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前夕,A股市场以一场交易盛宴收官:9月3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19万亿元,刷新历史最快万亿成交纪录。
但与此同时,创业板指在连续上涨过程中成交额持续下滑,呈现出“量价背离”的不利信号。这根十字星K线,仿佛在无声地诉说多空双方的激烈博弈。
01 节前市场表现
2025年三季度收官战,A股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格局。上证指数收报3882.78点,单月上涨0.64%,季线收阳幅度达5.21%。
科创50指数成为亮点,大涨1.69%刷新阶段新高,年内涨幅突破8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板指平盘报收,北证50指数逆势下跌0.7%。
市场交易量虽创纪录,但杠杆资金出现下降。截至9月26日,沪深京两融余额降至2.42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
板块轮动加速,半导体、存储封装、新能源车等科技成长赛道获资金逆势加仓,而银行、保险等传统权重板块遭遇资金净流出。
02 历史数据启示
回顾过去十年A股市场表现,国庆节后行情往往趋于乐观。数据显示,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内沪指上涨的概率超过60%。
若将统计周期拉长至2007年,万得全A在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高达78%。这一数据为投资者布局节后行情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季度通常存在明显的“风格切换”规律。东吴证券统计显示,2010年至2024年的15年间,当年前三季度涨幅靠前的行业,四季度涨幅排名通常靠后。
市场存在明显的“高低切换”特征,银行、保险等低估值板块10月上涨概率超65%。
03 节后行情影响因素
节后A股市场将迎来政策、流动性和业绩三重催化。二十届四中全会将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的战略地位将更加明确。
流动性方面,美联储9月开启2025年首次降息,10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接近90%。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业绩验证将成为节后市场分化的重要变量。10月将迎来三季报披露收官期,业绩表现将成为板块分化的核心因素。
从已披露数据看,科技领域的算力与存储链条、周期领域的细分复苏赛道、新能源领域的结构升级环节都呈现景气改善信号。
04 投资主线与策略
科技成长仍是十月最核心的投资主线。半导体产业链重点关注设备与材料环节,当前国产化率仅20-30%,替代空间巨大。
AI算力与机器人板块同样值得关注。OpenAI开发者大会催化技术突破预期,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强劲,国内算力建设进入加速期。
周期板块迎来景气改善与估值修复机会。有机硅产业链进入“零新增产能”阶段,全球供需结构优化。
风电设备板块零部件环节量价齐升,轴承、铸锻件毛利率普遍提升3-5个百分点。
低估值防御板块可作为组合的“压舱石”。银行、保险板块当前市净率分别为0.6倍、0.8倍,处于历史低位,且10月上涨概率超65%。
05 风险与机遇并存
创业板当前估值居高不下,市盈率接近49倍,相对主板的估值溢价处于近三年高位。业绩验证不足的板块可能面临估值回归压力。
科创板预喜率仅48%,AI应用端企业普遍面临业绩不及预期压力。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股若三季报未能匹配估值,可能引发回调。
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加征关税、美股科技股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对节后市场形成扰动。
市场也面临诸多机遇。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持续,当前股票和基金在中国居民资产中占比仅15%,较发达市场仍有较大差距。
数据显示,近十年国庆节后一周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1000指数上涨概率都超过60%。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往往押着相似的韵脚。随着四季度政策窗口开启,多项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海外流动性预期改善,节后A股有望逐步摆脱震荡区间。
那些在节前观望的资金,正如同蓄势待发的活水,随时可能回流市场,推动风险偏好改善。
此时此刻,不妨保持几分耐心和期待。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