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刚见完面,普京就火速签了道总统令。
要求12月1日前必须敲定稀土及关键金属的生产路线图,这波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
大家纷纷猜测,难道普京是担心中国?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让俄罗斯不踏实?这么想真的有点想多了。

要搞懂普京的操作,得先明白稀土这东西有多重要。
它不是普通矿产,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导弹的制导系统、5G基站还有芯片制造,都离不开它。
可以说,谁掌握了稀土,谁就攥住了科技和军工的命脉。

全球范围内,中美欧早就开始忙活了。
美国喊着要实现“稀土自由”,一边扶持本土企业,一边和澳大利亚联手找补。
欧盟也出台了专门的法案,把稀土当成战略物资,想着提高自己的自给率。
而中国,从开采、精炼到高端材料生产,整条产业链都很完整,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一直很稳。

俄罗斯看着这波热闹,心里能不急吗?
本来想俄罗斯作为资源巨头,啥宝贝没有,后来发现稀土这块真是它的短板。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稀土产业链基本就断了,技术跟不上,设备也老旧,这么多年一直没缓过来。
现在全球对稀土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是再不着手重建产业链,市场早被中美欧分完了。

普京设下12月1日的“死线”,说白了就是在抢时间,不想被排除在全球稀土博弈之外。
俄罗斯的紧迫感完全能理解,过去它主要靠卖石油、天然气赚钱,可这几年受制裁影响,能源出口总被牵制。
现在科技和绿色转型是大趋势,光靠老本行撑不起长远发展。
稀土正好是个突破口,能帮俄罗斯补齐工业短板,从单纯卖原料的,变成能生产高端材料的玩家,这才是长久之计。

很多人觉得俄罗斯搞稀土是防中国,这真的是误解。
中俄关系这些年一直稳步升温,2023年双边贸易额都突破2400亿美元了,超额完成了目标。
贸易往来早就不只是能源买卖,更多是产业互补的深度合作。

政治上,中俄在很多关键议题上立场都很一致,普京也多次说过,中国的发展对俄罗斯是机遇不是威胁。
这么深的互信基础,俄罗斯根本没必要防中国,相反,它更想成为中国值得合作的伙伴。
当然,中俄是朋友,不代表没有竞争。

俄罗斯有自己的骄傲,看着中国在制造业、科技和供应链整合上发展那么快,自身工业体系却在吃老本,心里难免有压力。
它不想一直只做原料提供者,稀土产业就是它重拾工业话语权的机会。
毕竟合作得建立在实力对等的基础上,总不能一直单方面依赖别人。

俄罗斯内部确实有些复杂情绪,比如远东开发,中国企业去投资建基础设施、开工厂,带动了当地发展,但也有人担心经济过度“中向化”。
这种情绪不是不信任,更多是一种不安全感。
俄罗斯国土大但人口少,产业分布也不均,既需要中国的合作,又怕太依赖。

稀土产业正好成了这个平衡点,俄罗斯有丰富的稀土储量,中国有成熟的技术和庞大的市场,双方合作能实现双赢。
俄罗斯靠这个重建产业链,既能保持自主,又能和中国互补,何乐而不为?普京这步棋走得很清醒。
全球格局正在重塑,中美欧都在抢占新型产业的高地。

俄罗斯要是在稀土领域跟不上,很可能就会被边缘化,连大国博弈的“入场券”都保不住。
它搞稀土布局,不是防中国,而是在保自己的大国席位。
未来的全球稀土格局,会是多极竞争又相互合作的态势。
中俄之间的互补性,让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空间远大于竞争。

普京的选择,是让俄罗斯以实力对等的姿态留在博弈桌上,而中国的开放和强大,也会让这张“博弈桌”变得更大更稳。
毕竟在大国博弈里,实力永远是最好的底气,俄罗斯显然不想掉队。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