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嘭”的一声,一颗炸弹从南京城的上空落下,至此的六周时间里,南京城被一片黑暗笼罩。
日军在城内肆意掠夺、残杀无辜,几十万老百姓人心惶惶。
一个叫苏柳昌的青年邮递员在逃跑过程中,不幸被发现,就在子弹即将要从他的脑门上穿过时,包内的一个相册却意外救了他的命。
他被日军的随行摄影师误以为会洗照片,于是被迫留在城内的一家照相馆内冲洗日军为非作恶的“证据”。
在照相馆内,他意外发现了躲在地下室的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继承了洗照片的手艺,又认识了龙套演员“林毓秀”。
一群人躲在狭小的照相馆内,靠着给日军洗照片来获得活下去的可能。
可渐渐的,当一张张底片被冲洗出来后,他们看到的是各种难以直视的画面:日军在城内放火、杀人、强奸,连小孩都不放过。
当一个个熟悉的人出现在照片上时,他们开始意识到,照片不能再洗下去了,否则自己就会成为助纣为虐的“汉奸”。
于是,心怀国家的一群人开始自发的进行了“保护底片、保护证据”的活动。
他们费尽心思的取得日本人的信任,获得通行证后,将底片缝在衣服里,有机会出去的人,就拿着照片去揭露日军的暴行。
但在穷凶极恶的日本人面前,这又谈何容易。
影片不止是在一昧的揭露日军的暴行,展现南京大屠杀的过程,那些隐晦的细节更是不能细想,瞬间头皮发麻,有恨意也有释放。
电影的前半部分,有谁被这个“心慈手软”、刀都举不起来的日本摄影师伊藤给骗了。
他在死人堆里,“贴心”的蹲在小狗面前喂他吃东西,对苏柳昌说“我们是朋友”,给他通行证,给他生的希望。
一开始,都以为他是温文尔雅、有良知的日本人,可细细想想,正是这个给小狗喂食物的片段,验证了他的虚假伪善。
在死人堆里,给狗喂食物,说明在他的心里是真的没把中国人当人看待,甚至觉得他们连牲畜都不不如,他骨子里的坏和那些侵略者是一样的。
获得通行证的赵宜芳和女儿,在出城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剪掉长发,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镜头呢?
在张纯如女士那本揭开“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书里写道,日军看到女性后,不论年纪大小,都会进行强奸。
还有的日本人为了防止女扮男装,在城门检查时会掏裤裆,被发现的女性,下场会更惨。
或许这也是赵宜芳先被刺了一刀再被强奸的原因。
日军从中国各地收集石头,修建一座他们自认为能彰显军队的纪念塔,名叫“八紘一宇塔”。
一名日本军官奉命到南京拿走一块砖石,刚把那块石头拿出来,他就被士兵宋存义杀死。
而致使他死亡的,正是那块他妄想拿走的砖。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伊藤在向日本人介绍那幅“高山流水图”。
两个人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命令手下把这幅图送到他办公室。
一段几分钟的片段就能看出来,他们的野心不只有吞并中国,占领领土这么简单,他们连我们的文明都要占为己有。
电影的最后,在苏柳昌牺牲之际,他喊出了伊藤拍下的南京景区的名字: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
喊出自己的心声“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
最后的最后,他也终于活回了自己,名叫苏柳昌,是一名邮递员,编号1213,而1213正好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时间,也是现在的国家公祭日。
为什么要设计老金的儿子逃出去这个情节?
老金的儿子作为襁褓中的婴儿,代表着被保护下来的无数后代,他们的脑海里没有这段记忆,要靠这些影片资料来提醒“要不忘国耻”。
另一方面,这个孩子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就像《南京 南京》里范伟的那句台词“我太太又怀孕了”。
这些不仅代表着希望,更预示着中国的未来,中国人的反抗不会在杀戮中消亡,反而会延迟下去。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