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后时间?聪明家长这样做!

课后时光的巧妙安排,正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随着“双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放学后的时间变得充裕起来。面对这些突然多出来的“空白时间”,不少家长陷入新的焦虑:不补课了,孩子的课后时间该如何安排才更有价值?

今天,我们结合各地学校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政策转变:从“赶场补课”到“自主安排”

2021年“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方案。湖南要求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山西太原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上海枫泾小学将放学时间延后至五点半,让双职工家长下班后接孩子成为可能。

政策转变带来时间解放: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回家只需半小时左右完成口头或实践类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孩子们带回家的不再是沉重的书包,而是对兴趣探索的期待。

一、学校课后服务:多元选择满足个性发展

创新型课后服务正在全国各地校园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孩子们课后时间的“第一课堂”。

在上海枫泾小学,课后服务时间被科学划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由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进行个别辅导;第二时段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班活动,涵盖艺术、科技、体育三大领域。孩子们在合唱团放声歌唱,在操场进行各类运动训练,在科学社团探索未知。

福州各校将科技创新融入课后服务: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开展“我们的飞机上天啦”项目,让学生体验从设计到试飞的全流程实践;群众路小学的孩子们动手制作两心壶、行星仪,在人工智能编程社团创作智能交通灯和音乐盒。

杨浦区的“课后不一YOUNG”课程则涵盖了单片机机器人编程、空手道和古诗词创新教学三大领域。一名五年级学生自豪地展示自己编程的跳舞机器人:“我的机器人会跳舞了!”而古诗课堂上,孩子们用剪纸再现“小荷才露尖尖角”,以黏土塑造“葡萄美酒夜光杯”,让经典“活”起来。

二、体育活动:强健体魄从每天两小时开始

“壮且棒,才是少年样”已成为山东济宁等地学校的共识。泗水县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深入实施课间时长“+5、+10”行动,增设活动区域1300余块,营造“处处可锻炼、时时能运动”的氛围。

兖州区第一中学附属学校创新融入八段锦、足球绕杆、仰卧起坐等多元项目,打造兼具趣味性与多样性的课间运动模式。该校拥有田径、篮球、足球等7个体育社团,成员310多人。

空手道课程不仅教授冲拳、踢腿等技法,更注重武道精神的传承。教练通过‘守护弱者’‘团队突破’等主题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和责任感。参与课程的学员不仅在体能测试中成绩提升,在家也更主动承担家务,遇到困难时多了份坚持的韧劲。

三、家庭时间:从作业监工到习惯培养者

当书面作业不再是家庭时间的“主角”,家长角色需要从作业监工转变为习惯培养者。这里有六个关键步骤:

1.创建有利的学习环境:固定学习空间,减少电视、手机等干扰,备齐必要文具。桌椅高度合适,环境整洁有序。

2.建立规律的学习时间:确定每天相对固定的学习/阅读时间,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区分任务优先级,预估时间需求。

3.培养专注力:强调一次一事,使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教会预习、复习、提问、检查的方法。

4.激发内在动力:将学习内容与孩子兴趣点联系,强调学习意义,鼓励好奇心,培养阅读习惯,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5.设定合理期望:符合孩子年龄特点,明确规则,提供“脚手架式支持”(从陪伴到逐步放手),允许犯错。

6.积极沟通反馈:具体表扬,建设性反馈,庆祝小成就(非物质奖励为主)。

四、科技与人文:在动手实践中全面发展

各地课后服务中,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成为亮点。

长沙学院大学生在社区开展的“智趣课堂”构建了“文化传承+安全防护+素质拓展”三维课程体系:通过“典籍润心”、非遗体验课让孩子感悟传统;系统化开展“三防”教育;通过“趣味摄影”、“金话筒主持”培养表达能力。

福州高级中学初中部在劳动课中融合科学实践,于传统手工艺中探寻材质奥秘;福州铜盘中学的“电子制作”课程包含电子百拼、简易机器人等项目;鼓楼第一中心小学融入VR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沉浸式探索科学奥秘。

从“填满时间”到“滋养成长”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时间安排,核心在于从‘时间管理’转向‘成长赋能’。当孩子兴奋地说“现在大部分作业在学校就能完成,一整天下来感觉很充实”,当家长发现孩子“回家后主动要读《青铜与葵花》”,当老师看到原本内向的孩子敢于主动领操——我们看到课后时光正从负担转化为滋养。

成功的课后安排既需要学校提供丰富多元的素质拓展平台,也需要家庭营造自主自律的成长环境,更需要社区补充专业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方合力下,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与方向,在多元体验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最好的教育不是填满时间,而是点燃火焰。当我们的孩子既能在编程中感受逻辑之美,在运动中体验力量之悦,在诗词中品味文化之韵,他们的生命便拥有了无限可能——这或许就是“双减”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育儿   课后   聪明   家长   孩子   政策   时间   作业   学校   课程   小学   福州   兴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