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她是响彻亚洲的天后。
一首《亚洲雄风》让她火遍大江南北。
35年后,她早已隐退,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
甚至,还有人以为,她是不是已经去世很久了。
直到最近有了她的新消息,“死去”的记忆才突然复活。
她就是,韦唯。
在TED演讲台上,她平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人们这才知道:
在消失的十年里,她经历了病痛、车祸,此后一直隐居在深山里疗愈。
遥想起90年代,她是中国歌坛最火的那一个。
可后来,在巅峰时她远嫁国外,却遭遇了家暴噩梦;
在离婚后,她独自抚养三个混血儿子;
没想到现在又两度身患重病,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样的境遇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但她却说:
“说是失去,不如说是舍去,更准确点说是放下。”
这个从不被世俗禁锢,像风一样的女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现在的她,又过得怎么样呢?
1986年,CCTV举办了第二届青歌赛。
23岁的韦唯,以一首《恋寻》技惊四座。
高亢激昂的嗓音穿透了演播大厅,征服了所有评委。
李谷一激动地拍案叫绝:
"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声音!"
1989年,韦唯第一次登上了春晚。
一首《爱的奉献》,更是成了时代的声音符号。
她站在舞台中央,镜头捕捉到她眼中闪烁的泪光——
这一刻,韦唯不仅唱红了一首歌,更唱出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共鸣。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首歌依然是跨越代际的经典。
每当前奏响起,总能唤起一代人温暖的集体记忆。
到了1990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
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举办国际赛事。
在这个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节点,宣传曲的选定,显得尤为关键。
最终,定下了韦唯与刘欢合唱的《亚洲雄风》。
韦唯也不负众望,当高亢有力的嗓音响起,仿佛为整个民族注入了澎湃的激情。
就连《纽约时报》都评价:
“她的嗓音让长城有了心跳。”
《亚洲雄风》之后,韦唯的事业进入了全盛时期。
她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国内,更开始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走向世界舞台。
1994年,登上世界顶级音乐殿堂——纽约卡耐基音乐厅;
1995年,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献唱;
1999年,更是与美国CBS电视台签约,合作拍摄专题片《韦唯的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
此时的韦唯,已然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音乐使者。
可紧接着,她的人生向下跌入了低谷。
先是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
在演出时,她认识了瑞典音乐家钢琴家——迈克尔·史密斯,并很快沦陷在对方的热烈追求中。
她放下了自己的事业,跟随对方去瑞典。
本以为是幸福的开始,没想到却是一场噩梦。
史密斯不仅对家庭漠不关心,更染上酗酒的恶习,还频频对韦唯实施家暴。
她提出离婚,却被史密斯派人24小时监视;
甚至在她的车上动手脚,险些酿成致命车祸。
经过长达两年的艰难抗争,2004年,韦唯终于重获自由。
她抛弃了瑞典的一切,带着3个儿子,回到了国内。
此时,国内歌坛已没有了她的位置。
她只能更加卖力的工作,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很快拖垮了她的身体。
2007年央视春晚彩排现场,长期透支的身体终于发出警报——
她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医后诊断为"突发心脏病"。
此后几年,她断断续续地工作,断断续续地治病。
改变是发生在2013年。
她上了《我是歌手》,发现精力实在是不够,每一场演出都只能硬撑。
下台之后,她必须得跪着坐,连吃东西都得跪着才能消化。
神经稍微紧张或者情绪过大,笑也好、哭也好,浑身便疼痛。
她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她在泰国一处偏僻的山区,租下了一栋山顶的房子,不大,100来平。
山路非常陡峭,55°的斜坡,很多人都不敢开车上去。
除她之外,整个山上也只有3户人家。
但她非常喜欢这里。
远远的可以看到海,可以看到大月亮落到海里。
每天清晨,她与日出同步醒来,开始做瑜伽,感受身体的苏醒;
夜晚,她不关门,也不开空调。
夜风裹挟着树影婆娑,伴着不知名的鸟鸣,缓缓入睡。
这样的宁静时刻尤为珍贵,也成为治愈身心的天籁。
在这里住了三年多,韦唯身上的慢性病,都好了。
可就在她下山准备和孩子庆祝时,刹车失灵,她直接冲下了山路。
整个脊柱都断了,就剩骨头上的皮还连着。
稍有不慎,就将下半身瘫痪。
她又回到了山上,治疗休养了近6年。
好在,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她终于还是挺过来了。
这就是韦唯消失的十年。
这十年的隐居生活,不仅让韦唯的身体重获新生。
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更让她体悟到了生活的意义,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本质。
这十年,也是她陪伴儿子、把他们培养成才的十年。
老大北大中文系毕业,又去英国读了硕士,还进了美国第二大律师事务所;
老二在北大医学院,19岁拿了中国健身房比赛的冠军,还成了泰国网红、名模,大街上都是他的广告牌。
老三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后,以最年轻身份从哥大商学院毕业,如今执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还在采访时坦言:
“我的商业直觉来自母亲与药贩子砍价的童年。”
把三个孩子培养得如此优秀,但她却从不居功:
“孩子不是拿来教的,孩子是来教我们的。其实孩子是在教你如何去倾听,如何去做朋友,如何去看到自己。”
“我自己也很钦佩自己带着3个孩子,这么健康地走到了今天,他们仨各有各的性格,给我的爱很丰富。”
如今,她也经常会让儿子们一同来山里居住。
在露台上烧烤,在晨光中等待日出,在暮色里分享心事。
这些简单却温暖的时刻,成为母子四人最珍贵的记忆。
如今,1岁的韦唯早已褪去天后的光环,却活出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她说,她在山上唯一学到的,是全部放空、放下。
“过去,艺术和爱情是我的生命,从山上下来以后,就不是这样了,我的生命远远大于我曾经的认知,就是生命本身,就是自在、活在此时此刻。”
她享受大自然。
一个人在大觉寺山里赤脚走了10公里,非常开心。
在家中,她贴了便签,随时记录生活,提醒自己。
“日常:每天比太阳早起一点;”
“关系:在所有关系事物中看到镜像中的自己;”
“事业:做到角色需要的所有功课。”
她还选择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回归。
在北京工体璀璨的灯光下,59岁的她再唱《亚洲雄风》。
没有刻意的炫技,没有夸张的台风,她就那样静静地站在舞台中央,任歌声自然流淌。
一袭正红色长袍加身,宛如涅槃重生的凤凰。
林语堂说:
"生命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从闪耀亚洲的歌坛天后,到深山中与病痛抗争的隐士,韦唯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如今的她,依然像风一样自由。
只是这阵风,不再急于征服远方。
而是懂得,在每一片经过的树叶上,留下温柔的痕迹。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