核能   戈壁   能量   传统   冷却剂   新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