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特朗普一声令下,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这场全球经济的大戏让不少国家捏了把汗,可印度却像是捡了个大便宜,拍手叫好的架势藏都藏不住。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更是直接放话,说中国应该退出世贸组织(WTO)。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背后藏着印度的算盘和野心。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聊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怎么就让印度这么兴奋,印度到底能从这场乱局里捞到啥好处,以及戈亚尔的“退群”说法有没有道理。
贸易战是怎么回事?
先说说这场贸易战的来龙去脉。2018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加征25%的关税,铝加征10%,理由是保护美国本土产业。这只是个开头,真正的重头戏在6月,美国直接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商品开刀,加征关税,理由是中国在贸易上“不公平”,比如偷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之类。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回击,对美国商品加了同等规模的报复性关税。到了2019年,这场仗越打越大,美国对中国2500亿美元商品加税,中国也对1100亿美元美国货还以颜色。双方你来我往,全球供应链被搅得一团乱。
这场贸易战不只是中美两国的事儿,波及了全世界。欧洲、日本这些老牌经济体忙着调整策略,东南亚国家眼巴巴等着捡漏。可印度呢?它不光没慌,反而有点暗爽的感觉。为什么?因为这场仗让中国吃了苦头,而印度觉得自己能趁机上位。
印度拍手叫好的原因,其实不难猜。中印这对邻居,关系一直有点微妙。边境问题就不说了,动不动擦枪走火,经济上差距也挺明显。中国是全球制造业老大,出口额甩印度几条街,国际话语权更是没得比。印度早就憋着一口气,想找机会翻身。特朗普这把火烧得正好,中国被关税压着,经济多少受点影响,印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具体来说,印度看中了几个好处。第一,贸易战可能让中国制造成本上升,有些跨国公司得另找地方建厂。印度觉得自己劳动力便宜,市场又大,完全能接盘这些转移的生产线。第二,中国要是被压住了,印度就能在全球市场上多分一杯羹,尤其是对欧美国家的出口。第三,印度一直想搞“印度制造”,这场乱局正好是个跳板,能推一把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2018年10月,新德里搞了个印度全球论坛,戈亚尔在那儿讲得眉飞色舞。他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供应链公平的转机”,印度能趁机扩大制造业,抢占中国丢下的市场。他还点了中国的名,说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崛起太快,搞乱了全球贸易的平衡。这话一出,印度国内炸开了锅,有人觉得他说得有理,有人觉得他太激进。
戈亚尔的“中国退群”论
戈亚尔不光是嘴上喊喊,他还提出了个大胆的想法:中国应该退出世贸组织。这话听起来挺耸人听闻,但背后有他的逻辑。他觉得,中国加入世贸后,靠着低成本和政策支持,迅速成了全球贸易的霸主,可这过程中也带来了问题,比如补贴国企、压低汇率、搞出口倾销,这些让其他国家觉得不公平。戈亚尔的意思是,中国这么玩下去,全球贸易规则都得跟着它走,印度这种发展中国家就没活路了。
戈亚尔这话也不是随便说的。2018年那会儿,美国也在抱怨世贸组织管不住中国,甚至威胁自己要退群。印度这边赶紧跟风,戈亚尔站出来唱了个双簧,想借着美国的势头,给中国施压。他还顺便向西方国家抛橄榄枝,说印度愿意跟美国、欧盟、英国搞更紧密的合作,不靠中国投资也能活得好好的。
不过,这话在国际上没掀起多大浪花。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确实成了全球经济的大块头,2020年出口额超2.6万亿美元,印度才3130亿美元,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世贸组织也不是印度说了算,戈亚尔再喊,别人不接茬也没用。2021年他自己都承认,国际社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事儿基本没戏。
印度能捞到啥好处?
贸易战给印度带来的机会,理论上挺诱人。跨国公司要跑路,印度觉得自己能接盘。2019年,印度政府推出“印度制造”计划,戈亚尔带头跑欧美招商,承诺给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流程。2020年他在美国商会活动上拍胸脯保证,印度会是投资的好地方。有些公司还真动了心,比如苹果的一部分供应链开始往印度挪。
出口方面,印度也有点收获。2018年7月,印度降低了美国哈雷摩托车和加州杏仁的关税,拉近跟华盛顿的关系。2021年,印度出口额涨到3000多亿美元,戈亚尔还放话说要冲4000亿。虽然没达到目标,但增长势头确实不错。
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好处,中美掐架,印度觉得自己能跟美国站得更近。2022年,印度跟美国签了个有限贸易协定,降低了部分商品关税,戈亚尔跑去签约,忙得不亦乐乎。总之,贸易战这趟浑水,印度觉得自己能摸到几条鱼。
想法是美好的,可现实总爱泼冷水。印度想接盘跨国公司,基础设施却跟不上。孟买港集装箱堆成山,卡车排长队,效率低得让人头疼。北方邦的工厂三天两头停电,工人只能干等着。2021年,一家美国电子公司本来想在班加罗尔建厂,结果因为电力不稳和土地纠纷,直接撤资跑越南去了。
政策环境也好不到哪去。印度的官僚作风出了名的拖沓,审批流程一拖就是几个月。2020年,一家英国服装公司在印度吃了合同纠纷的亏,赔了几百万美元,老板公开吐槽说印度的承诺全是空话。戈亚尔嘴上说得好听,可执行起来一团糟,很多公司考察完就打了退堂鼓。
出口增长是有了,但跟中国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太强,印度想短时间赶上,压根不现实。2021年戈亚尔开新闻发布会,信誓旦旦说出口要破4000亿,结果数据出来还是3000多亿,脸打得啪啪响。
“中国退群”这事儿靠谱吗?
再说说戈亚尔的“中国退群”论,到底有没有道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多年,确实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它靠着低成本和效率,成了“世界工厂”,但也确实有争议,比如补贴国企、压低汇率这些操作,让美国和欧洲不爽。戈亚尔抓住这点,说中国破坏了公平性,其实是想给印度争取更多空间。
可这话站不住脚。中国不光是占了便宜,也给全球经济做了贡献。它的出口拉动了原材料需求,很多国家靠卖资源给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的贸易额占全球10%以上,印度才1.7%。中国要是真退了,全球供应链得崩一半,印度自己也得跟着遭殃。
再说国际支持,戈亚尔喊得响,可没人真当回事。世贸组织开会时,各国代表吵归吵,支持中国的还是多数。2022年,印度自己还拒绝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说是保护国内产业,结果把自己孤立得更厉害。戈亚尔的想法,更多是给国内听的,迎合民族主义情绪,实际操作性几乎为零。
贸易战打到现在,硝烟散了不少。中美关系还是有点冷,但双方都开始找新平衡。中国这边,虽然关税压着,出口还是稳得住,2021年经济增速6%以上,制造业照样全球第一。印度呢,抓住了点机会,但离赶超中国还差得远。2022年,印度GDP增长7%左右,可总量也就3.5万亿美元,中国是18万亿,差距不小。
戈亚尔还在忙活,2023年又跟美国签了个小规模贸易协定,跑去谈判桌上签字。可印度的老问题没解决,基础设施拖后腿,政策执行不到位,想取代中国的目标遥遥无期。中印关系也没缓和,边境问题时不时闹一闹,贸易战这把火反倒让双方更警惕了。
总的来说,特朗普引爆的贸易战确实给印度带来了机会。跨国公司转移、出口增长、跟美国拉关系,印度都尝到了甜头。可这些好处远远不够,基础设施差、政策乱,挡住了它的大梦想。戈亚尔的“中国退群”论听着解气,可压根不现实,更多是喊给国内人听的口号。
印度想借机崛起,不是不行,但得先把自己的家底收拾好。港口得通畅,电得稳定,办事得靠谱,不然光靠贸易战的东风,飞不起来。至于中国退不退群,压根不是印度能决定的。戈亚尔和印度的雄心还在,可路还长得很。你们觉得印度这波操作怎么样?欢迎留言聊聊!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