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林则徐,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虎门销烟那事儿,那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标志性事件。林则徐1785年生在福建福州一个普通书香门第,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从小就靠着死磕书本爬上来,1811年中进士,进了翰林院。之后仕途一步步走,干过江苏按察使、湖广总督,到1838年当了两广总督,直接下令销了两万多箱鸦片,硬刚英国鸦片贩子。结果呢,鸦片战争打起来,道光帝甩锅给他,1840年把他发配新疆伊犁。他在那儿也没闲着,帮当地搞水利、种棉花,改善了民生。1842年放回来,又干陕甘总督、云贵总督这些大职。1850年去广西剿匪,半路在潮州病死,享年65岁。林则徐一辈子清廉到底,没贪过一分钱,留给后人的不是金银,是那股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骨气。这股子劲头,直接传给了他的儿女们。

林则徐和夫人郑淑卿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女儿,但有两个早夭了。儿子就仨:林汝舟、林聪彝、林拱枢。这仨小子没一个是纨绔子弟,全都靠真本事吃饭,仕途上也算得上稳扎稳打,各有建树。拿长子林汝舟来说,这小子1814年生,那年林则徐29岁,正在北京翰林院当编修。林汝舟从小就跟爸妈在京城长大,书读得贼溜。1838年,24岁那年,他进京赶考,直接中了进士,二甲第六名,同榜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三甲第四十二名。俩人一块儿进了翰林院当庶吉士,关系铁得不行,书信来往不断,聊的都是文章和时政。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贬新疆,林汝舟留在京城,继续在翰林院干编修,专心修史书。林则徐复起后,他也没挪窝,就那么安安稳稳干到1861年,47岁病死北京。仕途上他没啥大起大落,但这平稳也是一种本事,在那个乱世,能守住一亩三分地不丢人,就已经不容易了。林汝舟的文集后来流传下来,子孙们拿来当家宝,提醒自己别忘本。
次子林聪彝1824年生,比大哥小10岁。这小子命硬,从小就跟着爸妈东奔西跑。1840年林则徐去新疆戍边,16岁的林聪彝二话不说就跟上去了,一路万里跋涉,还把见闻写成《西行日记》,记了新疆八城的风土人情,成了后人研究边疆史的宝贝书。林则徐复起陕甘总督、云贵总督时,他也一直陪着。1850年爸病死广东,他负责护灵柩回福建,守孝三年。孝期一过,1862年左宗棠推荐他当衢州知府,后来升闽粮台提调、浙江按察使。太平天国闹腾时,他给左宗棠出主意,出兵帮漳州解围,硬是把李世贤的太平军赶跑了。在杭嘉湖道当官那会儿,他最拿手的就是水利,修了不少河道,帮老百姓防洪。1877年福州大水,他冲在最前,夜以继日地指挥疏浚,累出旧病,1878年5月55岁就没了。林聪彝这人,为官清正,爱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政绩实打实,百姓给他建了祠堂,香火到现在还旺。

老三林拱枢1827年生,是郑淑卿晚年生的,13岁那年就跟爸去新疆,爸复起后又去西安帮忙。1850年爸死,他回福建考童子试,进了官场。先在内阁当中书,抄抄奏折啥的,后来刑部主事、员外郎,干得有条理。接着当江南道监察御史、河南道监察御史,专管纠风,巡视地方时总爱查税关、水利这些实事儿。1875年去山西当汾州知府,管地方政务,公正不阿,身体扛不住才回福建休养,1880年54岁病故。林拱枢这辈子官不大,但步步稳,家风传得好,子孙也没丢脸。
林则徐的儿子们就这样,一个文臣一个实干家,全都沾了爸的光,但更多是靠自己争气。搁在清末那会儿,官场乌烟瘴气,他们仨能清清白白干一辈子,实属不易。这不光是个人能力,还得归功林则徐的家教。他给儿子们立了规矩: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交、慎始。简单说,就是从小事抓起,别贪小便宜,别乱说话,别交坏朋友。儿子们照着办,仕途虽没飞黄腾达,但也没栽跟头。比起那些败家子,这仨已经算得上显赫了。

再说女儿,林则徐四个闺女,长女林尘谭1816年生,三女林普晴1821年生,二女和四女一个早夭,一个叫郑林氏,嫁给秀才郑葆中,记载不多。林尘谭这姑娘,1837年嫁给刘齐衔。刘家世代经商,但林则徐看中的是刘齐衔的人品和才华,不是家底。果然,刘齐衔1841年中进士,去湖北当官,巡抚赏识,一路升到河南布政使,管一方财政。林尘谭在家操持,夫妻俩生了10个儿子,7个长大成人。刘齐衔1877年死后,她守着家业,膝下儿孙满堂,活到光绪中叶,大概70多岁。林尘谭没啥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嫁了个好丈夫,帮着管家,稳稳当当过日子,也算福气。

林普晴这姑娘,才是真了不起。1821年生,嫁给沈葆桢,这人是林则徐的外甥,后来成了晚清名臣,两江总督、兵部尚书。林普晴跟沈葆桢感情好,但最出彩的是1856年江西广信守城那事儿。沈葆桢出去筹粮,太平军杨辅清带万把人攻城,城里就剩三百老弱。林普晴顶上,打开府库发粮饷,组织女人堆沙袋、挖壕沟,还亲率人守城头,投石放箭,硬扛了十来天,等到援军饶廷选带队来,杨辅清才撤。曾国藩听说,上书朝廷表扬,说她是巾帼英雄。林普晴中秋生、中秋死,1873年52岁没了,挽联写得诗情画意: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边图皓魄,云裳仙子证前身。她不光靠老爸名气,还自己挣了名声,搁现在也是女强人一枚。
女儿们比儿子们更接地气,林尘谭管家持家,林普晴上阵杀敌,全都透着林家那股子刚劲。林则徐对闺女们教育也严,教她们识字、懂事,别只知道绣花。结果呢,闺女们出嫁后,没给爸丢人,还帮着夫家撑起一片天。这在清代,女人地位低,她们能干成这样,靠的就是家风传承。

林则徐的后人不止儿子女儿,五世孙凌青那才是真牛。凌青原名林墨卿,1923年生在北京,是林拱枢的曾孙。抗日那会儿,他在燕京大学读书,参加学生读书会,投身救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伪抓进步学生,他翻城墙跑去晋察冀根据地,加入共产党。为避牵连,改名凌青,“凌”取凌空而去,“青”谐音墨卿。1949年后进外交部,当美澳司科长,四十年外交生涯。
抗美援朝时,1951年去板门店参加停战谈判,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里他算佼佼者。1971到1985年,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四次轮值安理会主席,处理国际事务,坚持原则,不卑不亢。退休后,他还办基金会,1995年带头修林则徐出生地,出版《Light on China》系列书,50多册,讲中国外交。2010年9月10日,87岁病逝北京,中央领导致哀。他晚年采访说,虽然改姓,但心底永远是林家子孙,以林则徐精神要求自己。凌青这辈子,从抗战到联合国,跨越百年,硬是把祖宗的爱国劲头玩出新花样。

林则徐后人到现在,血脉还挺旺。凌青的兄弟林曾同,也是五世孙,当过天津海关关长。第六代有林强,福建林则徐研究会会长;林岷,搞企业。林强有个女儿林婉清,福州大学教授,专攻晚清史,2024年出《林则徐与近代中国》论文集,学术圈好评如潮。还有林鸿汉那一支,在南京隐居,低调读书,不爱从政。福州三坊七巷林家老宅,现在是博物馆,后人们常回去祭祖。家族谱系更新到2025年,北京开会时,他们翻旧册子,添新枝。林则徐基金会也活跃,修墓园、办活动,传承家训。
林则徐家风的核心,就是那句名言:国家利益大于天,祸福不算事儿。这话不光林则徐自己守,儿子们为官清正,女儿们刚烈担当,五世孙凌青外交场上寸步不让。后人们到现在,还在教育圈、企业里发光发热,没一个败类。搁现在看,这家族像个小联合国,各代人分工明确,儿子稳重,女儿果敢,五世孙国际范儿。林则徐没留钱,但留了精神财富,这玩意儿比金山银山值钱多了。想想那些贪官后代,早败光光,林家反倒越传越远。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